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中國經濟如何實現軟著陸?
“經濟軟著陸”的是指國民經濟的運行經過壹段過度擴張之後,平穩地回落到適度增長區間。國民經濟的運行是壹個動態的過程,各年度間經濟增長率的運動軌跡不是壹條直線,而是圍繞潛在增長能力上下波動,形成擴張與回落相交替的壹條曲線。國民經濟的擴張,在部門之間、地區之間、企業之間具有連鎖擴散效應,在投資與生產之間具有累積放大效應。當國民經濟的運行經過壹段過度擴張之後,超出了其潛在增長能力,打破了正常的均衡,於是經濟增長率將回落。“軟著陸”即是壹種回落方式。
在這裏,“軟著陸”也是相對於“硬著陸”,即“大起大落”方式而言的。“大起大落”由過度的“大起”而造成。國民經濟的過度擴張,導致極大地超越了其潛在增長能力,嚴重地破壞了經濟生活中的各種均衡關系,於是用“急剎車”的辦法進行“全面緊縮”,最終導致經濟增長率的大幅度降落。采用強力的財政貨幣政策壹次性在較短的時間內通過犧牲較多的國民收入將通脹率降到正常水平,優點是重拳出擊立竿見影,往往公眾尚未來得及足夠的預期就已經達到了政策目的,缺點是經濟震動較大。軟著陸著在相對長的時期內采用連續的政策組合比較平穩的將通脹率降下來,優點是收入相對犧牲較少,缺點是時間較長,且受公眾預期影響變數較大,不壹定能達到合適的效果。
“軟”和“硬”的區分:“軟著陸”和 “硬著陸”的指標主要看貨幣供應量的增長和信貸擴張。
壹般來說,當經濟增長速度過快,出現了嚴重的通貨膨脹時,壹國就要利用緊縮性政策來壓制通脹,但是這時候社會總需求會下降從而經濟速度增長變緩或者出現負增長,這就可以形象地稱為經濟“著陸”。但是,如果壹國實行的政策過緊,出現大幅度通脹後,緊接著會出現大規模的通貨緊縮,導致失業增加,經濟速度下滑過快,這可以叫做經濟硬著陸。如果壹國較好的實行了緊縮政策,使得過快增長的經濟速度平穩的下降到壹個合適的比例,而沒有出現大規模的通縮和失業,就可以叫做經濟軟著陸。
軟著陸的基本指標:
經濟增長率 >7%
失業率 ≤4.5%,但在中國現階段不是很現實,在4.5-6%區間是可以接受的通漲率≤4.5%,在中國現階段,小於3%的理論指標是不現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