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伊士運河連接了哪兩個海洋
蘇伊士運河連接的兩個海洋是大西洋和印度洋。
壹、蘇伊士運河的地理位置
蘇伊士運河是亞洲與非洲間的分界線,同時也是亞非與歐洲間最直接的水上通道。運河西面是尼羅河低窪三角洲,東面較高,是高低不平且幹旱的西奈半島。在運河建造之前,毗鄰的唯壹重要聚居區只有蘇伊士城。沿岸的其他城鎮基本都在運河建成後才逐漸發展起來。
蘇伊士運河穿過蘇伊士地峽,溝通地中海和紅海、印度洋。地峽是由海洋沈積物、粗沙和在早先降雨時期積存的砂礫、尼羅河的沖積土(尤其在北部)和風吹來的沙等構成的。在地峽處開鑿運河,溝通洋或海,能節約海上航程。
二、明渠路線
蘇伊士運河是條無閘明渠,其全線基本為直,但也有8個主要彎道。運河自北向南貫穿四個湖泊:曼劄拉湖(Lake Manzala)、提姆薩赫湖(Lake Timsah)、大苦湖(Great Bitter Lake)、小苦湖(Little Bitter Lake)。兩端連接地中海畔的塞得港和紅海邊的蘇伊士城。
蘇伊士運河的戰略地位和經濟價值:
1、戰略地位
蘇伊士運河建成後,大大縮短了從亞洲各港口到歐洲去的航程,大致可縮短8000-10000千米以上。它溝通了紅海與地中海,使大西洋經地中海和蘇伊士運河與印度洋和太平洋連接起來,是壹條具有重要經濟意義和戰略意義的國際航運水道。
2、經濟價值
蘇伊士運河,在埃及本國經濟發展上具有極大的價值。據統計,每年約有1.8萬艘來自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船只通過運河。中東地區出口到西歐的石油,70%經由蘇伊士運河運送,每年經蘇伊士運河運輸的貨物占世界海運貿易的14%。
蘇伊士運河是埃及經濟的“生命線”和“搖錢樹”。過往船只通行費,多年來壹直與僑匯、旅遊、石油壹道成為埃及外匯收入的四大支柱。當前運河每天為埃及政府收進200萬美元的外匯。船過運河按噸位繳納通行費,還要交付引水費和航標等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