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壹種瓷器叫“女兒瓷”,相傳是壹個老師傅因為乖女兒的死而做出來的,具體故事我忘了,求大神詳細
傳說明代宣德年間,壹批祭紅禦用瓷器即將交貨,但瓷工屢燒不成。當時聖上禦用瓷有規定,若延誤日期,所有制瓷工匠將要被投入窯火燒死。下在人們萬分焦急的時候,有位老陶工的女兒得到神仙托夢,要她投身於熊熊窯火中,以血染瓷方可成功。於是她乘人不備,縱身入窯,只見壹團烈焰升起,突然窯門大開,整窯瓷器皆成紅色。
古文:
明時禦窯,上命造鮮紅瓷器,燒之屢不成,限期迫,窯工懼受譴,憂甚。偶歸家,心茲不悅。其女深得其狀,翌日,偽作探父者,竦身入窯,遽以身殉,救之不及,窯門開,全器成,責石由色殷然,精瑩時甚,非人力所能致。群以孝女精神所感,故以“祭紅”稱之……。
祭紅的另壹個傳說
紅釉是中國陶瓷顏色釉的獨特產品,紅釉瓷究竟是怎麽發明的,景德鎮自有它的傳說。北宋末大觀年間,景瓷紅釉就已達到了“色紅如朱砂”的成就。紅釉的發明在景德鎮有這樣壹件傳說:明朝,壹年年底,窯上停了工,壹些還沒有燒完的坯胎涼在坯架上,有壹位作銅匠的人,來往鄉下作生意,路過時就以這座窯休歇,天天在窯裏打銅,那些銅屑都飛揚在未經火燒的坯胎上。春天來了,窯上開工,把頭年積下來的坯胎壹齊塞進窯去燒,到開窯的時候壹看,奇怪,那些頭年陳貨全部變成了紅色。聰明的陶工終於發了銅屑是紅的著色劑,於是紅釉就這樣發明了。
瓷祖的傳說
趙慨,東晉時人,傳說他是景德鎮制瓷師主,歷代享受祭供。詹珊有文《佑陶師主》記其事。全文曰:“吾浮景德鎮,宜陶取以上供,宋賦之民,元掌之郡制史,而收以權官,至我朝洪武未,始設禦器廠,督以中官。洪熙間,少監張善始祀佑陶之神,建口廠內,曰:“師主者,姓趙名慨,字叔明,嘗任晉朝,道通仙秘法濟生靈,故秧封萬碩爵,祝侯王,以其神聖,足以顯赫今古也。
成化間,太監即原賢而知書,謂鎮民歲陶,悉資神佑,乃徒廟東門外通衢東北百步許,以便祈祀,口口所也。
天地間,生育萬民,惟五行,五行之運名有神口,陶司於火,取成於烈焰煆煉之。中人奚容之力,非神之功,其曷能濟是,雖器以供上朝廷之福貺,宜無口於他然,百神效順報功以祀,國典所不廢也。”(選自詹珊《重建敕封萬碩師主佑陶廟碑記》,載康熙《浮梁縣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