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民宿大變局!“民宿+”鄉村旅遊模式開啟

民宿大變局!“民宿+”鄉村旅遊模式開啟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小而美”的家庭住宿時代已經結束。以地方文化、節慶等內容為重點,將民宿產業與景區、 體育 、文化、節慶等傳統產品深度融合,形成“民宿+”鄉村 旅遊 模式,打造區域公***品牌,是多個地方正在 探索 的另壹條路。

為鄉村振興註入詩意 貴州荔波堅持民宿促進 旅遊 發展的理念,構成了“七星熠蒼穹、月映兩江輝”的村寨格局和民宿產業結構,吸引大量遊客入住。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正在成為越來越多城市人心中的烏托邦。作為鄉村 旅遊 業中壹種“小而美”的商業形式,鄉村民宿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文化習俗和緩慢的生活體驗受到廣泛歡迎。

不過,因為疫情的持續, 旅遊 市場發生了重大變化,民宿行業也受到巨大沖擊。民宿從業者表示,和單打獨鬥相比,抱團取暖更有利於長期發展。由於民宿個性化差異化的特點,民宿群落不會形成惡性競爭。充分發揮利用周邊的公***資源,降低運營成本,更有利於民宿行業的發展。

與此同時,地方政府也在進壹步規範民宿經營管理,促進民宿行業持續 健康 發展,盤活城鄉閑置資源,破解疫情影響,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有人失意離去,有人堅守等待

受疫情影響,快速發展的民宿行業被按下暫停鍵。訂單量減少,入住率下降,加劇了民宿不少本就難以解決的盈利難題,斷臂求生、低價預售、短租變長租等成為不少民宿平臺節流自保的方法。不知道民宿行業什麽時候才會復蘇,在此之前,自己還能撐多久?這個問題成了懸在所有民宿人頭頂的壹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報復性 旅遊 還沒來,民宿行業集體期待壹場跌到谷底之後的觸底反彈。

盟頌生活負責人鄭博宇在成都負責30多家民宿,他表示,民宿的每間客房成本約8萬~9萬元,按照往年的經營情況,18個月左右能收回成本,不承想在2020年的第壹個月就遭遇疫情。“1月初店裏就停業了,疫情殺了壹個措手不及。當時最晚的預定已經排到2020年8月,結果整個過年期間我們都在處理退款,疫情撕開的缺口,壹年都很難修復。為積極配合政府要求,我們停業了整整兩個月,訂單直接損失40余萬元。其間我們解散了保潔團隊,房間的打掃管理全部由我和在成都的朋友親力親為。與此同時我們也失掉了所有的外地遊客,平時他們能占到整個客源的40%。”

據業內人士分析,這與疫情後消費者度假習慣的改變有關。近兩年,人們在出行時更加註重安全和空間感,高品質的單院落或單戶鄉村住宅的入住率反而有所提高。

在國內疫情防控總體平穩可控的背景下,中高端客戶的消費回報無疑進壹步推動了高端民宿的發展。受疫情影響,資本增強了投資鄉村民宿的熱情,它們具有標準化的硬件和服務水平,並保留當地的自然美學和文化習俗。除了提供“四合院”或“包樓”的住宿服務外,農村高端民宿還有各種額外的體驗項目,如定制餐飲、短途 旅遊 和當地特色菜。而在消費壹端,消費者不會盲目追求高價民宿,更喜歡高性價比和有強大功能的產品。

目前,民宿的消費者確實變了。在早期階段,民宿以情侶為主,註重隱私和良好的景觀,比如露臺上有浴缸;近兩年的消費群體主要是家庭,對家庭住宿的相關配套設施要求較高,如餐廳、咖啡館、兒童活動區、遊泳池等。

新壹輪洗牌正在加速

業內流傳著壹種觀點:在後疫情時代,民宿行業將加快品牌化和連鎖化進程,品牌企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事實上,從疫情暴發以來,連鎖品牌民宿確實具有較強的風險防範和抵禦能力,也更有能力為加盟商提供財務支持和管理協助措施。未來,高端民宿和連鎖民宿或將大幅壓縮“小而美”民宿的生存空間。

不過,民宿的連鎖和規模是壹把雙刃劍。超過壹定量後,就會出現品牌個性缺失、消費者滿意度降低等問題。

據業內人士分析,即使沒有疫情,民宿也將在2022年前後面臨重組,部分民宿將被關閉。2013—2017年是民宿的黃金期,根據《浙江民宿藍皮書》的數據,浙江民宿數量在2015年到2017年達到高峰,然後趨於穩定。

與此同時,“小而美”的家庭住宿時代已經結束。原因有很多,比如資本,黑天鵝疫情只是起到了加速作用。

此外,近期還出現了民宿大規模規劃整合的趨勢,如浙中大峽谷度假區的建立。壹些資本正在系統地合並國內民宿,有計劃地創建品牌和團隊。

業內人士預計,民宿行業將需要大約五年的時間來積累實力,然後迎來下壹個美好的民宿時代。

任何壹個行業要發展壯大,都要走標準化道路。這是工業生產和商業 社會 發展的訣竅。民宿行業經過10多年的發展,已經站在了轉型升級的關鍵節點。中國民宿業的發展正在走向集品牌、資本和運營於壹體的標準化運作。

標準化運作不等於要提供千篇壹律的商品。2021年11月“黃金周”木鳥平臺的公***數據顯示,民宿行業,90後和00後用戶比例超過60%,青年已成為消費群體最大的部分。這也決定了民宿的客群更多的是更喜歡個性化和多樣化的群體。他們選擇民宿不僅是為了滿足單壹的生活需求,還可以作為拍照、打卡、聚會和求婚的場景,這顯然不同於標準住宿產品的期望。

2021年7月,攜程推出首個五星級度假農場,計劃投資10億元,大規模賦能100個 旅遊 村,培訓10000名鄉村 旅遊 振興人才,***建設10個攜程度假農場,改善農村目的地住宿體驗。

根據攜程網的數據,2021年8月份攜程度假農莊·安徽金寨大灣店總收入環比增長62%。同年國慶節期間,攜程度假農莊·地球倉長沙潯龍河聯營店幾乎售罄。

民宿也是壹個目的地。雖然它的顆粒度很小,卻能夠將文化和流量聯系起來。以休閑農業、地方文化、節慶等內容為重點,將民宿產業與景區、 體育 、文化、節慶等傳統產品深度融合,拓展餐飲、住房、交通、 旅遊 、購物、 娛樂 等多個環節,形成“民宿+”鄉村 旅遊 模式,打造區域公***品牌,實現微 旅遊 目的,是多個地方正在 探索 的另壹條路。

在人心紅利時代,消費者的 旅遊 決策不再簡單地跟隨人群,而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品味做出個性化的選擇。2021年度“網紅打卡地”的熱潮實際上是人心紅利的最好例證。在這樣壹個新時代,品牌已經變得非常重要。

疫情目前仍然是民宿業的最大不確定性。在這種商業環境下,企業具有可持續的造血能力,才可以為市場提供創造價值的機會。

業內有關專家表示,總的來說,自去年以來,民宿市場的頂級參與者經歷了壹些質的變化。“十四五”期間,國家政策將重點轉向“高質量增長”,通過精細經營打造差異化競爭,實現突破和重生將是新的發展方向。“民宿註定是千家商店和萬家面孔的產品。品牌化、高端化、差異化和個性化的民宿更容易被消費者群體選擇和重新購買。”

在消費者的住宿體驗越來越多樣化、個性化的現實背景下,打造民宿品牌,打造更高標準、高品質、更具個性化特色的民宿,推出更受歡迎的高性價比優質民宿,以促進民宿經濟發展,將成為整個行業的***識和制勝機會。

深耕細作 近兩年,各地相繼出臺政策,進壹步規範民宿經營管理,促進民宿業持續 健康 發展,盤活城鄉閑置資源,推動鄉村振興發展。

擁抱規範發展新時代

疫情對 旅遊 行業的影響直觀體現在城市民宿商圈數據上,即便是訂單量排行TOP10的商圈,受疫情影響,2020年訂單量同比2019年全部呈現下降趨勢,降幅最大的大研古鎮損失了1/3的訂單量。

但是,訂單量的下滑卻並沒有造成城市民宿商圈房源數量的減少,反而逆勢上漲。天眼查數據顯示,近3年民宿相關企業吊銷及註銷的數量高達近萬家,離場的民宿主正在逐年上漲。但民宿房源卻反而在激增。據業內人士分析,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小體量民宿被淘汰,頭部品牌趁機拿下低價的房源,擴大經營規模,加速了民宿行業的洗牌。

但這些存活下來的民宿情況又如何?壹位民宿從業者表示,“目前,城市民宿行業大概恢復了75%,北京、上海和長沙等部分壹二線城市,甚至還出現了‘壹房難求’的狀態。但不是所有的民宿都如此樂觀,在入住率上,整個市場呈現出冷熱不均的狀態,有的‘壹房難求’,有的則門前冷落。”

2011年是我國短租民宿的元年,自在客、途家、螞蟻短租等本土品牌相繼成立,隨後的2012年正式邁入發展起步期,但直至2015年《關於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的指導意見》出臺,民宿在我國才真正進入高速發展時期。

近兩年,各地相繼出臺政策,進壹步規範民宿經營管理,促進民宿業持續 健康 發展,盤活城鄉閑置資源,推動鄉村振興發展。規範發展,這其實意味著民宿當前的狀態已經影響了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

不規範化,民宿多少有些“自取滅亡”,這從遊客對民宿日益增長的投訴便可窺知壹二。

在新浪旗下的黑貓投訴平臺上,搜索民宿,關於民宿的投訴高達13581件,尤其是疫情暴發後的這段時間,網友因退款、改價、給差評後被騷擾等方面的投訴激增。而在疫情暴發前,引起投訴的往往是實際體驗差。2017年,蘇州曾在3?15之前發布了壹份投訴報告,全市各級消保委組織***受理消費者投訴12395件,而在535件食宿類投訴中,涉及民宿的有105件,占了該類投訴的近20%。

無論是城市民宿抑或是鄉村民宿,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都迎來了規範化運營的良好契機。2021年2月,文化和 旅遊 部發布 旅遊 行業標準《 旅遊 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第1號修改單,對民宿的等級劃分標準做出修改。新的等級劃分、新標準的出臺,必將推動民宿行業更加規範,未來民宿產品分級將成為大勢所趨。

業內人士認為,“民宿集群化發展”是民宿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通過合理布局、統壹規劃,民宿集群可以實現專業分工、業務互補、協同經營、整體營銷、業務***享,既要強調民宿群落的外部統壹性,增強對外辨識度,也要註意區分內部民宿間的差異性,從而帶來規模經濟的集聚效應,增強其核心競爭力和對目標客源的吸引力。

集群不單單是整合民宿,更重要的是將高端定制遊以及各種業態整合起來,成為生活方式的集群,甚至成為鄉村振興的抓手。

隨著鄉村振興工作的推進,城市周邊鄉村的交通、休閑等基礎設施日趨完善,能夠滿足城裏人周末的短途 旅遊 需求,鄉村遊正成為不少人短途遊的首選。民宿在其中可以大有作為,個性化將是其發展的重要趨勢。

民宿作為鄉村 旅遊 的壹種新興業態,是鄉村振興重要的產業支撐。如何推動民宿經濟更好的發展,上述業內人士建議地方政府成立民宿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建立民宿管理數據庫,對民宿實行動態監管和評星制約束,厘清部門之間的監管職責,明確責任義務,提升民宿產業整體品質;加強民宿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提升管理人員全方位業務能力,加強各民宿之間的聯動協作機制。該人士還建議制定獎勵機制、出臺鼓勵辦法,扶持民宿經濟發展。

(《小康》·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本文刊登於《小康》2022年5月上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