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0506走進繪本,讀懂孩子
壹次非常偶然的聽課機會,我知道了繪本。繪本是發達國家家庭首選的兒童讀物,國際公認的“最適合幼兒閱讀的圖書”。繪本不僅能講故事、學知識,而且可以全面幫助孩子建構精神世界、培養多元智能。從此我壹發不可收拾地愛上了繪本,也走上了親子***讀之路,這壹走就是8年。隨著二寶的出生,我們的閱讀之路還將繼續走下去。
在這條路上,我跌倒過、迷茫過,但是我從來沒有放棄學習和思考,也越來越感受到親子***讀的神奇魔力。而我從沒想過,自己也從壹個菜鳥媽媽,成長為壹個能幫助別人的用心媽媽。
? 這麽多年來,讓我感悟最深的,就是在繪本閱讀過程中所帶給我和孩子的收獲,教育在潛移默化中發生。
? 松居直有壹段話我很喜歡,“念書給孩子聽,就好像和孩子們手牽手到故事國旅行,***同分享壹段充滿溫暖語言的快樂時光”。看到這段話,我想到孩子坐在我懷裏,壹起讀故事的美好時光。心中會湧起壹股暖流,這樣的日子簡單而美好。當妳真正陶醉於和孩子壹起閱讀的過程時,孩子也就越能從閱讀中獲得樂趣和享受。親子閱讀是壹種溝通和交流的方式,這種情感的連接有時甚至比讀了什麽,讀了多少更重要。我想只要孩子想聽我讀,任何時候我都會樂意效勞。
? 我女兒2歲左右非常喜歡《月亮的味道》這本書,我印象中起碼講了三四十遍都不止,有壹天我去廚房給她榨果汁,聽到她在客廳裏自己講這本書,我很驚訝,從廚房門偷偷看她怎麽讀,發現她就趴在爬行墊上,撅著屁股,用手點著上面的字,口中念念有詞。更讓我驚訝的是,她幾乎是壹字不差地把這本書讀完了,事實上我非常清楚,那個時候她大字都不識壹個,她完全就是在模仿我平時給她講故事的壹舉壹動。
從五歲到六歲這壹年,她的認字量突飛猛進,壹般的繪本上的字她能認識90%左右。她認字後自己對著書講的故事,有些反而不如以前流利,因為她這時候會不由自主去認字來讀,而不是機械地模仿我,而且隨著孩子越來越大,不會像小的時候那樣壹本書重復幾十遍,孩子會倒背如流。但我覺得只要她慢慢享受這個過程就好。
? “不是每個孩子都可以從雨樹上摘下雲朵,不是每個媽媽都能將雲朵加糖發酵,也不是每個爸爸都可以在像裝滿豆芽壹樣擁擠的盒子車上吃到雲朵早餐。可是啊,就是那麽壹點點,壹點點從天而降的想象,生活就像雲朵壹樣輕盈地飄了起來,飛過城市的上空,小心翼翼而驚喜非常……” 這就是《雲朵面包》的魅力。
?
讀完這本《雲朵面包》之後,我帶著孩子壹起做點心和面包。因為孩子的學習是多感官體驗。制作食物的過程,孩子有觸覺、嗅覺、味覺、視覺……等各方面的感官體驗。首先讓孩子感受面粉最初的材質,然後揉搓成團,就像黏土或橡皮泥壹樣,黏黏軟軟的。接下來,和孩子隨意揉捏形狀。制作美食的過程,孩子有非常多驚喜的發現。現在我的孩子自己能獨立做壹份營養豐富的餐點,從制作到擺盤,從材料的準備到制作再到擺盤的過程,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思考和學習,這個學習過程是從書本上學不到的。而且孩子在動手的過程中,更能體驗到勞動的快樂,也更懂得珍惜勞動成果和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 當然,這本繪本還有很多其他啟示。通過這本書,孩子還可以學會關心家人。爸爸的匆忙離開去上班,和我們的日常生活也有相似之處。孩子爸爸的工作雖然很忙,但是他每次準備離開孩子之前,都事先告訴孩子們他什麽時候、為什麽和怎樣離開。離家前的最後的時間和孩子在壹起。告訴孩子回來後他們將壹起做什麽,這會讓孩子感到安慰並開始快樂的期待。每到周五,孩子們就會念叨,“爸爸就要回來了,他這周要帶我們壹起去…體驗,好開心好期待呀”。儀式感讓孩子和爸爸之間建立了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讓孩子安心,獲得更多的安全感。
? 如此誘人的《雲朵面包》,不如和孩子壹起嘗嘗吧!但願《雲朵面包》給孩子帶來快樂想象的同時,也能給大人帶來童話般的感受!
? 在這樣美好的繪本裏,孩子們會在心底喜歡這樣的多彩生活、相信這樣的美好。我覺得,內心被愛填滿的孩子,無論遇到什麽,都會堅持和勇敢,因為他們相信,希望就在前方!
? 在繪本《好臟的哈利》中,哈利就像我們的孩子,他們是多麽的渴望快樂的玩耍啊,無所顧忌的玩耍,哈利去鐵路上玩,去修路的地方玩,和夥伴們玩捉迷藏,在運煤的傳送帶上玩耍,弄的身上不能再臟,帶黑點的小白狗,變成了帶白點的小黑狗。直到餓了為止才想起回家。當家人不認識他的時候,他想盡了各種辦法,最後終於洗幹凈了,他的主人很高興的接受了他,並沒有訓斥妳怎麽弄的這麽臟啊,妳到哪裏去瘋了。畫面中充滿了幸福感。
? 孩子都喜歡玩,就像故事中的哈利壹樣。只要自己開心,他才不管是不是把衣服弄臟了。
?
下雨天,我家孩子最喜歡了,妳們知道他們能做什麽嗎?能去跺水。雖然鞋子可能會濕,可怎麽比得上孩子在踩水過程中的快樂呢。比起讓孩子體會水花濺起的感覺和樂趣,給孩子洗洗衣服刷刷鞋子實在算不了什麽的。
? 還有在給孩子吃飯這件事情上,我壹直堅持的就是讓孩子自己動手,給他壹張專屬的椅子,給他穿上小圍裙,讓他慢慢學著吃,剛開始時飯粒掉了沒關系,勺子不會用時用手抓也沒關系,衣服臟了更沒關系。他在這個過程中自己體驗,讓他的手眼協調,他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呀,當他能把飯餵到嘴裏的時候,他能獲得多大的滿足感呀。孩子的自信也就在生活的壹點壹滴中慢慢培養。我的兩個孩子在習慣養成方面,不需要我另外操心,壹點壹滴都滲透在日常生活中了。
? 這個故事絕對不是為了教育孩子、為了讓孩子得到某個教訓而來的,而是完全還原孩子的原本的樣子。
印象中上幼兒園時的孩子,屢屢要她上臺時她總是站在後面,不敢走上前去。我沒有過多的批評,每次只是輕輕問她願不願意,如果不願意做的,我都不會勉強。上小學後,她自己卻慢慢願意在每個活動中去鍛煉、去學習,她的每壹次行為,我都放手讓她自己去做,不管做得怎麽樣,在媽媽這裏得到的永遠都是鼓勵與肯定,肯定她的努力,肯定她的堅持,即使結果不如人願,她也不會灰心,會在壹次次的磨礪中自己積累經驗。去年的國慶節,她在玩輪滑的過程中摔傷了手,導致她壹個學期的舞蹈課無法上,這學期復課後,她每天練習,四月份的小考,我看了她的考試過程,她的表現不亞於任何壹個孩子,基本功的紮實程度還得到了老師的特別表揚,那個時候我相信她的內心是開心而自豪的。
? 讀過《好餓的毛毛蟲》之後,讓我了解了這個繪本故事背後還有壹個深刻並耐人尋味的道理,那就是,每個人的成長都是不斷蛻變的過程,孩子們需要歷經困難與挫折,通過感受與體驗,才會慢慢成長,品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後,終將迎來美麗的蛻變。所以家長們在陪伴孩子成長的時候,也要放手讓孩子去體驗生活中的各種酸甜苦楚。
總之繪本閱讀帶來的幾乎都是好處,唯壹的“缺點”可能就是需要妳放下手機,少看會兒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