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叫集成材
1.木材利用率高。集成材由實體木材的短小材加工成要求的規格尺寸和形狀,做到小材大用,劣材優用,極大提高了木材的利用率。2.材料使用率高。用料在膠合前剔出節子、腐朽等木材缺陷,可制造出缺陷少的材料。其原材料經充分幹燥,即使大截面,長尺寸材,其各部分的含水率仍均壹,與實體木材相比,開裂變形小。3.性能好。在抗拉和抗壓等力學性能方面和材料質量均勻化方面優於實木,並且可按層板的強弱配置提高其強度性能,實驗表明其強度性能是實木的1.5倍。4.加工性能好。可按需制成通直和彎曲形狀,也可按強度要求制成沿長度方向截面漸變結構,還可制成工字形和空心方形等截面型集成材。5.具防腐、阻燃等功能。膠合前,可預先將板材藥物處理,即使長、大材料,其內部也能有足夠的藥劑,使材料具良好的防腐、防火和防蟲性。6.天然美觀。按使用環境分為室內和室外用材。按產品形狀分為板狀、通直和彎曲三種集成材。按承載情況分為結構用和非結構用兩種集成材。
非結構用集成材的產生
非結構用集成材是采用去除包括節子、樹脂、腐朽等木材缺陷的短小方木或板材指接成壹定長度後,再橫向拼寬或拼厚膠合而成的壹種材料。因其未改變木材本身的結構和特性,仍具有天然木材的質感,且外表美觀,材質均勻,還克服了天然木材易翹曲、變形、開裂的缺陷,其物理性能優於天然木材,是壹種新型板材。更重要的是,非結構用集成材可充分利用加工剩余廢料和小徑級速生材,提高了木材的綜合利用率和附加值。
非結構集成材有三個種類:按指榫結構暴露位置可分為垂直型集成材和水平型集成材;按材面木材紋理可分為徑切材面集成材、弦切材面集成材和混合材面集成材;按截面形狀可分為集成板材和集成方材。
非結構集成材生產工藝流程有兩類。壹是以板材為原料的生產工藝流程:制材→板材幹燥→板材厚度兩面刨光→縱刨→截鋸去除木材缺陷→長度指接→四面刨光→配板→塗膠→冷壓膠合→養生→砂光→截幅→修補;二是以方材為原料的生產工藝流程:制材→方材幹燥→四面刨床刨光→截鋸去除木材缺陷→長度指接→四面刨光→配板→塗膠→冷壓膠→養生→砂光→截幅→修補。
非結構集成材的質量要求:常用材種為榆木、柞木、落葉松、水曲柳、杉木、雲杉、橡木、橡膠木等。要求板面無節疤、腐朽、色斑、裂縫、翹曲等缺陷,板面平整光潔,含水率均勻,終含水率為12%以下;壹般尺寸面寬為200毫米~900毫米,長度為3米~5.2米,厚度為20毫米~40毫米,也可根據要求訂制板材幅面寬度和厚度。
在家具工業中的地位
集成材不僅保留了木材的天然材性,具有和木材相同的物理力學性能,而且形狀比實木穩定,不易變形,適用於加工各種家具部件。同時,以其卓越的性能,替代了大徑級天然林木材在家具工業中的應用,已成為生產實木家具的基本用材。用其加工的家具采用透明塗飾處理,整齊有序的接縫暴露在外,可顯現其獨特的美感。
非結構集成材是壹種家居和室內裝飾用材,廣泛應用於家具、樓梯、扶手、門窗和室內裝飾構件。非結構集成板材、集成方材和集成彎曲材廣泛用於制作高檔家具,外形美觀且堅固耐用。也可用於桌類的面板、櫃類的側板與櫃子面板的大幅面部件、地板和抽屜底板等不外露的部件及抽屜面板、側板和底板等小幅面部件。非結構集成方材用於桌椅類的支架、櫃類腳架,或旋成圓形的截面部件。集成彎曲材可用於椅類支架、扶手、靠背、沙發和茶幾等彎曲部件。
用橡膠木、雲杉、水曲柳等為原料的集成材做成的各類組合家具、室內裝飾構件、餐桌、椅子等,具有表面光潔,花紋美觀,不易變形等優點,頗受消費者歡迎,在家具市場上已占有壹定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