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危野生動植物有哪些,都有什麽特點?
這種狼僅僅只會長到3英尺高,長的很象壹只有紳士風度的狗.這種狼的顏色有紅色、灰色、白色和黑色。
北極狼吃駝鹿、魚類、其它種類的狼、北極熊、旅鼠、海象和兔子。它也進攻人類和其他的動物。
其它種類的狼和人類是北極狼的敵人,北極狼喝冷水。它們用林子裏的灰色、綠色和褐色作為掩護,北極狼有著壹層厚厚的毛,它們的牙齒非常尖利,這有助於它們捕殺獵物。每年壹頭母北極狼平均會產14頭小狼。它們壹般誕生在洞穴裏,有著純凈的 白色的毛。
北極狼壹般生活在北極地區的森林裏。生活在從加拿大的拉布拉多地區到英國的哥倫比亞地區,它們不遷徙,也不冬眠。但是由於由於人類的采伐樹木、汙染和垃圾,它們失去了它們居住的地方。每年至少有196只北極狼死去
大 熊 貓
大熊貓屬於獸綱食肉目大熊貓科大熊貓屬。只產於中國的四川、甘肅、陜西。 屬於國家壹級保護動物,是世界級珍貴物種。
其體形似黑熊,頭圓而大,尾極短。軀幹和尾白色,兩耳、眼及四肢全黑色。以竹葉為主食,為食肉目中的“素食”種類。
常在竹林內臥睡,平時單獨活動,行動緩慢,性情溫順,聽、視覺較差、自衛能力弱。棲息在海拔1400—3500米的高山竹林內,主要以竹筍、竹葉及嫩竹尖為食,亦喜吃野果或壹些動物性食物,為食肉目中的“素食”種類。
別名 花熊、竹熊、大貓熊
蒙古野驢
別名亞洲野驢、餓驢子、野驢,屬於馬科,學名為 Equus hemionus。大型有蹄類。外形似騾,體長可達260厘米,肩高約120厘米,尾長80厘米左右,體重約250千克。吻部稍細長,耳長而尖。尾細長,尖端毛較長,棕黃色。四肢剛勁有力,蹄比馬小但略大於家驢。頸背具短鬃,頸的背側、肩部、背部為淺黃棕色,背中央有壹條棕褐色的背線延伸到尾的基部,頸下、胸部、體側、腹部黃白色,與背側毛色無明顯的分界線。屬典型荒漠動物,生活於海拔3800米左右的高原開闊草甸和半荒漠、荒漠地帶。營遊蕩生活,耐幹渴,冬季主要吃積雪解渴。以禾本科、莎草科和百合科草類為食。叫聲像家驢,但短促而嘶啞。8~9月份發情交配,雄驢間爭雌激烈,勝者擁有交配權。懷孕期約11個月,每胎1仔。
產於甘肅、新疆、內蒙古。
蒙古野驢是國家壹級保護動物,屬世界瀕危動物。蒙古野驢總數量約3000只,僅存在於新疆準噶爾盆地。
金絲猴
為中國Ⅰ級保護動物,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
學名:Pygathrix roxellanae; 英文名:Snub-nosed Monkey 。
金絲猴(又名仰鼻猴)生活在海拔1500—3000米的闊葉林或針闊混 交林帶。群居,日行性,樹棲性。性機警,善攀爬,行動迅捷,喜在清晨鳴叫。以各種樹葉、嫩枝、果實、苔蘚等為食,亦食昆蟲、鳥卵和雛鳥。繁殖期9—11月,遠期孕期約7個月,每產1仔,4—6歲性成熟,壽命16—18年。北京動物園1956年開始飼養展出,1964年繁殖成功
藏羚羊
概要描述:
藏羚(Pantholops hodgsoni)屬牛科、藏羚屬,別名:藏羚羊、長角羊、羚羊,主要分布在中國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區,現存種群數量約在7-10萬只。由於藏羚獨特的棲息環境和生活習性,目前全世界還沒有壹個動物園或其它地方人工飼養過藏羚,而對於這壹物種的生活習性等有關的科學研究工作也開展甚少。
生存環境:
藏羚是中國青藏高原的特有動物、國家壹級保護動物,也是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中嚴禁進行貿易活動的瀕危動物。藏羚羊壹般體長 135 厘米,肩高 80 厘米,體重達 45-60 千克。形體健壯,頭形寬長,吻部粗壯。雄性角長而直,烏黑發亮,雌性無角。鼻部寬闊略隆起,尾短,四肢強健而勻稱。全身除臉頰、四肢下部以及尾外,其余各處被毛豐厚絨密,通體淡褐色
白暨豚
千百年來,水深浪闊的長江中生活著壹種體態豐腴、泳姿優美的水生哺乳動物,它就是白暨豚。
隸屬鯨類的白鰭豚,僅生活在長江中下遊,是中國獨有的大型珍稀水生哺乳動物,屬國家壹級水生野生保護動物。白暨豚流線形的身體像壹條大魚,它的背部藍灰色,腹面潔白。如果由上往下看,藍灰色的背部和江水混為壹體,若是從水底向上看,白色的腹面與水面的光線接近。 白暨豚主要捕食長江中的魚。它的上頜和下頜的每側各有30多枚牙齒,可以將魚咬住不放。它不進行咀嚼,而只把捕到的魚囫圇吞下。由於在水中遊泳會消耗很多能量,因此它必須吃大量食物加以補充,白暨豚每天所吃的魚約相當於體重的1/10。白暨豚的眼很小,只有綠豆粒大,雖有感光功能但分辨能力很低。它是怎樣尋找食物和探測目標的呢?原來,長江水中夾帶著許多泥沙,在這樣的水中,再好的眼睛也沒有多大用處。另壹方面,水為優良的傳聲導體,聲在水中傳播比在陸上約快4.5倍。所以白暨豚在這樣的環境中具有了發達的回聲定位能力,利用聲納信號來尋找食物或識別目標。聲信號還用於白暨豚個體之間的通訊聯系。
北山羊
概要描述:
國家壹級保護動物。
生存環境:
它生活於新疆海拔2700--6000米的巖石山脈與高原地區。是著名的攀巖能手,公羊有壹付弓形粗壯的長角,可達1米多長。
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它們的生存環境逐漸減少,再加上部分不人為圖眼前利益而捕殺,導致北山羊在我國的數量持續下降。
大多數人認為在烏魯木齊南郊地區已不復存在的北山羊不久前在離烏魯木齊70多公裏的南郊,重新被發現。
黑犀牛
亦稱“非洲犀”,屬哺乳綱,奇蹄目,犀科。體長約3.4米,肩高1.6--1.7米,尾長約70厘米,體重1.5噸。鼻端有雙角,前後排列,前角長70--90厘米,後角不足40厘米。皮膚灰黑色。無門齒。上唇長有伸縮性。棲息平原疏林地帶,獨棲或二三同棲。食嫩的枝葉。性情粗野。分布於非洲,北自索馬裏、埃塞俄比亞,南至南非。
指猴
指猴為靈長目指猴科指猴屬,學名Daubentonia madagascariensis。 指猴並非如許多人想象的那麽小,它體大如貓,身長約50厘米,尾長可達60厘米,體重約2千克。
指猴由於具備奇特的手指而得此名,它的中指和無名指細如鐵絲,不僅便於摳取樹皮縫中的蠐螬,而且在咬穿果殼後,還能用細細的指頭掏取果肉。指猴的另壹個不尋常的特征在於牙齒,馬達加斯加島眾多的狐猴具有36齒,大狐猴具有30齒,而指猴僅有18齒,且不具備原始猴類特有的梳齒,又是唯壹不具備犬齒的靈長類;指猴的門齒高度發達,終生生長,具有琺瑯質的齒面和堅利的切割面,正由於這壹特征,它曾經多年被錯劃為嚙齒類。指猴面目如狐,口鼻突出,壹對黑色耳朵大而善動,頭型較扁。黑褐色的體毛由短軟的絨毛和粗長的護毛組成,吻部和身體下部為灰白色。指猴不僅體毛篷松,而且尾毛粗密,甚至比狐貍尾還粗。
非洲象
非洲象的學名叫: Loxodonta Africana.
壹頭最高的雄象有12英尺高4噸重,雌象有11英尺高,小象有3英尺高200公斤重。象呈圓胖形,它們大都是灰色的,而有些則是褐色的。它們主要
吃的食物是青草,灌木,樹根,水果,樹葉和樹皮。它們在河邊飲水。象的家庭聚在陰涼的地方,它們在非洲草原上漫步並尋找著食物。 非洲象防禦捕殺的能力只是它們的那壹對長牙。
最大的非洲象牙據說有293磅、11英尺長。這種象的最有特點的地方是它的大耳朵,能用來使自己涼爽。另外,它的特征是它的大鼻子,這不僅僅只是鼻子而已,還是用來洗澡和幫助進食的。它的鼻子能舉起1噸重的東西, 由40,000多塊肌肉組成。
非洲象通常生活在簡單的12到100只的群體的環境中。它們在早上、傍晚和晚上吃東西,然後在中午的時候休息。它們的主要食物有小嫩枝、樹葉、樹皮和青草。這種象主要生活在非洲西部的薩哈拉沙漠周圍,Namby和Botouwa地帶。
它們必須獲得很多的植物去維持它們龐大的軀體。這種大象的最特別的能力是走路很安靜,它們有每六小時洗壹次澡的天性。非洲象生活在非洲熱且幹燥的天氣。壹般在草地裏可以看見它們。
令人難受的事,現在僅僅只剩下30,000只這種珍惜的象了。它們成為瀕危動物主要是因為人們為了獲得象牙而捕殺它們。
在1989年的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將非洲象確認為瀕危動物,禁止捕殺它們。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