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在互聯網上賺錢?
題圖:by globepeople From Instagram
MacTalk 文末有時會做壹些合作方的產品或項目推薦,經常有讀者會發來疑問,妳這樣不會破壞用戶體驗麽?還有人問,為什麽不改成付費專欄,我願意付費閱讀啊。
要回答這些問題,就會涉及互聯網上的商業模式,包括企業和個人到底是怎麽在現代互聯網上賺錢的。
在互聯網出現之前,人們在經濟和生活中基本上采用交易的方式互惠互利,妳想使用壹個產品,享受某種服務,就需要付出相應的費用。妳想讀書,就要去買書,妳想吃飯,就要去買菜,妳想使用企業提供的某項服務,就要給企業付錢。企業售出了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拿到合理的利潤,投入再生產或者擴大規模,以期生產出更好的產品,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互聯網大潮澎湃而來,如同巨浪拍打礁石,洶湧之勢無人可擋,世界開始發生巨大的改變,甚至裂變。互聯網催生出各種各樣的經濟模式,廣告、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遊戲、軟件服務、虛擬貨幣、知識服務等等。從大的商業模式上,我們可以把這些業務類型都歸並到免費和付費這兩類裏。有沒有第三類呢?當然有,有興趣以後再說。
免費
互聯網之前,如果妳和別人談論免費這種模式,大部分人會覺得匪夷所思,誰會閑著沒事給妳提供服務還不收壹分錢呢?結果技術把世界連接起來了,人與電腦,電腦與電腦,企業與企業,企業與人,都在互聯網上,於是免費的模式應運而生,並且,Google 把這種模式玩到了極致。妳可以免費使用 Google 的搜索、電子郵件、照片、日歷、辦公套件 Doc、存儲、瀏覽器、安卓操作系統?普通用戶不需要為此支付壹分錢,那 Google 怎麽賺錢呢?去看壹下 Google 2016年的財報,妳會發現他的營收90%來自廣告。
因為搜索引擎為 Google 帶來了全世界最大的用戶訪問流量,於是互聯網上的每個有效的關鍵詞都成了 Google 的廣告牌,Google 再根據機器算法為用戶智能的分配廣告內容。誰會為這些廣告付費呢?當然是企業嘛,哪裏有流量,哪裏就有轉換。廣告的投放會為企業帶來收入,當然,沒給妳帶來轉化也沒關系,那不是 Google 的問題,是妳的問題,即使妳的企業消失了,也會有更多的企業沖上去給 Google 送錢。
這家擁有世界上最大流量的公司的免費模式確立之後,十幾年如壹日的躺著賺錢,每年90%,這種商業模式就像永不停息的印鈔機壹樣,源源不斷的為 Google 供血,以至於 Google 想怎麽玩就怎麽玩。為了實驗 Google 創始人的壹些關乎未來的想法,Google 每年就要花掉幾十億美金。另外,Google 搞的那些 Android OS、手機、眼鏡、無人駕駛車輛、Google地圖、3D地球、阿爾法狗等等,全部是打醬油的,有壹天 Google 發神經把這些業務相關的人員全部砍掉,Google 的利潤會更好。典型的10%的人掙了90%的收入。
但是 Google 沒有裁人,Google 說我特麽幹的都是正事,我沒有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我在做未來,探索商業和人類的邊界啊。於是 Google 這樣壹家典型的免費模式巨型互聯網公司,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研發能力的工程師,90%的人都不幹正事,隨時準備奔赴壹個 Google 和其創始人感興趣的領域,是因為人家有資本,因為每個月天上會掉下近百億美元。也因為如此,投資人和用戶都非常看好 Google 的模式,它的市值也節節攀升。
現在市場上的各種免費大抵都是這種模式的變種,只是市場規模或大或小而已。這種模式第壹要通過免費服務獲取大量的用戶和流量,第二要通過其他增值服務獲得收益,二者缺壹不可。所以有的企業成功了,有的企業守著壹堆用戶和流量,卻沒辦法找到變現的通道,最後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免費在壹段時間曾經被誇大成壹種極致的商業模式,很多投資人說妳不要想賺錢,只要把用戶量做起來了,也有人說妳的服務不免費的就完蛋了。於是各種免費的服務充斥互聯網,以至於讓中國的網民在某段時間理所當然的認為互聯網的服務就該是免費了。
騰訊的微信也是類似的模式,以前寫過很多,不再贅述。
GitHub 很多服務是免費的,但是私有倉庫和企業服務可是價格不菲。
但天下畢竟沒有免費的午餐,沒有收入的企業很快消失在互聯網大潮裏,就像從來沒有出現過。現在人們慢慢意識到,如果妳是某個產品的重度用戶,最好的辦法就是給開發者和企業付費,期望他們能夠做出更好的產品,而不是死掉。
付費
傳統的付費模式壹直存在,搬到互聯網也是壹樣。這裏主要說說免費到付費的轉化。
免費模式依賴大量的流量和用戶,但是現在互聯網的流量基本上都被巨型公司把控著,大者恒大,強者恒強,創業者幾乎不可能去和這些巨頭競爭。那還有沒有創新空間呢?有啊,去找妳的付費用戶嘛,如果妳的需求確實解決了用戶的痛點,他們肯定願意付費,以獲取其他方面的提升。找到這些用戶,和他們交流,並提供超出他們期望值的產品和服務,然後擴大這個群體。或者先提供免費服務,然後為高級用戶定制付費服務。
這樣的付費用戶不需要天文數字,十萬,二十萬,壹百萬,已經可以讓壹個企業生機勃勃了。
這兩年興起的知識服務也是從免費模式到付費模式的轉換。在免費的大環境下,大部分人意識不到自己的時間比錢更值錢,願意用錢去換時間的永遠是少數,但這少數人是可以為企業帶來真正價值的,也就是羅振宇在跨年演講中提到的超級用戶。那就對這部分用戶好嘛,給他們提供精確的、定向的服務,做到最好,同樣可以獲得企業價值。
世界上能獲得某種程度成功的人同樣是少數。這兩個少數當然不會是等價的,但應該會有比較大的重合。服務好這部分人,妳會獲得最大的回報。
關於知識服務的壹個疑問是,明明人家寫東西免費放到網絡上給大家看,妳們搞成付費是怎麽回事?這個區別其實非常明顯:
1、付費內容是篩選過的,系統化的,多樣化的,為用戶消費提高質量、節省時間。
2、付費購買的是服務,而不僅僅是圖文、音頻或視頻。
3、付費更容易建立鏈接。
4、付費是壹種承諾。
推薦極客時間專欄作者陳皓的壹篇文章,大家可以了解下壹個付費專欄是如何做出來的。
左耳朵耗子:向妳推薦壹個涵蓋技術、發展和管理的幹貨專欄
個人的商業模式
說完企業說說個人。大部分人都會覺得個人有什麽商業模式啊,無非是上班掙錢罷了。這是壹種模式,出售自己的時間獲得壹份收入。大部分人壹生的商業模式都是如此。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商業模式嗎?當然有,比如同樣是出售自己的時間獲得收入,妳可以把壹份時間賣出很多次。以前的圖書作者,寫壹本書花了壹份時間,圖書銷售就是把妳的時間多次賣出,如果銷量足夠好,妳也可以獲得可觀的收入。但是國內圖書的利潤實在是太薄了,大部分作者都抱著人生要寫壹本書的態度完成了書的出版,根本沒意識到他的時間被出售了多次。事實上意識到也沒用,就沒幾個錢。
互聯網的到來改變了這壹切,獨立開發者可以通過出賣出自己的軟件作品獲得可觀的收入,同樣,壹個專欄作家、壹個音樂創作者、壹個微信小程序的開發者,都可能實現這種模式的突破,並為自己帶來豐厚的回報。
再進壹步,妳創業了,妳變成了購買別人時間的人,然後用自己和別人的時間做出可以重復出售的產品,獲得更多的企業價值。
盡可能嘗試多種個人商業模式裏,並在那種模式中讓妳的個人價值最大化。
MacTalk 是怎麽做的
說回到 MacTalk,這個公眾號寫了五年,壹直提供的是免費服務。雖然不成氣候,但同樣是免費模式的壹種。在這個時代,只要妳有流量和高質量的用戶,自然會有合作夥伴找到妳。我自己從來不會主動去找廣告,壹來是找不著,而來沒那功夫。有需要的廠商或產品自然會找到 MacTalk。
我的原則是什麽呢?
1、我定的價格不低,可以擋掉很多客戶,因為不想過多的打擾讀者
2、有選擇的合作,我推薦的產品或服務是真實和有價值的,和 MacTalk 寫作主題相關的
3、即使有推廣的時候我也是寫壹些原本確定的主題,努力讓對推廣沒興趣的讀者也獲得價值,如果推廣的產品恰恰是讀者需要的,那就算是提供了雙份價值
但無論怎麽做,廣告都是壹種打擾,有沒有其他方式呢?有啊,比如我自己提供的賣桃者說,我們最近發布的極客時間等等,都是付費產品,壹條廣告沒有。
付費、免費,免費、付費,都是壹種選擇,時代會給企業和個人更多選擇,壹貫如此。
告訴我,妳的商業模式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