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香的詳細介紹
1960年,張之香以優異的成績進入了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主修傳播與公***政策。在那裏,她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有壹次她參加演講比賽,題目是《當妳處在邊緣人群》。她面對全校師生說,現在我是邊緣人群中的壹個,不過將來我壹定不會是。後來,她又參加了學校學生會主席的競選,自制了招貼畫,上面寫著“選我”,下邊寫上自己的名字,結果她獲得了成功。父親知道後笑著說:“妳完全變成美國人了。”接著,張之香又參加用英語演講的辯論賽,她又贏了。
1964年,張之香從哈佛大學政治學院畢業。最初,她想參加外交部的招考,但要參加考試必須有9年以上公民資格,而她畢業時才剛拿到美國公民權。這個時候父親就建議她去了解中國文化,因為當時中美關系還處於凍結狀態,她不能回中國大陸,於是她便參加了美國總統直屬的和平團,到東南亞地區工作,那年她23歲。
張之香從亞洲回來後,進入美國國會當職員。當時女職員的工作就是打字、寫信,但張之香不幹,她後來回憶說:“這工作我很容易就能找到,但我不喜歡。我從小就對政治有興趣,我們美籍華人在美國的地位不夠高。所以開始工作時,我就考慮,我不是為了自己工作的,我覺得必須為社會做壹點貢獻。”
1981年,在美國國會工作了7年後,張之香被裏根總統任命為國際開發署助理署長,成為當時在美國獲得最高職位的亞裔。1989年,她的事業達到了頂峰。美國總統布什在亞裔傳統周上宣布由張之香擔任美國駐尼泊爾大使,這是美國歷史上任命的第壹位亞裔大使。她在任時致力於中美兩國的交流。
張之香還是中美教育基金的發起人,現為中美教育基金主席,致力於美中兩國、包括兩岸三地的法學學者之間的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