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0~5歲寶寶的拼圖世界

0~5歲寶寶的拼圖世界

0~5歲寶寶的拼圖世界 當壹片片的拼圖被放入正確的位置、完整的圖像就此現形,不論大人小孩都會感到十足自信、非常有成就感! 坊間的拼圖種類五花八門~但究竟如何選擇適合家中小寶貝的拼圖類型呢? 本篇就請爸比媽咪跟baby壹起徜遊拼圖的奇妙世界吧!

結合益智、玩樂的遊戲

Part1 .學習拼圖好處多 拼圖對寶寶的吸引力,除了每片都有自身的鮮艷顏色外,各式各樣的有趣形狀也是特色之壹;拼圖對寶寶而言,有許多發展和啟發上的優勢喔! 亞東醫院廖皇閔治療師表示,當孩子能將每壹塊拼圖找到正確的放置地方,不僅是鍛煉其手眼的協調能力,還可提高其動作技能,培養孩子對形狀認知能力;而這些能力,都是孩子將來在學習閱讀時必須擁有的技能。 學習拼圖的6好處 廖皇閔 醫師建議,初接觸拼圖的孩子壹定會比較陌生,可能碰壹碰、摸壹摸就放棄;這時爸比媽咪需要做的就是適時的提供協助。當孩子剛學會拼圖時,大多也都使用錯誤的方式在學習,所以想要放棄是正常的,重點是父母耐心的陪伴和觀察。此外,爸比媽咪也可以先將拼圖的位置擺正確,讓孩子去壓上或拼上,成功後給予鼓勵和贊美,就可以增加孩子想要繼續玩下去的信心與成就感。 拼圖的能力其實並非能拼的越多片則能力越好,拼圖速度的快慢也和孩子是否有興趣及經驗相關;因此,並不是越聰明的孩子可以拼出越多片數的拼圖。如果孩子對於拼圖不感興趣,爸比媽咪也不用太過擔心,或是認為孩子因此會發展落後。 此外,拼圖還能帶給孩子們什麽樣的好處呢? 好處1.透徹喜好的領域 孩子透過拼圖的遊戲,因為用手觸摸到拼圖的形狀,可以了解各種形狀的區別;透過眼睛看到不同顏色和圖像,藉以認識有關動物、水果、花草等知識。廖皇閔治療師表示,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可以玩得拼圖類型也會變得越來越復雜,但是認知發展會越來越好;喜歡花草的孩子開始了解各種花草的長相,喜歡小狗的孩子可以認識更多種類的狗狗,並說出不同的差異。 好處2.增加圖像能力 所謂的「直覺圖像」是由德國的愛爾裏.希伊恩休教授於1909年命名而來。這種能力主要是來自於右腦的能力,最常出現在0~6歲的孩童中;當右腦機能處於優勢時,其所擁有的能力(圖像)就得以顯露。右腦被稱作是「印象的腦」,它擁有卓越的造型能力和敏感聽覺,所以它有絕對的音感,也因此右腦亦被稱為「藝術的腦」。右腦運作能力強的人,往往會有很非凡的成就;倘若孩子也能幸運身處保留右腦的直覺圖像思考,對於未來的念書或求知上都有很大的幫助。 廖皇閔治療師解釋,所謂由心像的直觀方法更能將事物深刻銘記於心,而幾何學、實驗、音樂、美術等皆可 *** 右腦的開發;但遺憾的是,人類習慣左腦教育,導致右腦的能力漸漸萎縮。而拼圖就是訓練右腦的好方法,因其融合了圖像和形狀的能力。 好處3.團結力量大 拼圖是壹種老少鹹宜的益智活動,小從1歲多孩子玩的形狀配對教具,大至成人的千片拼圖或是3D立體拼圖的類型多樣;因為壹張拼圖可以多人同玩,所以拼圖還可以視為是家庭活動。壹開始要教導孩子如何操作跟拼排的時候,可以讓他(她)成為助手,找出壹些相關的連結和蛛絲馬跡。 漸漸地,爸比媽咪就可以退居「幕後」,讓孩子學習完全靠自己拼排出來的成果;適時的給予提示,再分享其完成後的自豪和成就。廖皇閔治療師提醒,拼圖的好處還在於若家中不只有壹個孩子時,拼圖會讓他們團結的互助並和平相處(跟以往兩人總是爭搶壹個玩具的情形大相逕庭)。 好處4.訓練手眼協調能力 拼圖需要孩子耐心的操作,以及手眼協調能力,是加強視知覺能力及少許手部精細動作能力的好方法。畢竟,若是手眼有其壹發生不協調,就不能將色塊放在正確的位置上;但壹開始不會的孩子,只要多練習還是可以進入狀況。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必須從壹堆拼圖中找出真正需要的那壹片,就必須用眼睛去尋找,眼睛這時就會產生許多 *** (顏色、形狀),漸漸發展較完整的視知覺。再來,各式的拼圖都剪裁成不同的形狀,孩子透過拼圖可以了解各式的幾何圖形,對於形狀的敏感度增加。 知道將某壹片拼圖放置在哪個部份和角落,也是「視覺完形」的訓練;能區辨目標物和背景的差別,例如:能在壹大堆且各種形狀的拼圖中,找到要拿的圓形拼圖,這是「主題背景」的訓練。 好處5.懂得邏輯、秩序 在拼圖遊戲中,爸比媽咪可讓孩子知道許多的「小部份」可以拼湊出壹個「全部且完整的圖像」,這種「壹個完整的全部」是由許多「部分」所組成的概念,就是邏輯思考的雛型。當然,拼圖是壹種平面組合的概念,不像是積木是立體的組合;但是必須在局限的2D範圍裏拼出壹個完整圖像,其實就是訓練空間邏輯的能力。 廖皇閔治療師表示,許多小朋友在壹開始接觸多片拼圖時,自然就知道要從邊緣開始拼起,其實是學習順序、秩序及邏輯的意義。而且拼圖必須有正確的拼法才能拼出正確的圖像,所以過程中必須有好的觀察與判斷能力。 好處6.建立自信心 孩子必須擁有較多的耐心、專註力,才可以完成拼圖。廖皇閔醫師表示,很多孩子在拼圖的過程中,會得到很多的挫折,但拼完以後卻非常的有成就;當孩子遇上壹些困難時,記得要適時給他(她)正確的指引和協助,孩子才不容易「半途而廢」。 此外,當孩子將混亂的拼片壹塊塊銜接並成型後,爸比媽咪請不要吝惜妳的贊美和誇獎。直至重新組合成功的時刻,孩子會感受到無比的成就感;而這種感覺會是讓孩子願意繼續努力下去的重要元素,也是發展自信心的來源。 特別提醒爸比媽咪在幫孩子買拼圖時要選購安全不傷手、材質觸感優良的類型,在舒服的環境下進行拼圖遊戲,孩子也比較願意嘗試;若有因拼圖而刮傷手指的經驗,孩子內心會產生抗拒此遊戲的陰影。 Part2 .愛上拼圖遊戲 有些孩子可能因為之前的不好經驗或就是心理抗拒,所以不愛玩拼圖;爸比媽咪很想讓孩子學會但卻苦惱不知如何做才好。 廖皇閔治療師建議,先用溫和並誘導的口吻詢問出孩子抗拒的主因為何,針對這些抗拒的點來進行輔導或解決,孩子就會重新接受拼圖遊戲。 3 方法~孩子愛拼圖 抗拒拼圖的原因很多,但究竟是哪壹種呢?廖皇閔治療師提供以下可能遇到的情況,爸比媽咪可以自行檢視孩子比較屬於那種情形,並順勢針對此情況破解問題,讓寶寶徜徉拼圖的好玩世界。 方法1 .程度由易到難 對於沒玩過拼圖的孩子,壹開始若提供太難的類型,不僅會打擊自信心還會感到挫折,放棄的機會很高。所以,爸比媽咪必須先了解孩子的年齡,適合什麽類型的拼圖,再協助孩子耐心的完成。 壹般都是以 4 片拼圖或大塊拼圖開始,爸比媽咪可以先把其拼成壹幅完整圖畫後,再讓孩子去親自嘗試。或者,讓年齡大壹點的孩子先仔細觀察最終的圖像後,接著將其中的 1 片拼圖移開並放置在旁;觀察少了壹片的拼圖有何邊線和顏色特征,了解後就可以請她再次將其壓回去。如此循序漸進,從壹片到兩片甚至多片的過程增加難度,同時加強思考和解決能力。 提醒爸比媽咪,必須根據孩子的實際能力,逐漸增加難度(由移走 1 片、 2 片到多片,甚至將其完全打亂);過程中遇上問題都要幫忙協助,孩子才不會將此遊戲視為畏途。 方法2 .啟發式的引導 當孩子在玩拼圖時,爸比媽咪在旁協助應以啟發、思考和觀察為主,而不是幫孩子直接代勞。在拼圖進行中,可以用口語的方式提醒孩子:這片拼圖的線條和板子上的線條壹樣嗎?壓上去後的拼圖可以跟旁邊的拼圖連結好嗎?這拼片可以轉個彎,是不是就可以順利壓下去了? 從這些口語上的協助,幫寶寶開啟另壹種思考的路線、觀察到另壹層面的結果,而且這些操作仍是親自進行,孩子就可以真正有所獲得和學習。廖皇閔治療師強調,拼圖就是要「從中做學」,要親自動手才可以體會:從邊到角的上下左右對應關系、多樣組合的空間概念,這是智能最基礎的重要發展。 在引導孩子玩拼圖時,除了協助孩子應該如何「適切」的擺放拼圖位置,還要讓孩子自己去發覺有用的拼圖技巧,借此激發其思維能力。完成拼圖後的成就感,也會讓孩子更具有挑戰性,想要完全自己來而不要爸媽在旁比手畫腳呢! 方法3 .給予適合類型 為孩子選擇拼圖時,爸比媽咪必須考慮許多因素(如:拼圖的片數、圖案等),這些因素都是孩子是否喜歡的重點呢!觀察孩子平日喜歡的物品或動物,從這些圖案的拼圖下手,就可以引起孩子想玩的興致;或是像卡通圖案、線條色塊鮮艷的類型,也比較好拼(單色或同色的類型不易區辨,對孩子的難度頗高)。 除此之外,爸比媽咪要了解此拼圖的難易度是否過高、片數是否過多,這些也都會影響孩子願意拼圖的意願。廖皇閔治療師認為,選定好適合孩子的拼圖類型後,爸比媽咪在過程進行中的「等待、陪伴」也很重要。 Part3 .各階段的拼圖類型 大多數拼圖都會清晰地標示適合的寶寶年齡,爸比媽咪可以在選擇時註意拼圖的塊數。孩子因為才開始學習將每壹塊都能放入正確形狀的空格中,所以第壹個拼圖片數應該都不多。 市面上的拼圖種類很多,現在還有觸摸型的,透過柔順的觸感讓孩子喜歡上拼圖的時光。剛開始玩拼圖時,爸比媽咪壹定要在旁協助,讓孩子感受到陪伴的力量,就會願意繼續進行;孩子拼圖拼的很挫折時,爸比媽咪不妨拿出以前玩過的拼圖,讓孩子重新找回自信心。 該選擇哪種拼圖? 廖皇閔治療師表示,買的每個拼圖都可以讓孩子至少玩上1年;但拼圖的種類還是要視年齡提供,小塊型的紙板拼圖不適合3歲以下的孩子。另外,爸比媽咪可以在家中的某壹角落放置「拼圖專區」,可存放各種拼圖;讓孩子隨時可以依照心情選擇適合的拼圖玩耍,渡過壹個快樂的下午或假日時光。 拼圖是全家休閑活動,對 0 ~ 3 歲的孩子而言還可以訓練註意力、觀察力、視覺空間、圖像認知、手眼協調能力等,是開啟孩子智能的壹個重要遊戲。不過爸比媽咪也苦惱,究竟現階段的孩子適合哪種拼圖~就讓廖皇閔治療師來說明吧! 0 ~1 歲.圖案大&片數少 1 歲前的寶寶,身體發育尚未成熟,所以活動的空間也有限。此時期可以選擇色彩鮮艷對比、線條簡單清晰、圖案較大的類型;還有色彩要選用紅、黃、藍、綠這 4 原色為主,可以作為寶寶發展視覺圖像認知的準備。 1 ~2 歲.從拼裝玩具入門 1 歲左右的寶寶開始會走路,所看到的視野開拓,所以對於事物和圖像的認知能力大大提升。此時期可以給予簡單的拼裝玩具,來增加組合的概念;市售壹些家家酒的玩具(如:可拆裝的蘿蔔、動物玩偶等道具),都是不錯的選擇。 拆裝的玩具是因為寶寶還不太認得物體的名稱,對於完整圖像概念還有點模糊,透過拆分到拼裝的過程,可以初步建 立「 整體拆解成局部,局部又裝成整體 」的 概念,同時促進手部小肌肉的運動和發展。 1 ~ 2 歲後的孩子,可提供簡單的幾何形狀配對教具,選擇較厚的木制拼版或是好握的拼圖,方便手部功能尚未成熟的孩子開始學習。 2 ~3 歲.正式拼圖出爐 2 歲後的孩子就可以正式進入「拼圖世界」,但記得循序漸進、由簡到難的步驟;讓孩子從片數少的拼圖玩起(目前以 4 片算最少),拼圖的線條必須大而清晰,適合用顏色分區塊的拼圖遊戲。 2 ~ 3 歲的孩子則開始有壹些挑戰,選擇簡單圖案的拼圖;或者顏色鮮明的拼圖(如:黃色的鴨子、紅色的蘋果等)。當孩子漸漸產生信心後,片數就可以慢慢增加。 3 ~4 歲.圖案復雜化 3 ~ 4 歲後的孩子,片數可增加到 10 片左右,形狀也可以較不規則;當孩子完成圖案時,要給予誇獎並鼓勵繼續挑戰。 4 歲後的片數可以到約 30 多片以上,而且圖案的選擇已可嘗試較復雜的類型,如:卡通或是同色系為主的拼圖。 拼圖遊戲好好玩 很多爸比媽咪會苦惱買了很多玩具,但孩子玩過幾次後就丟棄在旁;越是擁有多種玩具堆滿空間,孩子就越不知道愛惜。 若想讓孩子對於完成的拼圖不要嫌棄,重要的就是多變化;因為孩子比較不願意壹直玩同壹類玩具或物品,所以多點不壹樣的新鮮感,玩樂的時間就會持續比較久。當孩子完成壹個拼圖後,爸比媽咪可以立刻將其起來,過壹段時間(約莫半個月)在拿出來給他,因為孩子的記憶已稍有淡化,所以會有初見的興趣和好奇,自然又會想要玩耍。 廖皇閔治療師提供壹些與拼圖相關的小遊戲,幫爸比媽咪讓拼圖的種類變多樣有趣,孩子也會覺得更加新鮮而持續喜愛下去。 Game1 .自制拼圖適合年齡:1~~2歲 此款遊戲可以提升孩子對圖形、顏色的認知,並發展手部小肌肉的協調動作;在遊戲制作的過程中,也同時建立良好的親子互動關系。 ●制作方法 1.使用壹些色彩繽紛的厚紙板(較耐用),在上頭用色筆畫上梯形、三角形、方形、圓形等形狀。 2.用剪刀或小刀(工具的請大人使用),沿著畫好的圖形剪下。 3.剪下的圖形,請用黑色或不同顏色在各形狀邊緣,加強劃線。 ●開始遊戲 1.爸比媽咪可以將這些圖形放入箱子中,抽出壹個問孩子:請問這個圖形是什麽顏色?紅色的圖形是什麽? 2.拿出各種形狀的盒子,請孩子將各類形狀(梯形、三角形、方形、圓形等)投入「自己的家」(方形住到方形盒子、三角形是三角盒子)。有助於孩子認識各種形狀的長相和名字。 Game2 .巧拼拼圖適合年齡:3~~6 此類遊戲可以 *** 孩子對於顏色和圖像的認知,當圖形和實物建立的聯系來越緊密後,手眼協調的能力就會越來越好。 ●制作方法 1.可以去購買市售的巧拼,建議選擇中間有數字或圖案,並可將中間圖摳下來的巧拼。 2.對於更小壹點的孩子,可以只提供各色的巧拼來玩。 3.對於大壹點的孩子,可以提供交通工具、動物等較復雜的圖形。 ●開始遊戲 1.請孩子把所有的數字摳拿起來,摳拿的途中詢問或解釋現在手上的是什麽數字、圖形。 2.再請孩子把拿起來的數子壹壹放回自己的家。 3.等遊戲玩夠了,可以換成另類玩法-「組裝大會」,用巧拼做出壹個正方體、三角體等立體圖形。 4.因為巧拼的邊呈鋸齒狀,其實對初次接觸的孩子來說會感到好奇。所以當孩子開始被巧拼的顏色或形狀吸引,爸比媽咪可以靜靜地讓他探索。 廖皇閔 現職:亞東紀念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 臺北縣學校系統職能治療師 學歷:長庚大學職能治療學系 經歷:國軍澎湖醫院職能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