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描寫家家戶戶貼春聯的詩句

描寫家家戶戶貼春聯的詩句

1. 有關於貼春聯的詩句

有關於貼春聯的詩句 1. 關於貼春聯的詩句

1.上聯:綠竹別其三分景下聯:紅梅正報萬家春橫批:春回大地

2. 上聯:民安國泰逢盛世下聯:風調雨順頌華年橫批:民泰國安

3.上聯:年年順景則源廣下聯:歲歲平安福壽多橫批:吉星高照

4.上聯:日日財源順意來下聯:年年福祿隨春到橫批:新春大吉

5.上聯:事事如意大吉祥下聯:家家順心永安康橫批:四季興隆

6.上聯:歲通盛世家家富下聯:人遇年華個個歡橫批:皆大歡喜

7.上聯:天地和順家添財下聯:平安如意人多福橫批:四季平安

8.上聯:天增歲月人增壽下聯:春滿乾坤福滿樓橫批:四季長安

9.上聯:萬事如意展宏圖下聯:心想事成興偉業橫批:五福臨門

2. 描寫人們貼春聯的詩句

描寫過年的詩句很多,裏面有貼春聯情景的卻少,下面幾首中,王安石的《元日》無疑是最有名的,孔尚任的《甲午元旦》也可以。供參考。

元日-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田家元旦-孟浩然

昨夜鬥回北,

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

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

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

***說此年豐.

元日(玉樓春)-毛滂

壹年滴盡蓮花漏,

碧井屠蘇沈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

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

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

只與東君偏故舊.

元旦試筆(選壹)-陳獻章

天上風雲慶會時,

廟謨爭遺草茅知,

鄰墻旋打娛賓酒,

稚子齊歌樂歲詩.

老去又逢新歲月,

春來更有好花枝,

晚風何處江樓笛,

吹到東溟月上時.

丁卯元日-錢謙益

壹樽歲酒拜庭除,

稚子牽衣慰屏居,

奉母猶欣餐有肉,

占年更喜夢維魚.

釣簾欲迎新巢燕,

滌硯還疏舊著書,

旋了比鄰雞黍局,

並無塵事到吾廬.

賣癡呆詞-(唐)範成大

除夕更闌人不睡,

厭禳鈍滯迫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

雲有癡呆召人賣。

除夜-(唐)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

萬裏相思壹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後,

又將憔悴見春風。

除夜-(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

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

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

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

挑燈夜未央。

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

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

世情嫌簡不嫌虛。

已酉新正-(明)葉颙

天地風霜盡,

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

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徲,

松篁老態多;

屠蘇成醉飲,

歡笑白雲窩。

癸已除夕偶成-(清)黃景仁

千家笑語漏遲遲,

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

壹星如月看多時。

鳳城新年辭-(清)查慎行

巧裁幡勝試新羅,

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閑壹月,

閨中針線歲前多。

甲午元旦-(清)孔尚任

蕭疏白發不盈顛,

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幹消夜酒,

傾囊分遍買春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

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壹部,

五更歡笑拜新年。

3. 對聯春節貼對聯的古詩

春節貼對聯的古詩:

——現在的春聯起源於古代的桃符,下聯古詩中的“桃符”就是代指春聯

陸遊《己未新zd歲》:

餞歲愁雖劇,迎年喜亦深。

桃符帶草寫,椒酒過花斟。

車馬久無跡,兒孫聊慰心。

更欣春意早,處處有鳴禽。

王安石《元日》: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陸遊《除夜雪》: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

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甲午元旦》孔尚任:

蕭疏白發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乾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壹部,五更歡笑拜新年。

清朝江南靖士《春節》:

暫解城區煙火禁,兆豐雪霽在年前。

街街飾彩家家撣,掃盡桃符換對聯。

4. 有關春節貼對聯的古詩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

——蘇軾《守歲》。 衣懶換,酒難賒。

可憐此夕看梅花。——吳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孟浩然《田家元日》。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劉長卿《新年作》。

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皇甫冉《春思》 貼對聯,中國傳統年俗。

新春伊始,第壹件事便是貼門神、對聯。每當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戶戶都紛紛上街購買春聯。

有雅興者自己也鋪紙潑墨揮春,將宅子裏裏外外的門戶裝點壹新。寄托了中國勞動人民壹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古時候的對聯,因為是從右向左書寫,所以上聯在門右邊。現在,由於書寫習慣從左向右,所以,也有把上聯貼在門左邊的。

5. 關於過年放鞭炮,貼對聯的詩句

關於過年放鞭炮,貼對聯的詩句有

《元日》

王安石 [宋]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逢年遇節燃放爆竹,這種習俗古已有之,壹直延續至今。古代風俗,每年正月初壹,全家老小喝屠蘇酒,然後用紅布把渣滓包起來,掛在門框上,用來“驅邪”和躲避瘟疫。

第三句“千門萬戶曈曈日”,承接前面詩意,是說家家戶戶都沐浴在初春朝陽的光照之中。結尾壹句描述轉發議論。掛桃符,這也是古代民間的壹種習俗。“總把新桃換舊符”,是個壓縮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舊符”省略了“桃”字,交替運用,這是因為七絕每句字數限制的緣故。

6. 描寫春天貼對聯的詩句

去歲曾究千裏目 鯤鵬展翅乾坤大 國正華年花爛熳 今年更上壹層樓

桃李爭春天地寬 人逢盛世壽增添 新春***飲團圓酒 日月有情迎港返

壹枝紅杏沾春雨 海峽同澆統壹花 山川無恙盼臺歸 兩貼春聯噴墨香

豬年大有詩千首 樹沐陽光欣致富 歲歲年豐添美滿 鼠歲豐登酒壹船

花承雨露慶發家 家家幸福慶團圓 兩岸三通金光道 雪裏梅花霜裏菊

賀歲紅聯增喜氣 壹元復始艷陽天 爐中寶劍火中鋼 迎春白李報春和

原野雪消千裏綠 九州瑞氣迎春到 綠滿川原山滴翠 神州光澤萬家春

四海祥雲降福來 春回大地路飄香 九州雨順千山綠 且把桃符紀盛世

歲月崢嶸須搏拼 六合風調萬戶豐 常將竹葉報平安 年華瀟灑莫蹉跎

春酒壹杯歌兩制 四面青山披錦繡 水水山山處處畫 神州十億盼三通

三江綠水湧春波 家家戶戶年年豐 春光永駐軍人府 糧海棉山豐幾載

舉國江山俱似畫 日照長輝烈士家 桃紅柳綠又壹年 滿天春色最宜人

瀟瀟春雨潤桃李 柳綠櫟紅新歲月 春風萬裏山山綠 處處園丁育棟梁

鶯歌燕舞艷陽天 旭日壹輪處處紅 庭前綠竹迎風舞 果熟糧豐呈富歲

大地春風溫我宅 座上嘉賓對酒歌 花紅柳綠飾新樓 中天日麗到吾家

參考資料:

去歲曾究千裏目 鯤鵬展翅乾坤大 國正華年花爛熳 今年更上壹層樓

7. 關於春聯的詩句

元日-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田家元旦-孟浩然

昨夜鬥回北 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 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 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 ***說此年豐

元日(玉樓春)-毛滂

壹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沈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 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 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 只與東君偏故舊

元旦試筆(選壹)-陳獻章

天上風雲慶會時 廟謨爭遺草茅知

鄰墻旋打娛賓酒 稚子齊歌樂歲詩

老去又逢新歲月 春來更有好花枝

晚風何處江樓笛 吹到東溟月上時

丁卯元日-錢謙益

壹樽歲酒拜庭除 稚子牽衣慰屏居

奉母猶欣餐有肉 占年更喜夢維魚

釣簾欲迎新巢燕 滌硯還疏舊著書

旋了比鄰雞黍局 並無塵事到吾廬

甲午元旦-孔尚任

蕭疏白發不盈顛 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乾消夜酒 傾囊分遍買春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 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壹部 五更歡笑拜新年

《賣癡呆詞》-(唐)範成大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雲有癡呆召人賣.

8. 描寫春聯的詩句

元日-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田家元旦-孟浩然

昨夜鬥回北 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 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 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 ***說此年豐

元日(玉樓春)-毛滂

壹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沈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 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 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 只與東君偏故舊

元旦試筆(選壹)-陳獻章

天上風雲慶會時 廟謨爭遺草茅知

鄰墻旋打娛賓酒 稚子齊歌樂歲詩

老去又逢新歲月 春來更有好花枝

晚風何處江樓笛 吹到東溟月上時

丁卯元日-錢謙益

壹樽歲酒拜庭除 稚子牽衣慰屏居

奉母猶欣餐有肉 占年更喜夢維魚

釣簾欲迎新巢燕 滌硯還疏舊著書

旋了比鄰雞黍局 並無塵事到吾廬

甲午元旦-孔尚任

蕭疏白發不盈顛 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乾消夜酒 傾囊分遍買春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 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壹部 五更歡笑拜新年

《賣癡呆詞》-(唐)範成大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雲有癡呆召人賣.

9. 描繪了新春依然家家戶戶迎新春天貼春聯掛福字的喜慶的詩句

過年貼福字含義

"福"字現在的解釋是"幸福",而在過去則指"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向往和祝願,也有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倒""福氣已到"。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

貼春聯

春聯俗稱“門對”、“春貼”、“對聯”、“對子”,雅稱“楹聯”。中華傳統民俗文化。喜慶的大紅春聯是對聯的壹種,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春聯的來源其壹是桃符。最初人們用以避邪,畫門神像木刻成人形掛在門旁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壹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漸發展為春聯,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壹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