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每天認識壹種魚|斑馬魚

每天認識壹種魚|斑馬魚

斑馬魚

魚種論述:

斑馬魚是常見的觀賞型魚類,在生物學分類上屬於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輻鰭魚綱、鯉形目、鯉科、(魚丹)屬小型淡水魚類,因全身布滿多條深藍色縱紋酷似斑馬而得名,俗稱藍條魚、花條魚、藍斑馬魚等,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科研價值。

形態特征:

斑馬魚是小型魚類,常見個體4~6厘米,體長菱形,頭小而稍尖,吻短,尾部側扁,尾鰭深叉形,各鰭透明、黃色。雌魚體較寬,腹部膨大,臀鰭呈淡黃色。雄魚體較窄,體呈黃色,背部呈橄欖色,從背部至尾部有數條深藍色的條紋直達尾鰭。

分布範圍:

斑馬魚是壹種性情活潑、不怕冷的熱帶魚類,原產於南亞,廣泛分布於孟加拉國、印度、巴基斯坦、緬甸、尼泊爾等地的溪流中,現已廣泛引種至美國、斯裏蘭卡、菲律賓、毛裏求斯等地,引入我國後常作觀賞魚或科研魚飼養於全國各地。

繁殖方式:

斑馬魚屬卵生魚類,4月齡性成熟,壹般用5月齡魚繁殖較好。繁殖用水要求pH值6.5-7.5,硬度6-8,水溫25-26℃。喜在水族箱底部產卵,斑馬魚最喜歡自食其卵。繁殖水溫24°C時,受精卵經2-3天孵出仔魚;水溫28C時,受精卵經36小時孵出仔魚。雌魚每次產卵300余枚,最多可達上千枚。水溫25℃時,7-8天的仔魚開食,此時投餵蛋黃灰水,以後再投餵小魚蟲。

斑馬魚卵子體外受精、體外發育,胚胎發育同步且速度快。胚胎在10-24小時進人體節期,24小時內發育成形,孵出後約3個月達到性成熟,雌魚性成熟後可產幾百個卵,繁殖周期7天左右,自然條件下每年可繁殖6-8次,而且產卵量高。斑馬魚所產之卵經24小時即可胚胎發育成熟,仔魚期只有1個月。斑馬魚的發育分為6個階段:卵裂期、囊胚期、原腸胚期、分裂期、成形期和孵化期。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ver3.1:2009年--無危(LC)。

生活習性:

斑馬魚性情溫和,喜結群遊動,適應性強,易飼養,亦可與其他品種觀賞魚混養,最適生存水溫20~23℃,雜食性,自然環境下主要以藻類、浮遊生物、水生昆蟲幼蟲、高等植物碎屑等為食,人工飼養時可投餵各種動物性餌料或幹飼料。

雌雄鑒別:

1、雄魚:雄性斑馬魚體型細長,顏色略深,條紋比較顯著,多深藍色條紋間檸檬色條紋。

2、雌魚:雌性斑馬魚身體肥胖,顏色稍淡,藍色條紋間銀灰色條紋,性成熟後腹部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