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車壹般幾點下班?
每個城市的公交系統是不同的,有的地方所有的公交車都是全天行駛的,而有的地方則有白班和夜班公交之分,白班公交下班時間壹般在6點半左右,這之後的出現的就是夜班線路的公交了,下班時間多為11點左右。
公交車,指在城市道路上循固定路線,有或者無固定班次時刻,有專屬路號,承載旅客出行的機動車輛。壹般外形為方型,有窗,設置座位。在城區,公***汽車時速壹般在25~50公裏/小時,在郊區可達80公裏/小時。又稱為公***汽車、公汽或巴士,其中“公交”是公***交通的簡稱;公交車中國臺灣又稱為公車、客運或巴士;在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則多稱為巴士(英語中“Bus”的音譯)。
汽車歷史:
公***交通的起源至少可追溯至1826年。當時壹位退休軍官在法國西北部的南特(Nantes)市郊開辦磨面坊,將蒸汽機排出的熱水供人洗澡而興建公眾浴場,並提供接駁市中心的四輪馬車服務。 當他發現沿途的人們都可以使用他的公***馬車時,便開辦穿梭旅館之間的客車路線,讓乘客和郵件於沿途自由使用。
巴黎是公車的先行城市,倫敦繼之。1829年7月4日,英國人George Shillibeer的公車(Omnibus)出現於倫敦街頭,沿新建的“新路”(New Road)往返柏丁頓Paddington與銀行地帶,經停約克郡Yorkshire Stingo,每日每個方向4班。不到十年,這壹服務法國、英國及美國東岸各大城市(如巴黎、裏昂、倫敦、紐約)得到普及。
公車對社會影響巨大,對城市發展起著最基本的推動作用。公車使市民體驗到彼此間前所未有的接近,也縮短城市和鄰近村鎮間的距離、往來頻繁。
19世紀的公車以馬匹拉行。當時的路面使公車的舒適度受到限制。有軌電車的發明使公車遇上了面世以來的第壹個勁敵,因為公車行走於凹凸不平的石路上,電車卻在平滑的鐵軌上運行。
至20世紀初,機動交通的試驗取得成功,公車亦開始改以引擎驅動。由於環保原因,電動公交逐漸替代柴油公交,截至2020年,還有部分公車仍以柴油引擎為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