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是怎麽來的?
在外耳道外側軟骨表面的皮膚中有耵聹腺,它分泌壹種黃而稠的粘液,在空氣中於燥後形成黃而薄的屑片,猶如雪花,稱之“耳耵聹”,俗稱“耳屎”。
有少數人的耳耵聹不幹結而成液狀,壹般稱為油耳或湯耳,不應看成疾病。耵聹能黏附灰塵與小蟲,對外耳道起保護作用。有些人認為耳耵聹臟、不衛生,常用發卡、火柴棍、竹針、挖耳勺等挖耳,甚至請理發師挖耳,可能引起外耳道發炎和鼓膜外傷。
其實,隨著人的咀嚼、講話,耵聹屑會自然脫落排出,而無需特意挖耳。若耵聹分泌過多或排出受阻,有可能漸漸結成硬塊阻塞外耳道,形成耵聹栓塞,從而出現耳鳴、聽力下降,甚至頭暈等癥狀,遇此情況應請醫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