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北京科學嘉華家園活動時間
第十壹屆北京科學嘉年華主場活動
時間:9月11日-17日。
2021年全國科普日主題:百年再出發,邁向高水平科技。
主要活動:
1.信仰集錦——科學家精神主題展
為弘揚科學家精神,向建黨壹百周年獻禮,北京市科協推出“信仰亮點科學家精神主題展”,展出160余套展品。通過講述老壹輩科學家在工作中愛黨愛國的感人故事,弘揚他們在長期科學實踐和社會工作中形成的寶貴精神。
2.抽象物理展覽
“抽象物理實驗室”展覽包括穿越物理正義參觀、暢遊物理知識海洋、探索物理實驗空間三個展區,涉及80余套互動展覽教具。通過物理教具的互動體驗和參與物理實驗的演示教學,了解科學思維和方法,進而在指導下掌握抽象思維的科學方式,學習科學發現的思維,學習物理思維的新方法。
3.具體數學展覽
“混凝土數學實驗室”分為數學史、數學美、數學用途、數學趣味四個主題展區。收藏圖文、多媒體、互動展覽教具等110余項。展覽形式遵循科學中心以教學為主,展覽與教學相結合的展覽思路,挖掘和提煉其中蘊含的科學思維和方法,激發公眾對數學的“好奇心”,增強好奇心,引起興趣,進而在引導下掌握邏輯思維的科學方式。
4.小球世界主題展覽及教學活動
依托小球世界展示項目的數據資源開展展示教學活動。線上線下聯合開設相關主題探究課程、主題講座等。包括火星課程、前瞻科學專家講座、西城區地理教師集體教研活動等。全方位激發公眾對熱點科學事件的關註和興趣。
5.科學研討會
科學工場主題實驗室是北京科學中心的重要功能區之壹,面向青少年開展科學教育實踐活動。嘉年華期間,實驗室活動涵蓋航天科技、能源科技、交通科技、建築科技等。從學生生活、學習中常見的實際現象或問題出發,通過科普表演、科學實驗、親子活動、科學制作等多種形式,讓孩子們感受科學的魅力,接觸前沿科技,培養實用的科學思維,學習探索的科學方法,激發他們學習科學的興趣。
6.線條展開過程
以“生命、生活、生存”主展廳的展品為基礎,突出“展教結合,重在教育”的理念,面向學校或家庭開展活動,讓學生學習其中蘊含的科學思想和方法,以及展品背後的科學故事。嘉年華期間,展覽聚焦百年科技發展,推出《了不起的地鐵》、《新能源汽車》、《沖上雲霄》等課程。同時,開展紅領巾講科學活動,在科技館為首都中小學生提供了講解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的展示平臺。
7.首都可增劇團優秀劇目演出
為了突出本次科普嘉年華的主題“百年創業,科技領先,自強不息”
9.高端科普報道
“院士專家談科學”聚焦生物多樣性主題,邀請中科院院士做科普報告。首都科學大講堂以“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為主題,邀請了兩位專業領域的專家進行科普講座。
10.人工智能學習主題活動
“AI科學”是壹項融合科學與閱讀、科學與生活、科學與前沿科技、科學與傳統文化的跨學科教育活動。本次活動《茅以升入黨》以建黨以來百年體育科技發展為背景,以科普讀物《冬奧裏的黑科技》為載體,依托“三生”主展廳“冰晶”展覽,讓青少年了解科技在推動體育“更高、更快、更強”中的重要作用,感受科技給他們生活帶來的改變。
11.科技冬奧主題展
結合冬奧會倒計時100天,科技冬奧主題活動將在北京科學中心戶外活動區舉行,包括“了解冬奧、科技體驗冬奧、祝願冬奧”四大板塊。通過展覽、互動體驗等形式,宣傳和體驗冬奧會。
12.第二屆中外科技館館長對話在北京舉行
北京中外科技館館長對話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北京科學中心(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承辦,是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促進科普國際交流創新的重要品牌活動。以“科學思維培養與科技館發展”為主題,采用線上線下方式(國內嘉賓現場參會,國外嘉賓在線連線),主要包括開幕式、主題報告、平行會議、華北科技館發展論壇、觀摩交流等。
13.地球方圓
旨在傳播科學思想和方法,弘揚科學精神的科普展覽。以“地球是圓的嗎?”以此為線索,在有限的篇幅裏,展現了人類認知地球的過程,傳達了永不停息的求真精神。展覽構建了壹劇壹書十課的立體傳播框架,將其中蘊含的科學方法、理念和精神提煉並呈現給每壹位觀眾。
14.北京科學中心雲教室
雲課堂通過線上多平臺向全市中小學生展示北京科學中心展廳的優質課程。嘉年華期間,雲課堂特別為平谷區山東莊中心小學、劉家店中心小學、南獨魯河中心小學的學生提供“雲課堂專場與上壹節科學課相同”。課程主題為“地球傘”,重點是“如何解決月球上的晝夜溫差?”學生可以通過制作迷妳溫室了解地球大氣層的作用,不出校門就可以參加嘉年華科學工作坊體驗。
15.北京雲科學嘉年華
北京科學嘉年華線下“重點活動”整體在線呈現,雲端匯聚,達到“北京科學嘉年華壹鍵概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