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輕巧、高音質與續航力取得平衡的音樂播放器, Sony Walkman A30 動手玩
在 Sony 推出 Walkman X 系列以前,最高階的數位 Walkman 頭銜是由 A 系列所把持的,不過隨著 X 系列、 Z 系列、 ZX 系列到現在的 WM 系列推出, A 系列則轉型為提供小體積、高續航力與不錯的音質為訴求的系列,不過隨著 70 周年紀念系列 WM1 的推出,全新的 A30 壹改 A10 、 A20 的設計,往更進階的領域發展。
此次也與 Sony 借到 Walkman A30 系列中的 A35 進行試用,並與 A10 世代進行比較,感受此次 Sony 在 A30 家族做出多少的變革。
不同於 A10 、 A20 的薄型與仰賴實體按鍵的控制介面, A30 的設計則導入 WM1 系列所使用的新壹代嵌入式介面與 3.1 吋大螢幕的觸控設計,有那麽些讓人想起 F880 世代與 Z1000 世代的關系,但對比 A30 與 WM1 系列的等級落差, A30 則是適度的為維持產品定位與 WM1 系列有顯著的差異。
比起 A10 、 A20 , A30 寬了些、厚了些,有壹點縮小版 F886 的風格,正面不再有實體控制鍵,並且將音樂播放、音量等介面改到機身側面,雖然 A35?僅有 16GB 內建儲存,但仍可擴充 microSD 卡,充電介面與傳輸仍采用 Walkman 系列沿用已久的 WM Port ,可搭配選配套件 WMC-NWH10 輸出到 USB DAC 充當數位轉盤使用。
臺灣此次也引進完整的五色、兩種類設計的保護套,除了可讓偏好色彩壹致的朋友選擇同色系護套外,亦可混搭;而掀頁式保護套是自四個角落包覆機身,完全不影響 I/O?,甚至要退出記憶卡改用高速讀卡機存放音樂也相當方便;矽膠保護套則完整包覆了機身,並保留 LCD 右上角的充電燈孔,且同樣也在記憶卡蓋開孔方便取出記憶卡。
先前有提及, A30 的操作介面采用與 WM1 相似的系統介面,在基本的使用邏輯相當類似,同樣是以上下左右滑動叫出各類介面,雖然對使用習慣 A 系列 9 宮格介面的使用者來說需要重新適應,不過並不難懂;然而對比 A10 已經相當成熟的嵌入式介面, A30 的操作介面仍有些許不流暢,在卷動歌曲清單時感受也略為明顯,應該是還有後續修正的可能。
?
不過畢竟產品定位不同, A30 的介面仍可看到傳統 A 系列等級 Walkman 的壹些特殊功能,包括語言學習機、收聽廣播等 WM1 系列所未有的機能,此外也還保有影片播放的能力,不過對筆者來說這些功能應該都是用不到的就是。
另外 A30 系列也具備與 A20 系列相同的主動降噪耳機支援,購買 A36 套裝或是購買 A35 搭配 Sony 的 NW750 或是 Xperia 的 NC750 等 5 Pin 特殊耳機,就可在軟體內啟動主動降噪功能。不同於 Xperia 智慧手機需要手動選擇降噪模式, A30 的降噪功能與 A20?相同,可選擇自行判斷以及調整降噪強度,具備更進階的自動化與個人化功能。
對音樂愛好者而言, A30 最重要的還是使用新壹代的 S-MASTER HX 樹為擴大架構,前幾世代數位 Walkman 被燒友詬病的其中壹點就是過低的耳機擴大輸出,即便到最頂級的 ZX2 ,也僅有約 15mW 的輸出水準,而 A20 則更僅有 10mW ,也難以滿足使用較進階耳機的使用者。
此次 A30 系列的新設計 S-Master HX 雖仍未達 WM1 系列至少 60mW+60mW 的高輸出,不過已經壹口氣超越 ZX100 、 ZX2 ,達到 35mW + 35mW 輸出;或許比起壹些平價高音質播放機來說仍不算相當大的輸出,但在輸出提升的同時, A30 仍以小巧體積有著 flac 24bit 96kHz 無損檔案超過 30 小時、 DSD 2.8MHz 連續播放 25 小時的高續航水準。
A30 系列在硬體設計也是維持 A20 奠定的高水準用料,基板采用金屬填孔技術的厚膜銅箔印刷,使訊號在電路的傳導能減少幹擾,此外在基板與框體使用訂制的導電螺絲,使接地能延續到機身框架上,而元件采用 Sony 為音響開發的高純度無鉛焊錫,同時電池亦使用低電阻導線與電路板連接。在 S-Master 數位放大架構的供電部分,采用五顆來自 Panasonic 的 POSCAP 貼片式鉭聚合物固態電容。不過基本上也算是延續 A20 等級的用料。
不過 A30 還有些強化的地方,全新社設計的框體采用剛性更加的鋁擠成型壹體結構,可降低電流幹擾與抑制多余振動,此外 A30 也不免俗的采用雙時鐘設計,個別針對 CD/DSD 與標準 PCM 取樣,搭載基於 44.1kHz 與 48kHz 的雙時鐘,使不同格式取樣的音樂聆聽更完美,同時滿足 Hi-Res 世代音樂檔案采用更多元的取樣格式需求。
音效強化方面, A30 提供包括均衡器、 DSEE HX 、 DC 相位線性器、 VPT 環繞與動態等化器還有純音模式等機能,不過或許是為了做出與 WM1 系列的差異, DSEE HX 與 DC 相位線性器就僅有開啟與關閉,並未像 WM1 還有提供進階的模式選擇。另外不同於強調發燒音響用料的 WM1 系列提供的 Direct 模式, A30 則是維持 A 系列傳統提供音訊自動最佳化的純音模式,純音模式並非關閉音效處理,反而是提供全自動化的音效強化 。
先在關閉所有特效下聆聽,相較 A10 中偏低頻較突出, A30 顯然加料沒有那麽重,更偏中性些許,同時人聲的解析力也好上不少,不過對比 A10 的標準人聲則略後退壹些,同時整體聲音略晦暗些許,音樂的詮釋較人聲來的顯著。開啟 DC 相位線性器後,低頻的顆粒感則略有提升,但整體聲音風格較不像印象中 Walkman 系列中頻偏飽滿的感覺。
開啟純音模式後,很有趣的是雖然原本就略偏後退的人聲雖然似乎更被拉開,但人聲的渲染感變強,反而在聽感比起未開啟前來的顯著,使得整體更趨近對 Walkman 的聲音風格,不過人聲沒有像以前來的那樣前靠,但在純音模式中,人聲仍有著印象中的圓潤感。
當然,如果是喜歡搭配無線耳機使用的朋友, A30 除了具備藍牙以外,也支援 LDAC 音訊協定,搭配諸如 h.ear on Wireless 、 h.ear in Wireless?、 MDR-1000X 或是 Sony h.ear go 、 SRS 系列藍牙揚聲器也可獲得相當水準的無線音樂體驗,續航力也可達 20 小時。
驅動力提升的同時,當然最重要的是更能發揮中高階耳機應有的價值,雖不像 WM1 除了先天驅動力達到 60mW + 60mW ,還提供全平衡架構達到更驚人的 250mW + 250mW ,但 35mW 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對壹些容易驅動的耳機而言也算綽綽有余,而此次也以 Sony 新世代的混合式單體入耳式耳機 XBA-N3 作為主要搭配基準。
當將 XBA-N3 搭配 A10 使用時,雖然不需要開到很大的音量,乍聽下低頻的量感不少,但低頻的深度不足且偏肥厚,更不用說細節與分離度壹般;換上 A30 時,低頻的量感縮減許多,且可感受到低頻往更深沈延伸,且空間感更廣,這也意味著單體有被更良好的驅動,而筆者認為開啟純音模式可使 XBA-N3 聽起來更柔順、悅耳。
接著換上 MDR-7520 ( 美規 MDR-Z1000 )耳罩式耳機,雖然這款耳機是以監聽為主要應用的耳機,音場先天不算大,不過搭配 A10 使用整體音場相當壓迫,而接上 A35 後雖音場仍不會變的飛天遁地,但空間位置相對正常許多,不過筆者較不喜歡在搭配 MDR-7520 時開啟純音模式,相較下整體空間會整個後退,這也與耳機先天調性有關。
很有趣的是, A30 似乎也針對原廠搭配的降噪耳機特性進行最佳化,當使用 NW750 時,只要在選單中的耳機欄目選擇此款耳機、即便不須開啟降噪功能,就會發現聲音被修飾得更為圓潤,為原先受限於線材聲音較幹澀偏悶的 NW750 加入水分。
不過畢竟定位是偏向輕松使用,筆者認為 A30 對於搭配新世代約 3,000 元至 10,000 級距的鑒賞型耳機較為合宜,萬元以上等級的鑒賞型耳機(除了少部分主要價值並非在耳機本身的)對 A30 而言還是較為吃力。
對筆者而言,會使用隨身音樂播放裝置的情境幾乎還是在外出以及在公司內工作,平常外出會搭配的耳機搭配 A30 也有相較手機大幅的提升感,也不用說驅動力相較 A10 、 A20 更能滿足高音質耳機需求,更重要的是體積相較 WM1 系列仍相當輕盈,同時續航力也讓筆者不需要每天留意電量,甚至可在進行長途出差旅行時仍能提供從臺灣飛往歐美所需的電力,這樣的表現對筆者來說也是相當好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