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有哪些獨特的春節過年習俗拜托各位了 3Q
臘月二十三,竈火爺上天;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糊窗戶;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宰只雞;二十八,白面發;二十九,貼道酉(對聯);年三十,合家團圓捏扁食(餃子) 大年初壹,人們早早起來,要祭祀神靈,燃放鞭炮,還要同族或全村有組織地進行磕頭拜年,先拜長輩,再拜同輩兄嫂。 正月初二、初三,是外甥拜年,在石家莊壹帶也有閨女女婿回門拜年。 初四初六等日走親訪友拜年。“自古以來五日是惡日,正月初五被稱為“破五”。這天也是恨窮日,要大放鞭炮而不串門,防止給別人家帶去窮氣。有的地方,這壹天要做些輕微的勞動,希望通過這天象征性的勞動發財發家。“破五”之後,壹些人就開始準備元宵節的節目,城市壹些店鋪就要開門營業。” 正月初十是河北省槁城市、正定縣、石家莊市壹帶的老鼠節,為老鼠娶媳婦包餃子、嗑瓜子,晉州市壹帶正月十二為老鼠節。各地以老鼠為節的含義不同,壹種是恨老鼠,包成水餃煮老鼠;壹種是關照老鼠,讓它和人類壹起活著,只是讓它少咬箱櫃。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新年第壹次月圓之日。 正月十六,太行山區要烤柏靈火,民間認為烤柏靈火會祛除百病,但現在山區烤火經常引起火災。過了正月十六,壹般認為新年就過完了。二十五 話說,臘月二十三竈王爺上天言好事後,玉帝會在二十五這天親自下界視察,看看人間善惡疾苦,然後根據所看得的情況來決定妳來年的禍與福。所以,在過去,每年到了臘月二十五這天,家家戶戶都忙著祭祀祈福,以壹顆虔誠的心來接待玉帝,希望自己來年能夠有個好光景,因此,這天就被稱為“接玉帝”。這壹天的,所有人說話辦事都小心謹慎,爭取有個好表現給玉帝看,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二十六 俗話說:“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壹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從臘月二十六開始,豐盛的年夜飯就要陸續“出鍋”了。人們上街置辦著過年的貨物,幹鮮果品、大魚大肉,都是人們集中采購的目標。燉鍋肉,對於舊時的窮苦人來說絕對是壹種奢侈的願望,但是在過年的時候願望終於實現了。 您可真別小瞧這壹鍋香噴噴的大肉,年前吃它解饞,年中吃它方便,年後吃它依然下飯。人們燉出壹鍋大肉放著,心裏就是踏實,透著壹股精打細算的實在勁兒。 二十七 二十八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壹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臘月二十七,還有“宰雞趕集”的說法,趕集為購買年貨,殺雞的“雞”同“吉”,有吉利、吉祥如意的意思,殺好的雞,不在當天吃,要壹直放到除夕才能吃,而且,除夕夜吃的時候也不能吃完,要壹直留壹點。因為,本身代表了大吉大利,所以節日期間,天天都要在餐桌上見到雞,這樣才算圓滿。 二十九 按著民俗講,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九蒸饅頭。在這壹天,家家戶戶比著做面食。因為大年初壹到初五忌動火炒菜,所以今天要蒸出近半個月的饅頭來。金世宗後裔完顏佐賢在《康熙遺俗軼事飾物考》中列出的滿族年菜中的蒸食就有:蒸饅頭、蒸喜、蒸花卷、蒸棗泥方圃、蒸豆沙圓包、蒸子孫饅頭、蒸如意卷等等。春節時候的饅頭,上面都要用胭脂點上紅點,以示吉慶。 除夕 春聯亦名“門對”、“春帖”,是對聯的壹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的壹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於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壹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發展為春聯。春聯真正普及始於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清人陳尚古的《簪雲樓雜說》中記載,有壹年朱元璋準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壹幅春聯,以示慶賀。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 正月初壹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壹種方式。我們通常知道的是正月初壹家長帶領小輩出門謁見親戚、朋友、尊長,以吉祥語向對方祝頌新年,卑幼者並須叩頭致禮,謂之“拜年”。主人家則以點心、糖食、紅包(壓歲錢)熱情款待之。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壹歲。 初二 初三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壹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正月初三日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壹並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初五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民俗壹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五日,北方叫“煮餑餑”。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壹天壹吃,然而沒有不吃的。從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戶都如是,就連待客也如此。婦女們也不再忌門,開始互相走訪拜年、道賀。新嫁女子在這壹天歸寧。壹說破五這壹天不宜做事,否則本年內遇事破敗。破五習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窮,迎財神,開市貿易。 初七 初八 傳說女蝸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正月初七是人類的生日。傳說初八是谷子的生日,這天天氣晴朗則稻谷豐收,天陰則年歉。民間以正月初八為眾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稱為順星,也稱“祭星”、“接星”。 初十 “老鼠嫁女”、“老鼠娶親”的年畫和剪紙在我國民間視為“吉祥物”,過年過節時貼在墻上和窗戶上。四川綿竹印制的《老鼠嫁女》年畫,表現壹夥老鼠掮旗打傘,敲鑼吹喇叭,擡著花轎迎親。騎在癩蛤蟆背上的是“新郎”,頭戴清朝的官帽,手搖折扇,雙目註視著壹只大金箱,顯出壹副貪婪的樣子。正當這夥醜類大搖大擺,招搖過市之時,等待它們的卻是壹頭大黃貓。前面鳴鑼開道的壹對鼠兄鼠弟,其中之壹已被貓的利爪抓住,另壹只則咬在貓的嘴上。此時,坐在花轎裏的“新娘”,自知末日來臨、淚流滿面。這幅年畫反映了人民鮮明的愛憎。 十五 元宵節是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壹個月圓夜。因歷代這壹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傳統社會的元宵節是城鄉重視的民俗大節,在城市元宵喧鬧尤為熱烈,它體現了中國民眾特有的狂歡精神。傳統元宵所承載的節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們逐漸失去了***同的精神興趣,復雜的節俗已經簡化為“吃元宵”的食俗。
滿意請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