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自然 | 海底也有“天坑”?還可能“附贈”可燃冰

自然 | 海底也有“天坑”?還可能“附贈”可燃冰

浩瀚縹緲的海洋常常引起我們無限遐思,海水之下的海底是壹望無垠還是高低崎嶇?其實,海底地形地貌和大陸類似,是豐富多彩的,既有寬廣的大陸架、陡峭的大陸坡和遼闊的深海平原,也有高山、峽谷那樣的海山和海溝。隨著海洋勘探技術發展和探測精度提高,科學家在海底也發現了各種各樣的微型地貌,比如海底麻坑。

海底麻坑是什麽,為什麽會密密麻麻成群出現,它們對海洋研究又有什麽指導意義?

多姿多彩的海底麻坑

海底麻坑外觀上有點像陸地上的火山口或喀斯特地貌中的天坑,也像月球上的隕石坑。其實,海底麻坑是壹種類似於漏鬥狀凹陷的海底地形地貌。在全球海域的海灣、大陸架、大陸坡和深海平原中均發現有麻坑,水深變化範圍可從小於10米深至5000米左右,而且常常成群出現。在全球不同海域觀測到越來越多的海底麻坑, 如白令海、北海、黑海、加拿大西部陸架、非洲西部大陸邊緣、墨西哥灣,以及我國的黃海、南海等。

我國南海的臺西南、鶯歌海、南沙和中建南等海域海底麻坑群陸續被發現,但數南海西北部中建南海域發現的麻坑群規模最大。這些麻坑呈現出不同的大小和形態特征,最小直徑不足5米,最大直徑達6000米,深度最大達165米。它們的表面形態多種多樣,有的呈圓形、橢圓形、月牙形、長條形,甚至有的呈馬蹄形和環形,剖面形態上也多呈現字母V、U、W形等多種類型。

海底麻坑演化史

這種蔚為壯觀的海底麻坑群是怎麽形成的?通過多年的研究, 科學家們普遍認為分布較廣、規模較大海底麻坑群主要分布在深部流體較為豐富、構造活動比較活躍,並且海底沈積較為薄弱的大陸坡區域。

地層深部流體(孔隙流體、地下水和甲烷氣體)不斷聚集,壹旦聚集產生的壓力大於上覆地層破裂壓力時,這些流體就會沿著斷層、地層薄弱帶等逃逸通道向上滲漏至海底表面。這些深部流體向海水中快速噴出的過程中,會將海底沈積物中的細粒物質帶入海水,同時被海底附近的水流搬運走,久而久之就會在海底形成大小不等的漏鬥狀的殘留海底地貌,海底麻坑就誕生了。在麻坑形成過程中或形成後,還會受到深部流體間歇式滲漏以及海底水道、海底洋流和斷裂活動等其他地質作用的不斷改造,進而形成千奇百怪、多姿多彩的海底麻坑形態。

有可能發現可燃冰

在海域水深500—3000米的大陸坡區,是可燃冰形成的理想區域, 而甲烷氣體在該區域泄露到海底形成麻坑的過程中,如果能遇到合適的儲集體就會與儲集體內天然存在的水發生化學反應,就可形成甲烷水合物,即可燃冰。 可燃冰是壹種潛在的清潔能源,具有巨大的資源經濟潛力。因此,甄別與可燃冰相關聯的海底麻坑就成了海洋科學界研究的熱點。

近些年,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在南海西北部陸坡麻坑發育區,利用海馬號遙控無人潛水器也發現了多處活動冷泉。在調查拍攝的圖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有兩三束甲烷氣泡向上冒出便是冷泉,這證實了麻坑的形成與甲烷氣體滲漏具有壹定的關系。無人潛水器的海底攝像也發現了裸露在海底的塊狀可燃冰,因此加強海底麻坑的科學研究,不僅可以加深對海底地形地貌和地質成因的了解,也可以幫助科學家在茫茫大海中快速找到可燃冰礦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