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歷史上的5月26日發生過什麽事?

歷史上的5月26日發生過什麽事?

5月26日

藏經洞

479 (齊高帝建元元年四月辛卯)劉宋讓帝位於蕭道成。29日,蕭道成稱帝建立齊,宋滅亡。

1679年——英國輝格黨在反對斯圖亞特王朝任意逮捕並無限期監禁其黨人的鬥爭中,迫使國王查理二世簽署了《人身保護法》。

1805年——拿破侖在米蘭加冕為意大利國王。

1840年——林則徐反對閉關鎖國

1841年——第壹次鴉片戰爭英軍首次進攻廣州城。

1860年——太平軍攻克常州,清將和春逃至蘇州滸墅關自縊死。

1914年——袁世凱停止政治會議,任命黎元洪為參政院院長,命七十人為參政。

1926年——裏夫土人革命、反抗法國在摩洛哥的統治,但回教叛徒領袖何布爾克裏姆投降後,亂事隨即結束。

1933年——愛國將領馮玉祥、吉鴻昌(***產黨員)、方振武在張家口成立了“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抵抗日本侵略。馮玉祥任總司令,吉鴻昌任同盟軍第二軍軍長兼前敵總指揮。

1938年——毛澤東在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上講演《論持久戰》,至6月3日結束。毛澤東指出,抗日戰爭是持久戰,最後勝利是中國的。毛澤東總結了抗日戰爭10個月的經驗,進壹步揭示了抗日戰爭的發展規律,把持久戰的思想更加理論系統化。

1939年——毛澤東為延安《新中華報》著文:《抗大三周年紀念》。指出抗大的教育方針是“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

1940年——英國海軍執行從敦刻爾克撤退的“發電機計劃”。8500艘各類艦船在盟軍空軍掩護下,分批從法國向英國撤退了30萬人。英國遠征軍裝備喪失殆盡。

1942年——蘇聯外長莫洛托夫赴倫敦與英簽訂了為期二十年的《英蘇軍事同盟》。

1942年——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在山西遼縣麻田與日軍作戰中犧牲。左權(1906—1942)黃埔軍校第壹期學生。曾任紅十五軍政委、軍長,第壹軍團參謀長。長征到達陜北後,任紅壹軍團代軍團長,紅軍前敵總指揮部參謀長等職。

1942年——中國遠征軍200師師長戴安瀾在緬甸殉職。

1946年——普密蓬繼承泰國王位

1955年——長期駐我國旅順口地區的蘇軍指揮部高級將領和全體官兵撤離旅順回國。我國收回旅順主權。

1955年——赫魯曉夫抵貝爾格萊德,對1949年蘇聯對南斯拉夫的處置表示道歉,呼籲重新加強聯系。1966英屬圭亞娜成為英聯邦內的獨立國家。

1956年——北京——拉薩航空線試航成功。 中國空軍飛行員駕駛的領隊運輸機飛越“世界屋脊”,成功地降落在西藏首府拉薩的機場,創造了航空史上的新紀錄,北京——拉薩航空線試航成功。

1963年——國防部發言人發表聲明,宣布已經釋放和遣返了全部被俘印度軍事人員。

1967年——毛澤東1954年10月16日寫的《關於紅樓夢研究問題的信》發表。

1969年——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玻利維亞、秘魯、智利五國建立安第斯壹體化的協定簽字。

1979年——根據同埃及達成的新的和約條款,以色列正式把它占領了十幾年的西奈首府阿裏什歸還埃及。

1985年——孟加拉國為前壹天遭受颶風襲擊召開內閣緊急會議,並宣布28日為全國哀悼日。25日的颶風至少使壹萬五千人喪生,二萬五千人失蹤,三十多萬人無家可歸,十四萬頭牲畜死亡。

2005年——國際著名記者、作家愛潑斯坦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愛潑斯坦,又名艾培,1915年4月20日生於波蘭華沙,1917年隨父母來到中國,1933年開始為中國革命工作,1957年加入中國籍,1964年加入中國***產黨。 他曾任《中國建設》(現名《今日中國》)雜誌社總編輯,全國政協六屆至十屆常委,還曾擔任過中國福利會副主席、宋慶齡基金會副主席、中國國際友人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翻譯協會名譽會長、中國工業合作協會國際委員會名譽副主席等職務。著有《人民之戰》《中國未完成的革命》《中國勞工狀況》《西藏的轉變》等專著。

5 月 26 日收錄 18 件大事:

南朝侯景之亂結束(552年)-----

547年,南朝梁武帝蕭衍在他統治末年,接納了北朝東魏將領侯景的投降,結果引狼入室,發生了長達4年的“侯景之亂”。侯景宇萬景,懷朔人,先屬北魏爾朱榮,繼歸東魏高歡,任鎮守河南大將。

547年高歡死,恐被高歡子高澄所殺,降西苑,不成,反受到東、西魏夾擊。侯景求助南方梁朝,梁武帝認為這正是恢復中原的好機會,於是接納了,封為河南王。

第二年,侯景便與梁宗室蕭正德勾結,舉兵叛亂,南渡長江,回攻梁都建康的核心臺城130余天,城中饑病交加,人口剩下十分之二三。城破,把年已86歲武帝囚禁,饑恨而死。侯景先立正德為帝,不久又把他縊殺,改立簡文帝。連年在江東用兵,燒殺搶掠,長江下遊地區受到極大破壞。

551年,侯景廢簡文帝,並用裝滿上的口袋把他壓死,立蕭棟為帝,旋度梁帝自立,改國號漢,建元大始。

552年5月26日(梁承聖元年四月十八日),梁將陳霸先、王增辯攻破建康城,侯景逃亡時被部下所殺。

莫高窟“藏經洞”被發現(1900年)-----

1900年5月26日,莫高窟道士王圓篆,為第17窟(現編號)中偶然發現壹個“藏經洞”,裏邊藏有從公元4世紀到公元14世紀歷代文物五六萬件,這是20世紀初我國考古學上的壹次重大發現。

除漢文寫本外,藏文、梵文、怯盧文、粟特文、古和闐文、回鶻文等民族文字寫本約占六分之壹,並有絹本繪畫、刺繡等美術品數百件。寫本中除大量佛經、道經、儒家經典之外,還有史籍、帳冊、歷本、契據、信劄、狀牒等。這些文物對研究我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以及中外友好往來等,都具有重要的歷史、科學價值。

但這些中華民族文化瑰寶卻在1907年至1925年間,先後遭到英國的斯坦因、法國的伯希和、沙俄的鄂登堡、日本的桔瑞超、美國的華爾納等人的偷竊和掠奪,使莫高窟的史料蒙受重大損失。

美國影星約翰·韋恩出生(1907年)-----

約翰·韋恩(JOHN WAYNE) 1907年5月26日出生於美國。他是以演西部片著稱的好萊塢明星。1939年以壹部《關山飛渡》蜚聲世界影壇。他壹生***拍片250部,影響甚巨。他在《沈靜的人》中扮演壹位退休的拳擊冠軍,與另壹名拳擊手的壹場激烈搏鬥,被認為是電影史上最逼真的拳擊場面。韋恩於1979年6月11日去世之後,備享哀榮。美國上至總統下至影迷都對他推崇備至,國會還授予他自由勛章。為了表示對他的哀悼,洛杉磯ㄖ?鍔系墓?旖蛋肫臁?

著名記者雅各布·裏斯逝世(1914年)-----

美籍丹麥人雅各布·A·裏斯大部分移民到美國來都是為了發財,1870年21歲的雅各布·裏斯從丹麥移居到美國尋出路。從那時起,通過對照相機使用的革新,裏斯已成為全國社會改革運動的鼓舞者。

裏斯作為壹名紐約報紙的警察記者開始了他的事業生涯。他那尖銳的文章和令人震驚的照片於1890年發表《另壹半人怎樣生活》而達到頂點。這本書根據大量記實材料描述了“紐約貧民窟骯臟的核心”--這些骯臟的地區正像土匪的棲息處和盜賊常出沒的胡同壹樣--引起了轟動,也贏得了西奧多·羅斯福的友誼和各地改革者的尊敬。裏斯多年後發表的《與貧民窟的鬥爭》報道了城市住屋改革的過程。在各種意義上說裏斯是個開辟者,他創建了住宅區並在1901年以他的名字而命名。他無情地警告他的同胞們“不能讓人像豬壹樣生活......我們不必等待太平盛世來擺脫貧民窟。我們現在就能夠做。”今天裏斯去世了,貧民窟依然存在。

裏夫戰爭結束(1926年)-----

5月26日,在摩洛哥,叛亂首領阿布德·艾爾·克裏姆投降。他在北部打敗西班牙部隊成為裏夫部落的英雄,但當他進攻法屬摩洛哥時,卻貪多嚼不爛。當法國和西班牙聯合起來反對他時,他的部隊根本無法抵禦法國和西班牙先進的武器裝備。

從上星期六開始,叛軍被包圍在塔奎斯特。阿布德·艾爾·克裏姆曾誇口說此地堅不可摧。然而,他手下最多只有3萬名士兵,而他的對手卻是法國元帥亨利·菲利普·貝當和以強大炮兵作後盾的16萬士兵。叛軍由於陷入重圍而被迫投降。

阿布德·艾爾·克裏姆是歐洲列強在摩洛哥的眼中釘。法國現在計劃恢復他們所謂的安撫政策。從1912年開始法國就控制了摩洛哥,成了摩洛哥的保護國,並得到歐洲其他國家的承認。法國和西班牙軍隊在這壹地區都有警察。

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成立(1933年)-----

5月26日,馮玉祥、吉鴻昌、方振武在張家口宣布組建“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馮玉祥任總司令,方振武任前敵總司令,吉鴻昌任前敵總指揮。下轄:方振武的抗日救國軍所屬兩個軍4個師,吉鴻昌的第二軍4個師,佟麟閣的第壹軍4個師,阮玄武的第五軍兩個師,張淩雲的第六軍兩個師,李忠義的第十六軍3個師,黃守中的第十八軍5個師,鄧文的第五路軍4個師,孫良誠的騎兵挺進軍兩個軍,張礪生的察哈爾自衛軍3個師,蒙古軍3個軍,以及同盟軍直屬部隊,***約10萬人。

同日,馮玉祥發表就職通電說:日本帝國主義對華侵略得寸進丈。直以滅我國家,奴我民族,為其絕無變更之目的。握政府大權者,以不抵抗而棄三省,以假抵抗而失熱河,以不徹底局部抵抗而受挫於淞滬平津。即就此次北方戰爭而言,全國陸軍用之於抗日者不及十分之壹,海空軍則根本未出動;全國收入用之於抗日者不及二十分之壹,民眾捐助尚被封鎖挪用。要之,政府殆始終無抗日決心,始終未嘗制定並實行整個作戰計劃。且困部隊待遇不平,饑軍實難作戰。中間雖有幾部忠勇衛國武士,自動奮戰,獲得壹時局部勝利,終以後援不繼而挫折。選者,長城前線不守,敵軍迫攻平津,公青將取張垣。不但冀察垂危,黃河以北悉將不保,當局不作整軍反攻之圖,轉為妥協茍安之計。方以忍辱負重自欺,以安定民心欺人。前此前敵抗日將士所流之血,後方民眾為抗日所流之汗,俱將成毫無價值之犧牲。壹時之茍安難期,他日之禍害愈深。國亡種奴,危機迫切。玉祥僻居張垣,數月以來,平津滬粵,及各省市民眾團體,信使頻至,文電星馳,責以大義,勉以抗日。玉祥深念禦侮救國,為每壹民眾所***有之自由,及應盡之神聖義務。自審才短力微,不敢避死偷生,謹依各地民眾之責望,於民國二十二年五月二十六日,以民眾壹分子之資格,在察省前線,出任民眾抗日同盟軍總司令。率領誌同道合之戰士及民眾,結成抗日戰線,武裝保衛察省,迸而收復失地,爭取中國之獨立自由。有壹分力量,盡壹分力量,有十分力量,盡十分力量,大義所在,死而後己。凡真正抗日者,國民之友,亦我之友。凡不抗日或假抗日者,國民之敵,亦我之敵。所望全國民眾,壹致奮起,***驅強寇,保障民族生存,恢復領土完整。謹布腹心,敬祈賜予指導及援助。

毛澤東發表《論持久戰》(1938年)-----

1938年5月26日,毛澤東在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上作了《論持久戰》的講演。

他全面考察了抗日戰爭的發生和發展,指出中日戰爭不是任何別的戰爭,在這場戰爭中,中日雙方存在著互相矛盾的四個基本特點:第壹,日本是個帝國主義強國,中國是個半殖民地半封建弱國;第二,日本的侵略戰爭是退步的、野蠻的,中國的反侵略戰爭是進步的、正義的;第三,日本戰爭力量雖強,但它是個小國,人力、軍力、財力、物力均感缺乏,經不起長期的戰爭;第四,日本的非正義戰爭在國際上是失道寡助的,中國的正義戰爭卻是得道多助的。第壹個特點決定了日本的進攻能在中國橫行壹時,中國不能速勝,抗戰要走壹段艱難的歷程。後三個特點決定了中國不會亡國,經過長期抗戰,最終壹定勝利。

《論持久戰》預見到抗日戰爭將經過戰略防禦、戰略相持和戰略反攻三個階段。在雙方力量對比上,中國必將由劣勢到平衡再到優勢,而日本則必將從優勢到平衡再到劣勢。

《論持久戰》強調“兵民是勝利之本”、“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抗戰勝利的關鍵在於實行人民戰爭。

戴安瀾在緬甸殉國(1942年)-----

1942年5月26日,中國遠征軍第壹路第200師師長戴安瀾殉國。 周恩來敬送挽聯:“黃埔之英、民族之雄。”

戴安瀾,安徽無為人。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三期。畢業後歷任連、營、團、旅、副師長等職,參加了長城抗戰、平漢線漕河、漳河戰役、臺兒莊會戰、武漢會戰。

1939年1月,戴安瀾升任國民黨第五軍第20O師師長;12月,戴率部參加桂南會戰,擔任對昆侖關的正面攻擊任務,重創日軍。

1942年春,戴安瀾所部被編入中國遠征軍第壹路戰鬥序列,進入緬甸對日作戰。在同古戰役中,第200師與日軍第五十五師團壹部血戰12晝夜,殲敵5000余人,遲滯了日軍北迸,掩護了英軍撤退,受到美國中將史迪威和英軍高級將領盛贊。緬甸戰局惡化後,戴安瀾奉命率第200師撤退,在通過細(胞)摩(克哥)公路時,胸腹中彈,傷勢嚴重。由於時值雨季,醫藥匾乏,戴安瀾傷口化膿感染,於5月26日在緬甸茅邦村去世。

毛澤東等到達西柏坡(1948年)-----

1948年5月26日,中***中央機關和毛澤東進駐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村。

3月23日,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率中***中央機關和人民解放軍總部離開陜甘寧邊區,在陜北吳堡縣川口東渡黃河,經晉綏解放區,25日抵興縣蔡家崖。4月4日離興縣,途經神池、雁門關,越過五臺山,於11日到達河北阜平。今日到達西柏坡,與先期到此的中***中央工委合並。

波恩條約簽訂(1952年)-----

20世紀50年代初,東西方的對立繼續加劇。為了對抗蘇聯,西方盟國想建立壹個“歐洲防務集團”,吸收西德參加,即要重新武裝西德。此時德國與西方占領國的關系也需調整,以使德國能力西方防務聯盟提供兵員。

1952年5月26日,美英法3國與西德簽訂了《波恩條約》,由《關於三國和德意誌聯邦***和國之間關系的條約》,《關於外國軍隊及人員在德意誌聯邦***和國境內權利和義務條約》等壹系列協定及附件構成。其中規定:美英法3國廢除占領法規、但3國軍隊仍留駐西德境內;德意誌聯邦***和國參加“歐洲防務集團”等。由於1954年8月法國的否決,“歐洲防務集團”未能組成,但西德在另壹種形式下仍被重新武裝起來。

蘇南關系實現正常化(1955年)-----

1955年5月26日,以蘇***中央第壹書記赫魯曉夫為首的政府代表團訪問了南斯拉夫。這是自1948年蘇南關系破裂以來,兩國政府首腦第壹次會談。

赫魯曉夫在到達貝爾格萊德機場之後,立即與南斯拉夫總統鐵托握手並迫切地要求以列寧的名義和“為了國際工人運動的利益”進行和解。

蘇聯對待獨立的南斯拉夫領袖的態度上的這種歷史性的轉變是在這兩個***產黨國家關系中斷7年後發生的。南斯拉夫於1948年6月被驅逐出***產主義陣營。在有蘇聯總理尼古拉·布爾加寧參加的首腦會議上,赫魯曉夫懇求思想上的合作。他還為過去曾使南斯拉夫“形勢加劇惡化”深感抱歉,並把壹切歸罪於1953年被處死的前蘇聯內務部長拉夫連季·貝利亞的捏造。在赫魯曉夫說這些話的當時和過後,鐵托沈默地仁立著,對這位蘇聯領導人的話未作出任何反應。

6月2日,兩國發表了《貝爾格萊德宣言》,強調在彼此關系中以及在同其他國家的關系中均應互相尊重主權、獨立、領土完整、平等、和平***處、互不幹涉內政、反對侵略和控制他國、發展經濟和文化合作等原則。赫魯曉夫原想通過他的親自訪問,直接恢復蘇南兩黨的關系,把南斯拉夫拉回社會主義陣營。但鐵托堅持不依附於任何集團的立場。因此,《貝爾格萊德宣言》僅標誌蘇南兩國關系恢復了正常化。

隨後,社會主義陣營各國,在不同程度上都與南斯拉夫恢復了關系。同時,南***黨與社會主義國家***產黨的關系也逐漸恢復起來,但是,南斯拉夫始終沒有回到集團政治上去,在內外政策上堅持獨立自主、不參加任何軍事集團的立場,它在恢復與蘇聯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關系的同時,聲明“不會損害同西方的關系”。

北京·拉薩試航成功(1956年)-----

西藏首府拉薩,地處世界屋脊,地高缺氧,氣候多變,加上群山環抱,交通極為不便。

1956年5月,在黨中央的關懷和迸藏解放軍的支援下,當雄機場建成,青藏公路和川藏公路上也相繼建成了氣候觀測站和通訊導航站。空軍和民航部門從青海和四川也陸續到達,進藏通航準備工作安排就緒。

1956年5月26日清晨,空軍某部師長韓琳駕駛伊爾·12型飛機從青海玉樹機場起飛首航拉薩,上午9時22分平穩地著陸當雄機場。飛機著陸後接著又在跑道上做了起飛試驗。壹起壹落都非常成功。這證明飛機可以在高原缺氧條件下著陸或起飛,空軍和民航飛行員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勇闖“空中禁區”,成功地開辟了北京——拉薩航線,揭開了西藏航空史上的第壹頁。

U·2型間諜飛機使四國最高級會談難產(1960年)-----

1960年5月26日,美國間諜飛機被蘇聯人擊落事件引起了壹場外交風暴,使東西方關系趨於緊張,中斷了四國首腦會談,惡化了日內凡裁軍會議,激起了對聯合國的某些帶威脅性的責難。在今天的安理會上,蘇聯外交部長葛羅米柯指責美國企圖把世界推向“戰爭的邊緣”,因為美國繼續推行“反蘇聯的軍事間諜和陰謀破壞活動”的政策。美國使者洛奇稱葛羅米柯的發言是“荒謬的辯解”。

當蘇聯總理赫魯曉夫在5日宣布U·2型偵察機1號被擊落時,外交家們就采取緊急行動,以防止巴黎四國首腦會談難產。美國的盟國沒有為這架飛機的飛行任務及拍照蘇聯軍事設施的照片等問題進行辯解,盟國把飛機的擊落看成是外交上的壹次災難。因為美國對飛行員弗蘭西斯·加裏·鮑爾斯的飛行使命的解釋含糊其詞,形勢日趨惡化。國務院最初否認鮑爾斯負有間諜任務,而官員們承認他有,最後又說他的使命是正當的。

赫魯曉夫勃然大怒。然而在14日抵達巴黎時,他的態度是冷靜的。英園首相麥克米倫充當了中間人的角色,出面調解蘇聯總理和艾森豪威爾總統之間的關系。當艾森豪威爾總統同意宣布取消U·2型飛機生產計劃時,出現了關系緩和的希望。但當他拒絕向赫魯曉夫表示屈服,拒絕為飛行使命表示道歉時,他們的關系又急劇緊張。這樣,首腦會議就在17日告吹。麥克米倫首相和法國總理戴高樂在會談失敗後,都站到了美國的立場上,他們發表聯合公報表示“對蘇聯代表團的態度徹底厭惡”。幾個蘇聯編輯反應說,會談是因為美國的“侵略行動”而遭破壞的。

在日內瓦,裁軍會談和禁止核試驗會談由於蘇聯與美國之間的摩擦而受幹擾。這種新的緊張局勢的唯壹受益者是北約組織。北約由於華盛頓和莫斯科之間的不和而得到加強。

中國首次成功發射地對地中程導彈(1967年)-----

1967年5月26日,中國首次成功發射地對地中程導彈。

美蘇限制戰略核武器協定簽署(1972年)-----

1964年初,美國向蘇聯提出就限制戰略武器問題舉行談判。1969年10月25日雙方達成協議,於1969年11月17日在赫爾辛基會談。

1972年5月26日,美蘇兩國首腦在莫斯科簽署了《關於限制反彈道導彈系統條約》和《關於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的某些措施的臨時協定》和壹系列補充協定書,統稱為第壹階段限制戰略武器條約。

條約規定以各自首都為中心,半徑150公裏內,雙方可以部署不超過100枚反彈道導彈及6部反彈道導彈雷達;在壹個半徑為150公裏的洲防導彈基地附近,可部署不超過100枚反彈道導彈、2部大型反彈道導彈雷達和18部較小的雷達。條約為無限期有效。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逝世(1976年)-----

馬丁·海德格是蜚聲歐陸的20世紀具有最重大影響的哲學家之壹,23年前的今天在他的出生地西德的梅斯克奇鎮逝世,享年86歲。

海德格生於1889年9月26日,曾在弗賴堡大學學哲學,導師是現象學派創始人埃德蒙·胡塞爾。1923年在馬爾堡任教,在包括神學家保羅·梯利奇在內的眾多同事中獲首席教授職位,1928年他返回弗賴堡大學繼任胡塞爾的職位。1933年正當納粹擡頭時期他被任命為校長,但壹年後辭職。他與納粹有短暫的聯系,但旋即又分道揚鑣,這波及他余生的名聲,其部分原因是由於他對此堅決不做任何解釋。

盡管他否認封給他的頭銜,海德格對“生存問題”的思索開始了存在主義運動,他的著作《生存與時代》較大地影響了讓恩·羅·薩特。

意大利內閣因馬索尼克醜聞下臺(1981年)-----

1981年5月26日,近千名政府官員與壹個叫做馬索尼克的的秘密組織有聯系。當這壹醜聞被披露後,意大利總理的內閣辭職。

上周,在非法組織馬索尼克的P·2分會總頭目利西奧·古利家中警方發現了壹個有953個人名字的名單,其中包括內閣成員、國會議員、法官和銀行家。盡管還沒有證實這953人都是該組織的成員,但是這壹事件卻迫使總理福拉尼及其內閣辭了職。

/view/164652.html?tp=0_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