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日本頭盔上為什麽會有帽簾,又為什麽會減

日本頭盔上為什麽會有帽簾,又為什麽會減

二戰期間,日本兵最突出的形象就是頭上所戴的軍帽,這種帽子都會加裝了幾塊黃色的布簾,顯得很可笑,被當時的中國人戲稱為“屁簾”,那這些布簾是有什麽特別的作用呢?日本軍帽上的這些布片學名軍帽垂簾,通常被稱為帽垂,是日本軍帽的標配,這種軍帽的配發歷史早在二戰之前就已經配發。

1899年侵占臺灣的日軍和1900年八國聯軍中的日軍,都曾經配發這種軍帽。這種設計並不是日本首創,而是模仿自法國陸軍的野戰帽,法國北非軍團因為經常在沙漠地區作戰,為了防止被日光灼傷頸部和蚊蟲叮咬,就在軍帽的後面加裝了壹圈圍布,戰場上的效果十分突出。

明治維新後,日本在軍事上以法軍為學習對象,這種軍帽樣式也被日本采用。大家如果經常看日本古代戰爭片的時候,經常會看到古代日本的傳統盔甲上也配有帽垂,日本古代普通步兵頭戴的頭盔叫陣笠,後面帶有遮陽的帽垂,平安時代以後,日軍盔甲普遍采用護頸簾,甚至到了幕府末期,幕府的火槍兵,在采用了法國樣式的軍服後,依然保留了帶有護頸簾的陣笠。

日本在引進法軍軍帽的同時又有所改進,把整塊布改為幾片。因為亞太戰場基本上沒有沙漠,但卻有廣泛的熱帶亞熱帶地區,氣候濕熱,蚊蟲肆虐,極易感染傳播疾病,在這些地區作戰,非戰鬥性減員有時甚至會超過作戰的傷亡,不得不引起重視,把整個圍布改成幾片,可以讓空氣流通,增加了舒適性,能夠預防痱子,濕疹等皮膚病,同時行進的過程中,帽垂會不停擺動,起到驅趕蚊蟲的效果。

據統計,這壹小小的改進,就讓日軍減少了10萬的非戰鬥性減員,極大的改善了日軍疾病頻發的狀況。1938年,日軍陸軍將帶有帽垂的戰鬥帽定位標準軍帽進行配發,日本海軍陸戰隊和海軍艦艇官兵,也先後配戴。1940年戰鬥帽成為日本國民服,戰時的日本官員,教師,甚至全體國民都配戴戰鬥帽,因此,頭戴有帽垂的戰鬥帽的日軍,也成為中國人腦海中標準的鬼子兵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