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第壹批官派留學生赴美留學是在什麽時期?
洋務運動時期。
公元1872年到1875年間,由容閎倡議,在曾國藩、李鴻章的支持下,清政府先後派出四批***壹百二十名學生赴美國留學。這批學生出洋時的平均年齡只有十二歲。
這批留美生中從事工礦、鐵路、電報者30人,其中工礦負責人9人,工程師6人,鐵路局長3人;從事教育事業者5人;從事外交行政者24人;從事商業者7人;進入海軍者20人。總之,除早亡、留美不歸和埋沒故裏者外,大都在不同的崗位上為中國的現代化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其歷史故事:
公元1872年到1875年間,清政府先後派出四批***壹百二十名。出洋時的平均年齡只有十二歲,因此他們有壹個***同的名字——留美幼童。
130年以前,這批幼童遠涉重洋,被送到了太平洋彼岸壹個建立尚不足百年的年輕***和國,開始了他們計劃長達15年的留學生活。他們被分配到了美國東北部新英格蘭地區的四十多戶美國人家中,快速適應著在美國的生活。
他們以驚人的速度越過了語言障礙,成為各學校成績優異的學生。同時他們也迅速適應了異國的文化,脫去了長袍馬褂,活躍在各項體育運動的賽場上。
他們是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他們和美國大文豪馬克吐溫比鄰而居,曾受到美國總統格蘭特的親切接見。十九世紀末,當世界格局發生劇烈變化的時刻,他們恰好被送到了那場工業革命的最前沿。
然而當半數孩子開始了他們的大學學業時,大清國卻突然提前終止留學計劃,全部留美幼童被招回國。
這批飽受歐風美雨熏陶的學子是中國礦業、鐵路業、電報業的先驅。他們中出現了清華大學、天津大學最早的校長,出現了中國最早的壹批外交官,出現了“中華民國”的第壹任總理。回國後的這批西學所造之子歷經中國晚清政壇的跌宕起伏,目睹了近代中國的榮辱興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