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古城——————烏拉街
吉林省古城——————烏拉街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烏拉古城,遠在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滿族人的祖先肅慎人就生活在這裏。 烏拉”是滿族語,翻譯成漢語的意思為「 ”沿江”。烏拉街原稱布拉特烏拉,是明朝屬地。明朝建立後,對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采取「 ”以夷制夷”,分而治之的羈縻政策,因而在烏拉街所在地設立烏拉衛。 烏拉街鎮歷史悠久,古跡傳聞眾多,曾是明朝海西女真烏拉部及清朝三大貢品基地之壹的打牲烏拉總管衙門(負責進貢土特產品的經濟特區)所在地。 清代十二任皇帝,有五任在這裏留下過戰跡、足跡、墨跡。被清王朝封為「 ”本朝發祥之地”,有「 ”先有烏拉,後有吉林”之說。 吉林省是滿族的發源地,吉林市在省裏地位僅次於長春,而在這兩者都沒有出現前,就已經有了烏拉街。 明代中葉,海西女真勢力逐漸崛起,其中烏拉部相繼吞並了附近的女真諸部,建立了烏拉王國,以烏拉街為都城。後烏拉國屢與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爭鬥。1613年,努爾哈赤滅烏拉國,並在這裏養精蓄銳,向中原進發,繼而得天下。因此,清順治皇帝定都北京後不久,就封禁烏拉街方圓五百裏,把它尊為「 ”本朝發祥之聖地”。清順治十四年,烏拉古城設立了打牲衙門,負責向皇家供奉東北特產,和蘇州、南京和杭州壹起,成為清朝貢品基地之壹,贏得「 ”烏拉城遠迎長白,近繞松江,乃三省通衢”的贊譽。 據當地史籍記載,烏拉街古稱「 ”洪泥羅”城,遠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滿族的祖先肅慎人就在此生息。1613年,努爾哈赤率重兵破城,滅烏拉國,憑此地而兵強馬壯,為此後揮師南下,入主中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烏拉街因此被清王朝尊為「 ”龍興之地”,方圓500裏不得擅入。據地方誌記載,清代12任皇帝,有5任蒞臨過這裏。 烏拉街滿族鎮距市中心30公裏,仍然保留著傳統的滿族風俗和多處名勝古跡。 打牲烏拉總管衙門府、候府、魁府、白花點將臺、古城墻及千年古樹等現保存完好。烏拉街滿族鎮北約250米處,是明代女真扈倫四部(葉赫、哈達、輝發和烏拉)之壹的所在地。烏拉部至明萬歷年間逐漸強大,稱霸於吉林地區,屢與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爭鬥。萬歷四十壹年(1613年)烏拉部與努爾哈赤決戰大敗,烏拉部便告滅亡。 烏拉部故城分築三道城垣:內城、中城和外城,總面積約90萬平方米。城垣絕大部分為夯土構築,夯層厚約6-10厘米,並有排列有序的夯窩,中城北墻東段為土坯壘砌,各道城垣外均有護城河。三道城垣之中以內城保存最好。 內城,大致呈梯形。東墻長201米,西墻250米,南墻171.5米,北墻163.5米。城垣周長為786米。墻高3-4米,頂寬1-3.5米,基寬10-12.4米。正南有壹門,寬3米。城的四角有高出城墻而又凸出城壁的臺基,推斷為角樓建築址。內城中央偏北,有壹座夯土構築的略呈橢圓形的大型建築臺基,俗稱「 ”白花公主點將臺”,東西長50米,南北寬25米,臺基面略呈龜背形,中間高四周低。臺基構築方法與城墻相同,亦為夯築。內城外側護城河遺跡尚依稀可見。 中城,大致呈不規則四邊形,東墻長879.4米,西墻1409米,南墻584.7米,北墻648.2米,城垣周長3521.3米。東墻和北墻保存較好,南墻與西墻絕大部分遭破壞,西墻因瀕臨松花江,破壞較為嚴重。城墻現高5米許,頂寬1-2.6米,基寬15-23米。墻的外壁陡峭,內辟斜緩。中城有城門3處,即東門、南門、北門。現門寬為5、6、10米不等。同內城壹樣,城墻四角也有角樓建築臺基,高出城墻0.7-1.8米。東、南、北墻外均有護城河遺跡,現寬20米左右。 這裏的烏拉古城遺址便是當年烏拉部的所在地,現存還有古城墻和百花點將臺 古城四面環山,壹面臨水;百花點將臺是城中壹處用土壘起的高臺。烏拉鎮現還有打牲烏拉總管衙門、侯府、魁府等處遺址。在霧凇出現的期間,這附近的烏拉街珍珠島霧微觀賞區是壹個攝影愛好者聚集的地方。 在烏拉街滿族鎮,許多建築帶有滿清特色,生活習俗也帶有濃郁的民族色彩。其中以薩滿教儀式和婚禮最具代表性。 隆重的薩滿教儀式以祭祖為大宗,慣於龍虎年或蛇年春秋二季操理,分家祭和族祭。 家祭時要選擇本家取妻生子、就職榮升、修宅遷居、壽老病故或兒女久病初愈等紅白喜事的時候。全族團結、喜慶豐收可操辦族祭。無論是那種祭祀都得請全族老幼參加。 在整個祭祀活動中,可分祭神樹、殺豬祭神桿、領姓、擺件子、蒸糯米、打打糕等壹整套習俗。 滿族的婚禮也很別致。結婚前幾天,女方要將妝奩及新娘所用衣物用車送到男方家,次日男青年要到女方家拜謝。新娘不分什麽季節都要穿棉服,到婆家門前時新郎拿起特制的弓箭,向新娘的車轎射三箭,以示吉利。滿族風味飲食主要有哈依瑪(水團子)、打打糕、菠蘿葉餅、粘豆包、大小黃米;「 ”火勺”有煎、炸、蒸、煮4種做法。 烏拉古城位於吉林市龍潭區烏拉街鎮舊街大隊,俗稱大城子,又稱烏拉街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