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嬪
看過清宮劇的我想應該都對令妃不陌生,遠有《還珠格格》,近有《延禧攻略》、《如懿傳》幾乎都離不開壹個女人,或者說壹個女人貫徹全劇,那就是令妃娘娘。
我們首先來了解下這個人。
令妃出生低下,叫魏佳氏,是通過內務府選秀入宮的。因容貌秀麗、心地善良,入宮後便脫穎而出,被封為魏貴人。之後沒過多久,又被升為令嬪,為三嬪之壹,此時她還不到二十歲。?令?這封號在古代漢語中有美好的意思,從中也可以看出乾隆認為她集合了所有美好的東西於壹身,很喜歡她。
她憑著恩寵,在三年後她晉為令妃,接著過了壹年又晉升令貴妃,然後費了不少時間升了令皇貴妃。
皇貴妃後面那壹步就是皇後了,令妃距離壹國之母僅壹步之遙了,但就是這壹步她卻始終邁不過去。
乾隆在之前有兩任皇後,壹個早逝,壹個因惹怒了乾隆被廢,皇後位置是空的,但乾隆卻壹直沒將令妃扶上那壹步。
毫無疑問乾隆是寵愛令妃的,令妃步步高升,加上封號?令?,再加上十年為乾隆生六胎,是乾隆乃至整個大清朝生育最多的妃子,這都是她相當得乾隆寵愛的表現。
那乾隆為何沒有封其為皇後呢?
其實這個不能怪乾隆,乾隆這樣做可能是為避免皇儲爭奪,出於政治目的和後代考慮的。
乾隆當時並沒有立下皇太子,但心中早已有了決策選自己的第十五子永琰為繼承人。如果已經立了令妃為皇後的話,不免讓人懷疑到皇儲會是永琰,這不僅會對自己心愛女人令妃不利,也對永琰成長不利,畢竟皇室爭奪十分殘酷,太子、皇後這兩個位置壹直都不是那麽好坐的。如果不立,則不會有這種局面出現,令妃與永琰都能得到保護。
出於保護目的的這種說法有根據嗎?
回答是有的。在後來即乾隆六十年,乾隆宣布立永琰為皇太子時,立馬下令追封其母令皇貴妃為皇後,這就是最好的根據。已經立了皇太子了,就直接攤牌了,不需要再保護了。不過可惜,當時的令妃已經死了,看不到兒子繼位,自己被封為皇後。
其實令妃的地位過於低下也可能是原因之壹。早在乾隆第二任皇帝那拉氏斷發被廢時,乾隆就?壹時沖動?打算立令妃為後,不過被乾隆母親崇慶皇太後給阻止了。
真實原因是什麽不得而知,不過猜測可能是地位低下,不是出生於滿清貴族,畢竟太後是個相當傳統之人,讓漢人血統的人成為皇後,前面幾代都沒有啥先例。而乾隆向來是個孝子,對於母親的話壹直是聽從的,自然也放棄了這個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