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端午晚會國風畫面有多美
河南衛視再“王炸”:《端午奇妙遊》盡現中華民族人情味與精氣神。
龍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飛龍在天與水中行舟,夢幻聯動,便是端午節的意象之壹--龍舟。龍舟以祭圖騰--龍的方式,來表達古時候人們對自然的壹些期盼與向往。
而龍舟競渡,競出的是中華民族的精氣神,是團結壹致的力量與氣場,龍舟與端午,在仲夏時節的碰撞,是壹種天行健的自強不息,與飛龍在天的震撼氣魄。
戲曲《三岔口》以黑白對撞的強烈沖擊,瞬間吸睛。
壹場摸黑搏鬥,險象環生,毫厘之間張力盡顯,有聲有色有血有肉。
京劇這種傳統文化,於壹招壹式的比拼中,所傳遞的,也正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所傳承的對英雄的褒獎,對正義的堅持與弘揚。
壹曲定軍山“丹心見蒼天,今日換余年”,激情四射血脈噴張,千百年的滄桑與忠毅中,盡顯中華民族頑強、剛毅的奮鬥精神。
艾草青青,王風采葛
當河南新鄉八裏溝景區天河瀑布,與寶泉翡翠海發生完美互動,長衫飄飄的倜儻小生,與輕紗搖擺的溫婉女子,隨著絲竹弦樂聲聲,壹身壹韻是節律之美。
“彼采蕭兮,壹日不見,如三秋兮!”選自《詩經·王風》中的《采葛》中流傳了千年的句子,配合清透如水的旋律。
青山綠水翩翩公子,乘壹葉竹筏穿行廣袤山水間,芊芊淑女於竹排之上歡快起舞。幾千年的時光在人心中流淌,壹幀壹畫宛若仙境。是真正的“壹日不見,如隔三秋”。
隨著詩的意境,樂的情境,遊覽桃花灣、玉女瀑等美景,山水邊,穿林過澗,艾草青青、本草片片,香飄悠遠,於時光荏苒中,萬象更新。
這壹刻身心與自然,完成了壹場“穿越時空的愛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