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發展史
們小時候常常拿著蠟筆來塗鴉,有時候也會買些蠟筆與畫冊供小孩繪聲繪畫或學習寫字,小孩子並常常由塗鴉中得到很多樂趣,但您知道這種美術繪畫用的油性蠟筆最初是誰發明的嗎?
1864年東歐黑海附近的克裏米亞戰爭結束後,喬瑟夫邦尼(Joseph Binney)在紐約成立了皮克斯其化學公司,初時生產黑色墨水,後來生產高品質的黑碳顏料,它可以當墨水,顏料,甚至黑色皮鞋油原料使用.它也生產石板筆供學生使用,後來它的兒子邦尼(Edwin Binney)和史密斯(C.Harold Smith)在1902年聖路易世界博覽會時,以研發制成的世界上第壹支"無灰粉筆"(dustless chalk)而奪得老師間的金牌獎,後來在他們巡回學校推銷自己產品期間,它們看到了教育市場對於合適有色蠟筆的需求.
那時,蠟筆體積非常大,顏色誨暗,形狀也非常難看,且通常用於工業上,且工業蠟筆有些成分有毒性,於是邦尼&史密斯就想為孩子制造壹種無毒性,色彩鮮艷的蠟筆,後來它們開發了石蠟與工業用顏料混合做成的蠟筆,並在1903年創立了Crayola商標且推出了世界第壹組專為小孩子用的Crayola蠟筆,它是壹組8支蠟筆盒裝,裏面有棕色,黑色,藍色,紅色,紫色,橙色,黃色與綠色,而Crayola這個名詞是邦尼的太太艾莉絲(Alice)以法車字Craie(意味粉筆:Chalk)與油酯(Oleaginous)間的拼字組字而成,意謂油質粉筆.
蠟筆中主要的兩種物質為:
1.顏料(Pigment)
2.石蠟(Paraffin Wax)
它們將兩種原料混合並加熱成液體,大約在40攝氏度,蠟筆液就會溶解,大約加熱到82攝氏度,然後將溶融的蠟筆液澆註至數百個蠟筆形狀的鑄模.再以13攝氏度的冷水去冷卻鑄模,約等9-13分鐘以便蠟筆制作完成,壹個鑄模約可制作1200支蠟筆;大約重40英磅,早期要用人工將鑄模中的蠟筆取出,速度較慢較不方便且會有殘料浪費,現在則采用了工具機射出成型鑄造模.
Crayola蠟筆壹經推出後結果市場暢銷,不久Crayola商標成了美國的蠟筆知名品牌,在日本1925年,日本櫻花(SAKURA)公司也開始發展的它們的油性蠟筆技術,並以Cray-pas的商標銷售並且受到歡迎,直到今天,Crayola在美國給人的印象是以顏色,好玩有趣,品質與研發著名,並有蠟筆,麥克筆,色鉛筆,書具,相關化合物與工藝用品,並有多遠近120多種顏料顏色,Crayola擁有2600位以上的員工,每年在60余個國家賣出2億支蠟筆,1972年它也在市場上推出了螢光色蠟筆造成暢銷,到了1996年,它已銷售出1000億支蠟筆,至今它仍是小孩喜歡的蠟筆品牌,在美國每100個人大約有98個人認識它.
您可以到它網站看看:crayola
書寫是人類最了不起的技能之壹。
書寫的內容和書寫工具使人類文化得以延續。
從上古舊石器時代到更新世(大冰河時期)末期的精妙洞穴繪畫被認為是繪畫文字的起源,很可能是埃及象形文字的前身。
現存的最重要洞穴畫是法國多多格(Dordogne)地區的拉斯考克斯(Lascaux)洞穴畫(這是繪於公元前30000~20000年的)和在西班牙西北部靠近沙達德地區的奧特米拉(Altamira)洞穴畫〔那是於公元前15000~10000年由馬德林拉(Magdalenian)人所繪的〕。
每處洞穴畫都是用由赭石和其它天然礦石提煉出來的紅色、黑色、黃色、赭色顏料所繪成的動物,畫的內容有鹿、野牛、野豬等等,這些畫氣勢輝煌,色彩斑斕。
這些洞穴藝術的目的和意義尚不清楚,但值得肯定的是這些繪畫作品旨在向觀賞者表達其特定的含義。
原始人以打獵為業,飄泊不定,為生存而奔波,沒有時間進行語言交流。
隨著對動物的馴化及農業的發展,他們需要並有時間來提高書寫技能。
他們將壹幅幅繪畫連在壹起表達壹個故事或記錄壹件事情,或作為對將來計劃的提示。
這種繪畫文字進壹步簡化代表壹些實物,基本筆劃加工得越來越通俗易懂。
這些最初的文字出現在底格裏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在這裏蘇美人(Sumerians)將其發展成為書寫體系--楔形文字。
這些圖象文字簡化成角形,以便於用蘆葦桿的分支壓在濕軟的泥塊上,形成筆劃具有楔形特色的文字。
自公元前4000年到1000年,楔形文字被晚古時代近東社會群體(如蘇美人、海蒂斯人、巴比倫人以及亞述人)所采納。
這種文字在中東傳播的過程中構成了許多語言的基礎。
在此期間,楔形文字從大約2000個書寫符號演化成600個音符。
從壹種記錄神廟管理的做法發展成為記錄復雜的醫學、天文、法律和數學資料的極有用的工具。
公元1844~1857年間,人們對楔形文字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識辨能力,成功地翻譯了許多引人註目的楔形字文稿,用來鑒定了《舊約全書》中故事的正確性。
幾乎在同壹時期,書寫在肥沃的尼羅河流域得到了發展。
農民們將尼羅河泛濫的情況以符號的形式刻在石墻上,後來希臘人將這種文字命名為“hieroglyphics”(象形文字),意即“神聖的雕刻(字母)”。
顯然,這個命名會帶來誤解,其實它們不僅是為宗教目的而刻的,還有紀念性的和非宗教的用途,有時還畫在或寫在草紙上。
與楔形文字不同的是,象形文字的基本結構從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4世紀之間沒有變化,甚至已由它發展出宗教和世俗的草書書體。
這種文字盡管難寫,但美觀,它經歷了長的歷史階段,並由3種形式的符號組成,它們是圖形文字、表意文字和語音符號,每壹個符號都是壹個單獨的圖畫或幾何圖形。
埃及人在文字上最具革命性的貢獻是引入了蘆葦毛筆、墨水和草紙。
這種流利、簡單的書寫系統起源於他們對更快書寫方法的謀求,是現代書寫工具的鼻祖。
楔形文字簡化的目的是提高在軟泥塊上的刻寫速度。
埃及這種新的書寫方法的速度之快,使正體和草體--神職人員的聖書和凡人的草書--的象形文字都毋須簡化。
在埃及書寫工具的原料多的是。
直切開紙氏莎草(Cyperus papyrus--“紙paper”字就源於此)的蘆葦莖,按壹定的角度粘上兩層,就形成壹個平滑、寬大的書寫面。
壹種細小的燈心草植物(juncus,mmaritimus)可用來做毛筆。
這種筆是把其蘆葦莖的底部壓散碎至毛狀,上部的蜂室結構可儲存足夠寫完壹行文字的墨水。
盡管這種方法最早為皇室的專利,但莎草紙在埃及自希臘和羅馬統治時代至中世紀期間壹直是最流行的書寫材料。
1564年,壹陣狂風吹倒了英國坎伯蘭郡波羅谷附近的壹棵大樹,樹根蟠結處露出了壹大堆墨色的礦物質 — 石墨。
當地的牧羊人發現了石墨的壹項用途 — 在羊身上畫記號。
不久,有眼光的城裏人把石墨礦石切成細條在倫敦市場上出售,店主和商人都用它給貨物作記號,所以叫作“打印石”。
這種“原始的鉛筆”畫出的印痕粗黑清晰。
不過,石墨易碎。
1761年,德國化學家法貝爾從卡斯塔斯爾煤礦采集了壹些石墨礦石,將其研磨成粉末,用水沖洗去雜質,獲得了純凈的石墨粉,經過種種試驗後,法貝爾終於發現,在石墨中摻入硫磺、銻和樹脂,加熱凝固後壓制成的壹根根“鉛筆”,硬度合適,書寫流暢,也不容易弄臟手,在這種鉛筆外面裹上紙卷後,就可以拿到商店出售了。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了,英國和德國對法國進行了封鎖,沒有了鉛筆來源,對法國影響不小,法國化學家兼發明家孔特奉命在法國盡可能采集石墨制造鉛筆,但法國的石墨質量差產量也不多,孔特費盡心思,終於有了主意,在石墨中摻入壹些粘土試驗,壹試效果出人意料的好,這種混合物變成了世界上最好的畫筆,在石墨中加入不同性能的粘土,便可得到“硬鉛”與“軟鉛”。
不過,孔特的鉛筆和法貝爾的鉛筆,都只有壹根細條,很容易折斷。
1812年,美國馬薩諸塞州的壹位木匠兼修補匠威廉·門羅成了風雲人物,他決心為鉛筆錦上添花,讓鉛筆穿上木頭“外衣”。
門羅在土場內裝置機械制造長5—18厘米的標準化木條,細木條中間用機器挖出壹條剛好適合鉛筆芯的凹槽,然後將兩片同樣開有凹槽的細木條中間嵌入壹根石墨條,合起來用膠水粘緊。
於是,第壹支現代鉛筆產生了。
這支長18厘米的標準鉛筆可以畫55千米的線條,至少可以寫45000字,而且是削了17次還剩下5厘米長的筆頭。
在門羅鉛筆誕生100年以後,有人認為它浪費木材,其結果導致了日本人早川德次在1915年發明了壹種能夠把鉛筆芯反復推出的鉛筆,它就是如今廣泛使用的活動鉛筆的原型。
現在多達300多種的鉛筆世界令人眼花繚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