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國產造雪機

國產造雪機

人工降雨已是壹項非常成熟的技術,然而人工模擬降雪打造冬奧會場地,難度就大了不少。北京冬奧會的舉辦,將各國的關註點再次吸引到了北京這座城市。此前北京就舉辦過夏季奧運會,但舉辦冬奧會並沒有那麽簡單。

北京的氣候環境不適合大型雪地環境長時間保持原樣,沒有必要的比賽場地,冬奧會很多項目自然就沒法開展。壹些室內滑冰項目,還可以用人造冰面打造場地,但室外的滑雪場地,就需要依靠人工降雪才能打造出合格的比賽場地了。

在舉辦這屆冬奧會之前,國內的團隊花了5年時間,才突破了造雪機的核心技術。為何人工造雪難度那麽大呢?奧運會的舉辦城市壹般沒有嚴格的要求,只要能提供必要的場地和申請成功,就可以舉辦奧運會。

但夏季奧運會的項目要求的場地更容易實現,而冬奧會很多項目都要在覆蓋雪的賽道上進行,如果雪太薄或者量不夠,自然就沒法滿足比賽的要求了。在造雪機發明之前,冬奧會的舉辦城市,會在前幾年用冷庫存儲大量的積雪。

不過要維持存儲的積雪保持原樣,需要耗費很多電能,而且鋪設十幾公裏長的雪地賽道,所要用到的積雪量很大,存儲的積雪也難以滿足需要。俄羅斯曾舉辦過冬奧會,在舉辦前幾年就存了大量積雪。

然而建設場地的時候發現積雪不夠,後來調了450臺造雪機,才解決供雪不足的問題,為此俄羅斯花費了4000萬元。中國舉辦冬奧會,也可以選擇租用造雪機,不過出於長遠發展冬季 旅遊 和滑雪的需要,幾年前就開始了造雪機技術的攻克。

造雪機跟人工降雨差不多,只不過是吹出小塊的結晶冰。以往的造雪機是將低於5 的水跟空氣混合,在零下25 的環境中結成冰塊,將冰塊用切削機切碎後隨著空氣噴出。這種人造雪跟自然界形成的雪花有較大區別,它不是很薄的雪花,而是5mm大小的片狀冰。

在幾十年前那種造雪機得到了普遍使用,不過後來人們出於比賽公平的需要,對造雪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片狀冰鋪設的雪道,跟自然界的滑雪賽道不同,顆粒更大導致雪道容易讓運動員滑倒。

中國科研團隊研發造雪機也伴隨了艱辛歷程,為了研發出能噴出符合要求雪花的造雪機,研究人員在野外零下20 的環境中作業,每天起早貪黑在多種環境條件下測試造雪機。

終於在2021年,研究團隊研發出了多款適合不同環境條件的造雪機,為冬奧會的舉辦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國研發的造雪機,已經投入了實際使用,高山滑雪中心就用到了170臺造雪機維護場地。

國產的造雪機跟之前的造雪機存在不同,不是采取將冰塊切碎噴灑的方式,而是噴出霧狀水滴,經過快速制冷形成更接近自然條件下的雪花。噴出的雪花尺寸從10 mm到0.3mm不等。

奧運會的雪地賽道並不像自然降雪形成的雪地,積雪密度要求達到自然雪積雪密度的5~13倍。運動員在雪道上多次滑雪,雪地賽道仍然能保持足夠的光滑。

據了解,北京冬奧會的造雪工作持續了6周才完成了所有賽道的建設,人工造雪面積達到了125,000平方米。人造雪中也摻雜了壹些防止積雪消融過快的物質,冬奧會的雪地賽道即使升溫到十幾度,積雪仍然能夠繼續穩定存在壹段時間。#冬奧會# #造雪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