撮子笤帚怎麽讀?
撮子讀cuo zi,笤帚讀tiáo zhou。
撮子,就是撮箕,含義是壹種盛裝笤掃掃來的垃圾的工具,方便把垃圾轉移到垃圾桶裏。東北地區常用此音。和笤掃配合使用,用笤掃把垃圾掃到撮子裏,然後把撮子裏的垃圾倒在垃圾箱裏面去。
笤帚是人們日常用來掃除雜物的工具·絕大多數用高粱糜子作成。相當於掃把。還有地膚,棕絲,蘆葦,椰棕絲,塑料絲等材料。
制作方法:
凡紮小頭或大頭的笤帚均用散穗的高粱糜子,將其籽粒摔凈,去掉葉鞘及箭桿下面的節,然後把中散穗同直桿穗(中間有硬芯)分開,挑出中散穗的糜子,在紮笤帚時做外皮,直桿的糜子做骨架用。然後把挑選好的外皮用的中散穗箭稈用手工刀剖成兩半。
將準備作笤帚芯的直桿穗的箭稈從穗頭根部切掉,切掉的箭稈可留作串蓋簾用,笤帚把的中間可用壹般秫稭充填。再將整理後的糜子平鋪在硬實的地面上,用石滾子碾壓,壓軟為止。再將糜子用水濕潤(將糜子放在盛水的缸中或撣水、沾水),濕潤時間約1小時左右。
在紮笤帚時,將走桿帶系在腰上,取3~4棵芯糜子,再拿4根皮糜子,夾壹根作稭,用油鋼絲勒緊,壓入22-25號鐵絲勒第壹道,每道繞兩圈鐵絲。第二道拿4根芯糜子、2根皮糜子、1根秫稭,續在第壹道後邊,勒法和第壹道相同。***勒15~17道。
將紮好的笤帚用刮板會掉糜殼,為了使其色澤光亮、白凈、不黴爛,需用硫磺熏蒸滅菌。其方法是在地上挖壹個半米深的坑,把壹塊硫磺放在碗裏或鐵盒內,其坑上用木棍等擋架,架上交叉放著笤帚,數量可在百余把,其上蓋上塑料布,點燃硫磺後,大約熏蒸1小時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