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NBA中斯蒂芬庫裏的三分球有什麽特色呢?

NBA中斯蒂芬庫裏的三分球有什麽特色呢?

1979—1980賽季,NBA正式引入3分球。起初,NBA將這項由ABA聯盟發明的規則引入是為了改變整個聯盟以攻擊籃下為主的戰術風格,提高節奏、比賽的激烈程度與觀賞性。但是在80年代,3分球這壹技術被人們看作是壹種“花式投籃”,所以教練們仍要求本隊的球員盡量接近籃下,在盡可能近的距離內投籃,確保命中率。

例如,1985—1986賽季,只有5支球隊的3分球出手達到了4次以上,全聯盟大部分球隊在賽場基本只能命中1次,即使有拉裏·伯德這樣的3分好手,在整個80年代都保持爭冠實力的波士頓凱爾特人隊的3分球出手次數也幾乎從未超過5次。3分球被視作是壹種“炫耀技術”的行為,被各隊教練排除在進攻戰術之外。

由於籃下爭奪過分激烈(有時防守甚至充斥著大量惡意犯規),各隊只重視防守,使得球場上比賽看點過於單調。為了提高NBA收視率,改變NBA形象,提高整個聯盟的比賽節奏,NBA在經過研究後,於1994—1995賽季前宣布將3分線距離從23英尺9英寸(兩邊底角則是22英尺)統壹縮短為22英尺。這壹規則施行後,3分球出手數立刻出現大幅上升。例如,當年奪得冠軍的休斯頓火箭隊3分球出手數達到了場均21.4次之多。

此後,3分球日益得到教練們的重視,3分球投射數量逐年上漲,通過內線牽扯吸引防守之後由投射能力強的球員投射3分更是被視作關鍵時刻打擊對手信心的絕妙戰術。

在斯蒂芬·庫裏進入聯盟,加入金州勇士隊之前,勇士隊就已經是壹支講求進攻速度的球隊,3分球出手常年居於聯盟前列。但是,由於過分追求進攻速度,金州勇士隊的進攻中總是會出現大量不講戰術的“個人主義”3分投射,且過快的節奏影響了整個球隊的防守,這使得金州勇士隊的戰績並不突出,所倡導的戰術也未得到聯盟大多數人的認可。

在庫裏加入球隊後,金州勇士隊在此後的各場比賽中3分球出手次數開始暴漲。例如,在2013—2014賽季,金州勇士隊的3分球場均出手次數就均達了24.8次,在奪得總冠軍的2014—2015賽季更是均達27.0次之多。而庫裏個人的3分球出手也常年保持在場均7次以上,整個賽季的3分命中數則打破272次NBA的歷史紀錄。這種戰術為金州勇士隊帶來了更高的場均得分並最終獲得賽季總冠軍。

但是在奪冠以後,許多人對金州勇士隊以庫裏為核心的戰術仍不認同。比如菲爾·傑克遜,這位NBA史上最偉大的教練之壹,就認為“依賴3分球的球隊並不能取得成功”。也有大量專業人士對庫裏所帶來的進攻風格表示了自己的質疑。面對這些質疑,斯蒂芬·庫裏選擇堅持自己的風格,壹貫保持磨練自己的3分球投射技術,最終變成庫裏式風格。出手前的調整十分迅速,出手奇快,距離遠是他的特點。

根據著名數據統計網站Basketball Reference的統計,庫裏每場都要命中1次27英尺以外的超遠距離投籃。按照從前的理論,這種遠離籃下的戰術往往是效率低下的,需要通過大量的出手,浪費大量的機會才能得到分數。但是根據ESPN專家約翰·霍林格提出的PER值理論(即球員效率指數理論),庫裏的PER值達到了31.8,這壹數據不僅高於本賽季NBA的其他任何壹名球員,甚至還高過了“籃球之神”邁克爾·喬丹,高居史上第壹位。也就是說,斯蒂芬·庫裏的3分投射戰術不僅避免了從前的3分投射戰術的效率低下,還以其驚人的高效率為球隊帶來了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