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稭畦栽平菇高產新技術麥稭種植平菇產量
壹、原料選擇
選用新鮮、無黴變,最好是當年收獲的新鮮幹麥稭。
二、麥稭軟化
由於麥稭表皮具有壹層蠟質,這層臘質能阻礙菌絲吃料,因此栽培前先要對麥稭進行軟化處理。麥稭軟化處理的方法有三種:壹是先將麥稭切成長3厘米左右的小段,然後鋪在幹凈的地面上,用石滾反復碾壓至麥稭變軟。二是將麥稭切成2~3厘米長段,浸泡於比例為3%~4%的石灰水溶液中。水面須沒過麥稭,以形成石灰水膜,隔絕空氣,使雜菌窒息死亡。浸泡時間壹般春季4天,夏季2天,秋季2~3天。達到浸泡時間後撈出,用清水沖去殘液,調節好含水量。三是用飼料粉碎機,安裝上直徑約2厘米的篩網進行粉碎,粉碎後即成條片狀,細薄、松散、綿軟。
三、培養料混配
平菇生長發育適宜的碳、氮比為20:1,以此為依據設計培養料的配方為:麥稭88%、米糠8%、草木灰3%、石膏粉1%、尿素0.3%,含水量65%~70%。將軟化處理好的麥稭按配方加入輔料和水,然後按高、寬各1米左右,長度因場地而定建堆發酵;頂和四周稍壓實拍平,用直徑3厘米的木棍每隔20~30厘米從頂部垂直向下打洞,再覆薄膜和草簾保濕保溫;當料溫上升至55℃以上時,維持8~10小時後翻堆。如此翻堆3次,當55℃以上溫度累計超過24小時時發酵結束,此時pH值達到6~7,培養料呈淺褐色,伴有菌香味。撒堆前要再次檢查料的含水量,若料偏幹要適當加水。
四、選擇菌種
要選用分解纖維能力強、發菌快、抗逆性強的菌種,如平菇1012、珞珈1號或曲師9111等。這些菌種均具有廣溫、速生、高產、優質、抗雜、適應各地栽培等特性。
五、栽培畦制作
制作栽培畦時,選靠近水源的平地或水稻田作栽培畦場地。將場地做成1.2米寬,長度隨場地而定的栽培畦。開挖時先在畦中間留30厘米的土埂,土埂中間挖16~17厘米寬、20厘米深的水溝。土埂兩邊各挖45厘米寬、10厘米深的畦床。挖出的土堆放在栽培畦的四周,高約10厘米。挖好後先用5%~10%的石灰水或0.2%的多菌靈溶液澆灑整個畦床內外,再噴0.02%敵敵畏溶液進行徹底消毒和殺蟲。
六、鋪料播種
鋪料時每隔60厘米留4~5厘米供填土,每平方米用料12千克左右,壹次性鋪入。采用麥粒菌種,用種量為幹料的10%左右,先以5厘米×5厘米的距離穴播,再在料面撒播壹層,最後用木板壓平壓實,覆蓋薄膜,蓋上稻草或麥稭發菌。接種後氣溫在20℃以上時,第3天就應檢查發菌情況。若膜內料溫超過28℃,可在晚間通風降溫,切勿頻繁揭膜通風,以免引起黴菌汙染。只要保持畦中水溝內有水流動,壹般不會出現高溫。如發現雜菌汙染,可用燒堿50克溶於1千克水中,用註射器註在雜菌汙染區及外圍壹周,有壹定的防治效果。也可用石灰粉覆蓋汙染處。
七、出菇管理
氣溫在25℃左右,播種後20天菌絲就可長滿料,22~24天就可現蕾。當現蕾達60%以上時即可架薄膜拱棚,並在薄膜上撒稻草或麥稭以調節光線。頭潮菇無需補水,若遇特別幹旱天氣可向溝內灌水。頭潮菇采收後,讓料風幹2天再灌大水至浸沒料面,1~2小時後排幹水,2天後再經常在溝中灌水。料浸水後應另外用地膜覆蓋料面進行催蕾,這樣可提前3~4天現蕾,且現蕾較整齊而密集。現蕾達60%以上可去掉料面地膜,進入常規管理。
八、病蟲害防治
平菇病蟲害近幾年發生較頻繁,常給菇農造成壹定損失。但麥稭栽培平菇壹般病蟲害較輕,主要有以下幾種:
1 菌絲徒長。當空氣的相對濕度過高時,菌絲體表層會生出大量團狀氣生菌絲,影響出菇。解決辦法是降低濕度,加強通風換氣。
2,銹斑。噴水過多、空氣濕度超過95%且通風不良時,菌蓋、菌柄均可產生褐色斑點。此時應加強通風,降低濕度。
3 枯萎。培養基過幹,空氣濕度太低,菇蕾或子實體停止生長,萎縮變幹,甚至枯死、腐爛。應合理補充水分,調整相對濕度,正確掌握通風。
4 子實體畸形。形似珊瑚,根粗,柄特長,菌蓋小,是由缺氧、通風不良引起的,應加強換氣和通風。
5 幹泡病又稱褐斑病。子實體表面有白色絨毛狀菌絲,生褐色斑點,菌蓋萎縮幹裂。應噴灑2%甲醛溶液或1:500倍多菌靈,並加強通風換氣。
6 菌蠅。形狀如黑色小蠅,在菌柄基部產卵。幼蟲如蛆,能咬食菌柄、菌蓋、菌絲體。可噴灑1:800倍高效低毒農藥防治,也可在晚上點起馬燈,在燈後放壹張塗滿桐油的白鐵皮。當菌蠅撲燈時,即被粘在桐油上而死亡。
7 紅蜘蛛。是壹種黃紅色的小蟎蟲,它咬食菌蓋、菌褶,危害菌絲體和子實體,使菌蓋表面產生銹黃色凹斑。可噴1:1000倍樂果或石硫合劑(500mL加原液10mL)殺滅。
8 跳蟲。喜咬子實體,可噴0.1%的魚藤精防治。
九、適時采收
從菇蕾形成到子實體成熟壹般5~7天。平菇采收的最佳時期為子實體八九成熟,即菌蓋邊緣略展平時,菌蓋與菌柄交界處無白色絨毛。采收前先噴壹次重水,以保持菌蓋在采收後可略長時間不卷縮。采收時將手指輕輕插入子實體的根部,略用力壹晃即可,然後用刀把根部的泥土或料刮凈。采收後要清理好覆土表面,把殘根、碎渣等處理掉,幹燥2天後,及時補水,進入第二潮菇的管理。在第二、三潮菇補水時可加入以下營養液:0.3%硫酸鎂、0.1%白糖、0.3%磷酸二氫鉀、0.1%菇豐素,可使下壹潮菇快速、健壯生長。壹般可收菇4~5潮,生物學效率可達200%以上。
編輯/吳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