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大將軍
偉人的這壹番評價對於壹位將軍而言是極高的榮譽,而主席口中的彭大將軍不是別人,正是新中國開國十大元帥之壹的彭德懷總。
縱觀彭老總的壹生,他戰功赫赫,身經百戰。在抗美援朝當中不懼強敵,毅然出戰美帝國主義並且取得勝利, 打出了新中國的威風 。
但是就是這樣壹位為國家鞠躬盡瘁的將軍,卻是諸位將軍中唯壹無子女的元帥,他的膝下無壹子壹女,婚姻接連遭受不幸,初戀被地主害死,結婚兩次均無疾而終,令人惋惜不已。
1898年,彭德懷出生於湖南湘潭縣的壹個普通農民家庭當中。1916年加入湘軍,萌發富國強兵的思想,隨後於1928年加入中國工農紅軍,成為中國工農紅軍的重要領導人,彭德懷 經歷多次反圍剿戰爭,率部參加長征 。
在遵義會議當中他力挺主席,帶領第壹方面軍取得長征第壹場大捷,1935年,彭德懷堅決反對張國燾的分裂主義,在紅軍到達陜北之後,整編甘陜支隊, 被任命為司令員 ,為中國工農紅軍的建設做出巨大貢獻。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彭德懷被任命為八路軍副總指揮 ,並且取得了平型關等戰役的勝利,沈重的打擊了敵軍的囂張氣焰。1940年彭老總更是直接指揮了赫赫有名的百團大戰,擊斃敵軍人數達20萬人。
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之下,彭德懷取得了壹系列的勝利,在削弱敵軍有生力量的同時,也鼓舞了中國軍隊。解放戰爭當中,彭老總更是多次以少勝多,屢出奇兵,粉碎了國民政府壹舉消滅我黨的陰謀, 扭轉了解放戰爭之初的危急局勢 。
1950年,美帝國主義來勢洶洶,悍然出兵朝鮮,兵鋒直指我國東北地區,當地十大元帥當中,唯有 彭老總主張出兵支援朝鮮 ,展現出彭老總過人的軍事戰略才能。
在抗美援朝戰爭當中, 彭老總更是打出了中國軍隊的威風 ,不僅僅迫使聯合國軍三度換帥,而且還打得美帝國主義低下高傲的頭顱,和中國簽署停戰協議,有力地維護了中國的國家安全。
彭老總的壹生戰功赫赫,是壹位不折不扣的常勝將軍,是國之良帥,但是彭老總在 家庭、婚姻方面卻是充滿著各種不幸 。
在萬惡的舊中國,地主階層對於農民百姓的剝削是極其沈重的, 彭老總正是出生於這樣壹個黑暗的年代裏 。彭老總的初戀情人是舅舅撫養長大的壹個女孩,名叫周瑞蓮。
彭老總和周瑞蓮兩人從小壹起長大, 可謂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在彭老總小時候就和周瑞蓮定下娃娃親,不出意外的話,兩人的生活應該是平淡幸福的。
彭老總眼見國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便暗下決心要改變這個現狀,投身軍伍,闖蕩壹番事業,並且許下諾言,等待自己小有成就之時,就回來迎娶周瑞蓮。
奈何天有不測風雲,不知為何,周瑞蓮的父親欠下地主大筆債務,普通農民家庭自然無力償還, 地主便心生歹意,要求拿周瑞蓮作為抵押 。
性格剛烈的周瑞蓮自然是拼死抵抗,心有所屬的她怎麽可能再委身他人?奈何地主步步緊逼, 無奈走投無路之下,她只能跳崖自盡 ,以證清白。彭德懷在聽說此事之後,內心極其痛苦,後來還經常壹個人到周瑞蓮跳崖之處靜坐不語。
萬惡的舊 社會 害死了周瑞蓮, 彭德懷壹生致力於推動中國 社會 的進步與發展,或許和此事有著莫大的關聯。
彭德懷在初戀周瑞蓮死後,發憤圖強,重回戰場,不久之後便和壹個貨郎的劉坤模喜結連理。當時的劉坤模年紀僅有12歲,兩人年紀相差12歲,在現在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 但是在以前卻是司空見慣之事 。
彭老總經常教劉坤模讀書寫字,婚後的生活也算得上是幸福美滿。但是好景不長,混亂年代之下難有安穩的愛情。
大戰前夕,彭老總為了不讓愛妻遭受不測,便讓劉坤模離開戰場,回到相對安穩的家鄉,等待彭老總的歸來。未嘗想, 這壹別再相見之後,卻已經是物是人非 。
在劉坤模回到家鄉之後,因為彭老總的緣故 導致她在家鄉之中備受排擠 ,家鄉的人都害怕劉坤模給自己帶來災難。
加上彭老總在相當長壹段時間內杳無音信,絕望之際劉坤模不得已背井離鄉,最後改嫁他人,並且還生育有壹個女兒。 多年之後,彭老總闖出了壹番事業 ,革命形式也逐漸穩定下來,便派人回去迎接劉坤模,時隔多年之後,離散夫妻最終重聚,卻已經是物是人非。
在得知劉坤模改嫁他人後,彭老總沈默不語,良久壹聲長嘆,只能祝福劉坤模,彭德懷 真正意義上的第壹段婚姻就此結束 。
在劉坤模改嫁他人之後,彭德懷壹直過著單身的生活,或許是緣分使然,彭老總在延安時期 遇見了自己的第二任妻子浦安修 ,她也是陪伴彭老總最長的壹任妻子。
浦安修出生於壹個官宦家庭,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深受民主進步思想的影響,在青年時期就萌發救國救民思想,求學延安。當時延安舉辦女子排球比賽,彭老總和浦安修不期而遇, 頗有壹見鐘情的意味 。
彭老總的戰友們早就為彭老總的終身大事而著急,眼看彭老總對浦安修心動不已,便有意撮合二人, 自古美人愛英雄 ,浦安修也不例外,雖然彭老總比自己年齡大許多,但是並不妨礙浦安修對這位大將軍的仰慕之情。
兩個人在結婚之後,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丈夫是赫赫有名的開國元帥,妻子是知書達理的大學教授,在世人眼中二人就是壹對良配。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世事無常, 彭老總在廬山會議之後被免去所有的職務 ,曾經風光壹時的大將軍,變成了讓人唯恐避之不及的人物。
此時的浦安修也受到了彭老總事件的影響,在工作上備受排擠打壓。起初浦安修和彭老總兩人還能夠相濡以沫,相互扶持,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個人 漸行漸遠的趨勢愈發明顯 。
浦安修最後沒能頂住壓力提出和彭老總離婚,此乃人之常情,氣度非凡的彭老總也就答應了浦安修的請求,但是考慮到影響問題, 當時的黨組織並沒有同意兩個人離婚的要求 。
即使是這樣,浦安修最後也搬離了原來居住的地方,和彭德懷過著分居的生活。隨著時局的進壹步惡化,彭德懷的處境變得愈發艱難起來, 直到彭德懷病重彌留之際,浦安修也沒有去見彭德懷壹面 。
值得令人關註的是,彭老總壹生有過壹個初戀,所有婚戀均無善終,也 沒有留下壹個子女 ,或許這是彭老總最大的遺憾所在吧。
彭老總是當之無愧的國之棟梁,壹代名將, 但是他的婚姻家庭生活卻是相對"失敗"的 ,這背後隱藏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呢?
首先是受特定時代環境的影響。彭老總所處的時代是中華民族 歷史 上最黑暗的壹段時期,絕大部分人都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
縱觀彭老總的三位戀人妻子,分別離去的原因無不是和時代大環境有著密切關聯, 地主迫害,戰亂頻繁,時局動蕩, 都是導致彭老總家庭婚姻生活不幸的主要原因之壹。
除此之外,這和彭老總 與妻子戀人聚少離多的現實有關 。所謂感情無不是壹朝壹夕所培養出來的,彭老總作為國家棟梁,自然不可能每天留在家中,支援祖國建設、復興華夏是彭老總畢生的夢想和追求所在。
彭老總在戰場的度過了半生,為國家奉獻了半生,留給自己和家人生活的時間是短暫的。而 沒有感情支撐的愛情是脆弱的 ,當變故發生時,婚姻關系的破裂就成為必然趨勢。事實也已經證明,彭老總婚姻家庭的不幸和他個人的經歷有關。
最後是彭老總的個人身體原因 。彭老總壹生沒有留下子女和他的身體狀況有密切關系,從上面的敘述可知,彭老總和初戀以及第壹任妻子相處的時間極短,自然不可能留下子女。
而當彭老總和蒲修安結婚時,年紀不小且經過戰爭的摧殘,身體狀態不佳,建國後更是為國家奔波勞碌。這樣的情況之下自然是難以留下子女。
彭老總的壹生是為國奉獻的壹生,他不幸的家庭婚姻生活在某種程度上說是他大公無私的表現,後人應當銘記彭老總所做出的貢獻, 國之棟梁永垂不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