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的發展歷程

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的發展歷程

中國有著悠久的錢幣鑄造歷史和由此蘊育生成的豐富的錢幣文化。千余年間,金、銀、銅材質的硬幣制造中湧現的錢幣精品浩若繁星,不勝枚舉;北宋時期四川地區出現的紙幣——“交子”, 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壹個使用紙幣的國家,更是經濟發展與錢幣文化發達融匯的產物。

近代以來,我國的錢幣制造已明顯落伍於西方列強。遲至1896年清政府才興建“奉天機器局”( 沈陽造幣廠前身),1908年才破土興建“度支部印刷局”( 北京印鈔廠前身)。

革命戰爭年代,自毛澤東於1928年接受四縣經濟委員兼防務主任王佐的建議創建第壹個造幣廠--上井造幣廠開始,全國各革命根據地先後建立了人民自己的貨幣印制廠,印制人民自己的貨幣,貨幣印制工藝和技術日趨成熟,印制的貨幣更為精美,為支援革命戰爭和建立統壹的貨幣印制事業奠定了基礎。

新中國成立後的50余年間,我國印制事業從小到大,從偏到全,從分散到集中,走出了壹條自強自立的發展道路,其中不乏裏程碑式的突破與欣喜:1964 年,北京印鈔廠技術人員研制出世界領先的二四五甲型機;同年9月,保定鈔票紙廠試制成功被稱為“爭氣紙”的我國第壹張固定水印紙;八十年代生產的狗年紀念幣、熊貓金幣、馬可·波羅銀幣在國際獲獎;1993 年,以東河印制公司成功搬遷成都溫江為標誌,印制行業形成了規模適度、布局合理、配套齊全、裝備先進、技術全面的印鈔造幣能力配置;1999年10月後相繼發行的第五套人民幣已成為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貨幣;建國五十周年紀念鈔、迎接新世紀紀念鈔幣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曲折而光榮的歷史來自幾代印制人百年如壹日的不懈追求,是幾代印制人心血與智慧的凝聚沈積 。同時,百年奮鬥歷程中凝煉出來的豐厚、深邃、催人奮進的印制精神成為印制行業的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