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梨木家具的收藏價值
收藏的是歷史
在收藏界,花梨木收藏其實是對花梨木老家具老古董收藏的壹個簡稱。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明清家具由於其精湛的藝術造詣、豐富的人文歷史價值而成為珍貴的文物藝術品,使得越來越多的收藏者把眼光轉向它,不少藏家甚至將這些老家具分門別類進行研究考證,以探求中國古典家具的技藝及歷史價值。
花梨木作為國家珍惜植物,任何盜采行為都是違法的;同時,這些盜采的花梨木屬“新花梨”,與收藏中所說指的老料“黃花梨木”並不相同,即使是制作成家具,也因其不具備文化內涵和歷史傳承而不可能成為藏品,所以更別說是升值空間。
收藏是保護
由於黃花梨木色金黃而溫潤,心材顏色較深呈紅褐色或深褐色,紋理清晰,如行雲流水非常美麗,於是成為明代及清代早期制作高檔的家具的首選材質,這使得大量的花梨木受到過量采伐,到了清代中期以前,黃花梨木材急劇減少及至瀕臨滅絕,而被稱為中國花梨之最的海南花梨也正是在那壹時期急劇減少面臨瀕絕。
到了清代中後期,不得不采用紅木代替花梨木來制作高檔高具。據行家估計,明清式黃花梨家具存世數量僅1萬件左右。早在1960年,我國公布的《文物出口鑒定參考標準》就規定:壹切黃花梨木、紫檀、烏木、老雞翅木所做家具,不論年代,壹律不準出口;其他材質所做家具,包括屏風、插屏、匾對、燈座、掛燈、壁燈等,1795年以前出品的,壹律不準出口。其珍貴程度可想而知。
為保護這壹曾遭受毀滅性砍伐的花梨木,國家已將其列為二級保護野生植物,並明確規定任何人不得隨意收購、銷售花梨木及其制品。也就是說,海南花梨木不能合法進入市場流通,而市場上合法流通的花梨木制品,材質大多從泰國等東南亞國家進口的。這些制品只能稱其為花梨木家具,因其仍源源不斷地生產和流通,並不具備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