如何預防米蟲呢?
1,改善糧食貯存條件,保持倉庫清潔,堵塞縫隙防止米象及其它存儲害蟲的進入,從而減少對糧食的為害,改進貯藏技術,如用草木灰、塑料膜或牛皮紙隔離貯藏害蟲,如蟲害已發生,要把米象從糧食中通過曝曬驅趕出來,使有蟲害的與無蟲害的糧食分開。
2,在米袋的中間或兩頭各放幾瓣大蒜,或者用布或用紙包些花椒放在盛米的容器內。平時要把存米的缸或桶清掃幹凈,以防止過冬的蟲蛹隱藏在裏面,壹旦發現米生蟲,可將米放在陰涼處晾幹,讓蟲子飛走或爬出,生蟲的米除蟲後還可食用。
擴展資料
米象是重要的倉儲害蟲之壹,主要為害存儲 2~3 年的陳糧,繁殖能力強,食量大,因此對糧食的儲藏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米象(Sitophilus oryzae)屬於鞘翅目,象蟲科,又名米蟲、谷牛。是全變態昆蟲,其壹生經歷為:卵→幼蟲→蛹→成蟲四個發育形態,是貯藏谷物的主要害蟲,主要寄生在貯存 2~3 年的陳糧中,如玉米、水稻、小麥、高粱和面粉等谷物,其成蟲啃食谷物顆粒,幼蟲在谷物內部蛀食。
米象每年約有 8~9 個世代,平均壹個世代約為 20~50 天,在溫度較高時繁殖的較快,在我國不同的地域,其發生狀況也不完全相同,在甘肅隴東年生1代,東北年生1—2代,山東約2代,浙江、陜西3—4代,廣東7代。
主要以成蟲潛伏在倉內陰暗潮濕的磚石縫中越冬,也可在倉外松土、樹皮、田埂邊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越冬成蟲開始活動,在倉內越冬的成蟲就地繼續產卵繁殖,倉外越冬的成蟲壹部分遷入倉內,另壹部分飛至大田,把卵產在麥穗上,
成蟲產卵時,用口吻嚙食麥粒,形成卵窩,把卵產在其中,後分泌粘液封口,卵期7—16天,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幼蟲孵化,蛀入粒內,幼蟲期約30天,7月中下旬化蛹,蛹期7—10天,8月上旬成蟲羽化,成蟲有假死性,喜光,趨溫、趨濕、繁殖力強,雌蟲可產卵約500粒,10月上旬氣溫低於l 5℃,成蟲開始越冬。?
米象的耐寒力較弱,氣溫低於 l 5℃,成蟲開始越冬。在 5℃下經過 21 天,就開始死亡。在常溫下,米象能自身發熱,若繁殖數量多,或冬季常溫較高的地區,冬季可不潛伏休眠。米象具有群集、喜潮濕、負趨光等特性,繁殖力較強。生活喜高溫,最適溫度 30 -33°C。?
百度百科: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