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之邦md30怎麽樣
在4月發布的《Musiland樂之邦 MD30外置立體聲解碼器簡評 》[作者: 趙宇為 ] 壹文中,已經對MD30的外部接口、拆解、內部主要元件和特點進行了相關說明,這裏會簡單回顧或重復上文MD30硬件部分內容,而今天測試的主要內容是更多解碼器、音箱、耳機、耳放的搭配主觀聽感對比。對於熟悉MD30硬件部分的讀者朋友,可以直接進入客觀和主觀測試部分。
外形和操控
從外形來看,MD30要較MD11大了很多,開玩笑說很像刀片式服務器中的壹個小模塊,當然並沒有那麽大。實際測量(不包括腳墊和前面板寬度)MD11的長寬高尺寸為196x153x46mm,MD30的尺寸為274x247x46mm。前面板電源開關、調節旋鈕、屏幕與MD11上的完全壹樣,MD30提供了兩個耳機輸出接口。在MD30後面板,提供了更加豐富的輸入輸出接口,在輸入方面,它支持USB直接連接、光纖、RCA同軸、BNC同軸、MULINK和AES;輸出方面,提供了壹組非平衡RCA輸出和壹組平衡輸出,當然還要包括前側的兩個6.25mm耳機輸出。
在操控功能方面,MD30與MD11、HP11沒有太大區別,從Ver2.0版本固件開始,MD30修改了字體顯示方式,屏幕中的數字改為8段LED顯示方式,而對音量的指示刻度也直接對應到輸出信號強度,以1dB為單位和步進進行顯示和調節。隨後,現在使用的HP11[Ver2.1]、MD30[Ver2.1]和MD11[Ver3.1]也都改為同樣界面,在最新壹版固件中,MD30也去掉了屏幕顏色、對比度多段可調的功能。原因在HP11固件升級中談到過,該功能會對信號造成幹擾。
MD30控制面板右下角,有FIFO指針顯示區域,用於顯示MD30工作狀態下數字信號時鐘狀態,根據官方提供資料,MD30高精度時鐘可達到1ps的水平,在采用非USB連接MD30時(如光纖、同軸),MD30將不接管數字信號中的時鐘數據,采用FIFO(異步高速緩存),將數據與MD30內部時鐘達到同步。例如,用同軸連接MD30後,剛開始FIFO下的指針會有壹定擺動,最終穩定在中央,說明MD30時鐘同步完成。也就是說,在采用非USB數據連接時,MD30也保證了數字信號時鐘的精確性[MD30工作流程所示]。而在之前遇到信號無法鎖定問題,主要發生在USB、同軸、光纖等多輸出同時連接並有輸出信號過程中,切換信號輸入類型時,輸入繼電器會瘋狂跳動,由於該過程不能100%重現,所以解決這個問題也花費相對長的時間[該問題也在較早時的MD11上出現過……]。目前在新版固件中已經解決該問題。
在內部大體架構上,MD30在USB功能方面的架構沒有太多特別,與MD11解碼器結構非常相近,這次采用了25萬門規模的FPGA芯片,與MD11上的有所不同,但具體運算量的分配情況並不清楚。在DAC方面,MD30使用了指標更好的AD1955 DAC而MD11使用的是AD1853芯片。AD1955 DAC 官方指標支持24bit/192KHz D/A,信噪比為120dB,這個指標要優於AD1853(AD1853已停產)。在拆解中,還看到MD30上溫補型晶振器,Silicon Labs 598,官方理論數字抖動小於0.5ps(皮秒,億萬分之壹秒)。
D30相對MD11的聲音風格有明顯不同,與MD11、Mini-DAC、長征II等解碼器相比,有明顯全面的優勢。在聲音品質方面,如解析力、動態、瞬態、結像力等表現上,MD30要明顯好於MD11。整體來說,MD30擁有流暢、舒展、雅致的聲音風格,溫和而又細致的瞬態,穩定而出色的動態,非常優秀的結像能力,全面領先的優秀的解析力。與中性聲音風格的MD11相比,不但音質水準有所提升,在聲音韻味上也有鮮明的特點。而在耳機輸出方面,MD30也有不錯的表現,雖然在高阻抗耳機大動態表現時仍不如HP11,但其音源部分的優勢相對MD11等音源有明顯優勢。至於用戶如何搭配,還要看自己喜好和從整套系統應用、預算做綜合考慮。當然,作為MD30壹款近4000元的音源,並不是大多數用戶所能夠承受的,Soomal希望以後有機會能夠組織MD30的試聽活動,與大家分享和體會音樂欣賞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