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裝備曬分享
今年旅遊反復,江蘇疫情基本毀了暑假。緊接著國慶中秋假期,福建又出現疫情。安保期間,各地還是鼓勵大家盡量在當地旅遊。孩子在家沒辦法學習,只能在杭州閑逛。
不過今年還是有很多重磅的戶外產品,有些是我體驗過的,有些是我即將入手的,有些已經大受歡迎,不得不介紹壹下。下面我做壹些推薦,看看大家是不是又有這個需求了。
關於新款不得不說的幾個升級,全星座雙頻衛星定位芯片,大家可以看下面感受壹下高馳和a表的對比。關於軌跡,很多成熟的航線應該沒有問題,但是特殊航線就有必要了。比如下雪的時候,沒有明顯的道路痕跡。如果妳走錯了路口,上錯了位置,那是相當危險的。比如下圖的攀爬路線,這個致死率是正常的。杭州清涼峰南線也有部分路段。如有偏差,可立即報警。清涼峰南脊線偏移5米的軌跡基本完成。
還有壹個關於我上周經歷的故事。上周,我在沒有引導燈的情況下,用七只尖眼睛爬上了仙人頂。風景很美,但是我犯了三個致命的錯誤。第壹個是我沒有領燈,第二個是我事先不知道航行軌跡。第三,出門沒看天氣預報。事實上,那天晚些時候會有臺風。山裏刮風下雨。天目山的路都是上次臺風沖走的水西路。石頭很滑,但是隊伍裏有小白和小孩,嚴重拖累了隊伍。我們最早是下午5點58分到達高速公路,這時候在樹林裏已經基本看不到他們了。這個時候,妳必須帶頭照明。山裏沒有手機信號,也沒有提前下載離線曲目。我以為壹個導遊問題不大,線路難度也沒有大到4點就能走完全程。其實下雨了,有人狀態不好。最快的隊伍比預期多等了2個小時來照顧後面的隊伍,所以很容易出事。當然,那天是幸運的。20多人中有壹個拿著頭燈保護後面的隊伍,前面的隊伍10多人在天黑前到達道路安全區。這時候有了導航方案就可以看怎麽走了。在山裏,手機沒有信號,向導在後面尋找結局的時候,排在隊伍前面的我們只能無奈的在岔口等待。天快黑的時候,我真的擔心死了。濕滑的石板路和後面的小溪路,我們走了大概2公裏,走了壹個多小時。
如果有導航或者向導,就不會有這麽尷尬的情況,所以帶有信號的導航設備很重要。在有些地方,真的很黑的時候很難辨認道路。我在高池用過軌跡導航,路偏不到10米就報警了。新款沒用過,估計會好壹點。第二,壹定要帶照明物品,頭燈,手電筒。這壹次,真的是大意了。
高池最大的好處就是持續時間長。壹天的航行綽綽有余,可以安全返航。與手持導航設備相比,輕巧好用,便於攜帶。同時,相對於現有的手機,即使是華為的手機,開導航加拍照,過壹天再打救命燈,真的不是壹個靠譜的方案。戶外不是最貴就是最好,安全可靠才是最好的產品。
妳在這裏能看到多少人?這條路線在杭州很復雜,但在全國都很普遍。如果去復雜路線,最好有導航表。天黑了或者下雪了,就得導航,不然太危險了。
第二,給手表添加地圖。
這對於遊覽不熟悉的地區很有幫助,比如我經常舉的武功山絕望坡。只要妳有手表,看看地圖的等高線,妳很快就會知道妳在哪裏,有多少個攀登點,周圍有沒有懸崖等等。平時爬200米也就那樣。半個絕望的斜坡差不多有200米。剩下的200米會帶來絕望嗎?只是絕望的期待沒有實現。現在我知道了牌,我知道我還需要爬多久。我還能絕望什麽?
當然,也有很多大神看了等高線圖後可以合理規劃自己的速度。他們可以在前面加速,在後面減速。他們要多久才能到達原來設定的安全位置?這壹點在地圖上很容易看出來,讓他們在心裏有壹席之地,而不是在盲目的期待中行走。每個人都應該有很多經驗。開車到壹個陌生的地方要花很長時間。回來的時候是不是感覺快了很多?其實路還是壹樣的,只是感官上有區別。這就是做事情不難的原因。
第三點是自我評估,手腕上的心電圖。
這款最大的優點就是還可以當潮表用。我見過很多越野車愛好者有這個車型。戶外露營也是。
騎士今年的新款應該是專門為越野跑設計的照明燈,是專業跑者,也就是全國跑100公裏的人用的,有的甚至要跑24小時以上。這種危險系數很高的跑步項目如果不能在黑暗中跑,對跑者來說是非常非常不公平的,所以裝備的可靠性很強,不然會被那些越野大佬噴死。
這款NU25完全可以在190流明5小時的保障下走到安全的地方。像我們這種,9月13日最晚最慢的,也只需要1個多小時就能走到安全的地方。壹般穿越多日線的人,應該可以在5小時內找到相對安全的地方紮營,然後充好電繼續第二天的使用。這樣也很環保,可以有效避免廢電池的二次汙染。
但是閱讀燈的使用也很友好,很適合那些露營徒步者,他們不會帶個大燈把隊友弄瞎。紅光可以是壹個很好的重新拍攝銀河系進行自發光的方法,這樣可以防止雜散光破壞壹張經典的長曝光照片。
保證戶外有電是非常重要的。這款全新的10,000 mAh超輕充電寶,重量只有150多克,比很多手機都輕,體積更小,方便攜帶。能有效給4,000 mAh的手機充兩次電,戶外使用也能省電。在沒有後勤電力供應的情況下,周末出行也足夠了。要知道,只要妳在戶外有手機,有離線地圖,有衛星軌跡,即使是現在的頂線狼塔,或者西藏的頂線戶外,手裏拿著3天的導航數據,還是有可能走出去的,或者原地等待3到5天的救援。有
電就有照明,有電就有希望。
又或者我上面說的天目山仙人頂的事情,起碼手機的燈也可以照明了,比全黑的瞎子終歸要好很多。戶外有風險,請隨身攜帶足夠的電源以保證安全回家。
這樣超輕小巧的設計也方便小姐姐們出門放手提包內。有輕,又能有大容量的電量何樂而不為啊。
看到這款戰術筆我是很有購買欲望的,想想今年鄭州的大雨,雖然遠在河南,但就在我們眼前杭州,我們家門口的臺風天,丈母娘家的整個村子有泥石流的風險,被全部轉移到安全地帶了。災害天氣有時候說來就來,可能就在眼前,自己身邊。特別是現在汽車在隧道內遇到大雨被淹沒是瞬間的事情,壹只破窗器就能很好的處理好這個問題,給不及時出逃的人有個破窗工具,只要人在什麽多好,何況汽車有保險根本不用擔心什麽。
作為壹款女士的防身器也很方便女士攜帶,壹只簡單的戰術筆至少能夠起到威懾作用,有比沒有要好吧,何況還是這樣輕便的可攜帶的壹只筆。
背包篇
osprey銷量第壹的日光系列的新款背包,p 20是目前銷量最好的壹款,進步也很大,對比老的款式面料有提升,側邊水壺袋子才成彈力面料,整個背包用了環保可回收材料做的新面料,看上去比老款顯得更加舒適,材料也更上檔次。背包加了搓衣板的結構,有效的提高了背部的透氣性能,還減輕了重量,不過厚度我測試了下比原先的要厚,背負能力也比原先要提升。空景背負的技術含量有用上去了,不像以前老款就壹塊整體的泡沫板。
電腦倉和水袋倉的合並也減輕了重量,畢竟戶外要帶水袋的情況下再背個電腦還是不太可能重復出現的,所以沒有必要把這個牛郎織女星壹樣的設計搞在壹起,中間的銀河是很寬很寬的,也就童話故事裏他們才能相見,現實中幾乎不可能。
彈力水壺袋子。蹲下來系鞋帶的時候再也不用擔心水壺摔地上了。用史丹利保溫杯的戶外愛好者也可以用自己辦公室能用的杯子了。
內部的壹些簡單的分倉。畢竟基礎背包,有些功能還是需要購買更加高級的背包,這個下篇我會講如何購買更加高級的osprey背包。
個人非常喜歡的壹款背包,新魔爪在osprey裏面是輕量化背包的鼻祖,以前壹直被詬病的雖然輕,但是背負不行,現在這代魔爪完全有了小鷹的背負能力。
22升的容量大小的背包裏面也算很強的背負能力了,新老對比感覺提升的不是壹點兩點,詳細大家可以看上文的比較。當然透氣度的提升也不錯,雖然重量是提高了幾百克,但是也就半壺水的重量還不到,這款新魔爪背10公裏以上不會出現肩膀不舒服的情況,但是老款會照顧騎行弓背的需求,整個背包的重量不是很貼合在背部,只是腰部和肩膀在承受,所以整個承重量還是不足的,要是真的走壹日線的超長距離,例如30公裏這樣的線路,就顯得有點不足了,但是新款就不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該輕量化的地方要輕量化,該重裝的地方要有重裝的準備,現在22升大碼整體不超800G的重量還是壹款比較綜合的背包,也可以說是38升小鷹的縮小版。
新魔爪pro面料用的超輕面料 NanoFly,和白熊是同款面料,是OSPREY 和 cordura壹起研發的,Talon pro 背負和普通版本的魔爪是壹樣的 但是在功能上更趨向輕量化的快速行進,例如 速度攀登,超輕面料 主要抗衡的就是 材料的重量和耐磨性。有機會和大家分享。
大包,特別是即將到來的國慶長假期間,多日出行還是很多人的計劃之內的,長距離徒步雖然很累,但是能看到的風景是普通旅行沒辦法看到的,大家多知道稻城亞丁很漂亮,但是洛克線知道的人就少了,要說風景多角度看神山肯定比單壹角度欣賞漂亮。
又或者有人要走高山線路,爬雪山這些,今年蒼穹新款就是去珠峰的登山者測評的,這款背包最開始設計也是為了攀登珠峰而設計的,其強大的背負在這裏提升據說還是很大的,大家可以看有大神的曬單測評。
作為戶外重裝常青款重裝包,用O的蒼穹肯定是不會錯的。我在為我的冬季露營設計線路就是按照新蒼穹的容量設計出去的。
出去在戶外,下雨在所難免。像我難的假期去了次武功山,第壹天還好,第二天就被雨差點淋失溫了。第壹次去黃山這樣的景區也是,第壹天還好,第二天下雨溫度直接掉到了5度,外加大風大雨,雨衣在狂風中吹的好難受。上周去天目山也是,上山大太陽,吃飯的時候就開始下雨,而且下午是越下越大。整個人多不好受了。還好我準備了三峰的雨裙,體積小,重量輕,還非常好用,下雨天上半身在沖鋒衣的保護下內濕噠噠,外面也是濕噠噠,反正很難受。要是這樣熱的溫度下穿沖鋒褲子。估計也會變得內外全濕。這個雨裙的透氣度就表現得很好,同時防撕扯得面料也有效得避免了雨衣得尷尬,走過樹林後穿雨衣得基本上是千瘡百孔了,穿和不穿差不多壹個樣。雨裙就表現良好。不過這次失誤得是沒穿雪套,導致褲腳在叢林裏搞濕了,造成鞋子進水,戶外那麽多年第壹次在野外鞋子進水,真的是太難受了,下次穿雨裙壹定帶雪套,不過三峰這次出得新款雨裙更長,還有防風繩,能夠有效得避免狂風下的保護不足。反正我每次出門穿雨裙都能圈粉無數。大家可以參考下去多雨得地方真心好用,特別是下半身出汗量大得人群。
戶外雨中透氣的王者沖鋒衣,覓樂臺風款推薦
說到戶外去不得不說的沖鋒衣,這個應該是被戶外小白稱之為旅遊的標配,妳穿著沖鋒衣人們才會感覺哦妳是個驢友,背個戶外背包就會說這個人還專業,要是有雙好鞋子的話,大多數人會當妳是專家,要是有登山者這些的肯定是小白眼中的大神了。可見沖鋒衣再戶外是多麽的有標誌性。
但是沖鋒衣很多剛入門的還是不太了解,其實沖鋒衣在國外是當雨衣用的,而不是通勤衣服,而且沖鋒衣的防雨性能很出色,還有現在很多頂級沖鋒衣的耐磨度也很好,這個就造成透氣度壹般,上文中我的巴塔算是頂級款的沖鋒衣了,但是在臺風天下雨的時候氣壓很低,衣服外面又濕噠噠的,造成裏面的濕氣排不出來,很難受,內濕外也濕,這個感覺在下雨天的初秋還是蠻冷的。
我在武功山上也是遇到過穿凱樂石的沖鋒衣,那時候只是感覺可能是沖鋒衣質量太差了,便宜貨的緣故,可是標價5000 的巴塔也這樣就讓我很郁悶了,這個原因也主要是這樣的沖鋒衣不是很適合潮濕和低氣壓的環境下使用,如果去高海拔地區,溫度較低,防風和壹些雨雪的性能就很好了,其實就是法拉利不是用來開著去川藏線穿越的壹樣,妳能說法拉利是垃圾嗎?只是不適合這樣的環境而已。
巴塔的沖鋒衣肯定是好衣服,不過透氣度,高潮濕環境下的低氣壓下雨天不是太好用。當天氣不下雨的時候外面被風壹吹幹得很快,裏面濕噠噠的情況立馬也改善了,可見其透氣度還是可以的,只是礙於沖鋒衣的性能而已。
當然面對這樣的情況,在日本這個高濕度的國家比較流行的覓樂臺風沖鋒衣就很有必要和大家介紹下,下面的視頻是剛剛壹個朋友測評的雨中穿沖鋒衣跑步的視頻和壹些介紹,大家可以看下,要想戶外走的歡樂,裝備必須要買對和穿對,不是什麽沖鋒衣多可以的,不同海拔和不同的氣候下選擇相應的透氣度的沖鋒衣還是有點必要的。50000的透氣度目前是所有沖鋒衣裏面最牛逼的,大家可以考慮下。
透氣50,000是啥概念?這麽說吧,市面上類似Typhon的輕量沖鋒衣,透氣度通常在10,000g~30,000/_/24h之間,而Typhon少說也翻了壹倍!透氣翻倍,幹爽和舒適自然翻倍,更可貴的是,人家在防水方面毫不遜色,20,000mm這個防水指標,在同級別沖鋒衣裏也妥妥第壹梯隊。如此出色,怪不得有同學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相關問答:黑雨戶外信譽如何?黑雨他會告訴妳他不支持支付寶``就算有``也是擔保交易``妳退款他拒絕``就可以拖壹輩子``反正著急的是妳相關問答:戶外紮營時妳遇到過什麽驚異的事?我是文藝蜀黍,經常戶外宿營,我很願意回答這個問題,請聽我說!
這壹次營地不見了
蜀黍每壹次野外宿_都_提前_真的考察_地,所以在選擇營地這方面不會出現任何的意外,但是這壹次,讓我記憶深刻!
在壹個春夏交匯的季節,我們組織進行了壹次野外宿營活動,那壹次我帶著幾十人的龐大的隊伍,浩浩蕩蕩地自駕走進了遼寧本溪的壹處野山山谷,山谷裏有溪流經過,我們已經考察清楚了水勢情況,以及那幾天裏的天氣情況,對所選擇的營地還是比較的把握的。
就那樣我們大隊人馬開拔進了營地,開始安營紮寨,開啟了我們快樂的宿營之旅。
第二天清晨蜀黍天蒙蒙亮就醒來,蜀黍從帳篷中剛壹出來就驚呆了,完全分不清東西南北,找不到我們營地的其他帳篷了,因為整個峽谷裏彌漫著濃霧,能見度只有不到壹兩米的距離。那壹瞬間蜀黍的確嚇了壹跳。
隨著太陽升起,在濃霧中的營地變得夢幻般的美麗,蜀黍喚醒了所有的隊友,大家都欣喜若狂,都感覺自己置身在仙境中壹般,這壹次的宿營之旅因為壹場晨霧變得夢幻般的美好!
野外宿營的營地選擇
宿營地的選擇,最重要的原則是:選擇安全可靠的地點,其次是生活便捷和躺臥睡眠舒適。根據這些原則,要參照如下原則:a、不要在山崖下宿營,要防範落石,若在冬季,除了禦寒考慮,還要防範雪崩。春夏季節要防止突然下暴雨造成的山洪和塌方。b、不要選在山頂的開闊地,山頂開闊地風大且寒冷,選擇背風處比較適宜。c、不宜選在靠河流、溪水太近的地方,這樣的地方不僅蚊子眾多,而且要防止前來飲水的野獸侵擾,如果河流上遊有水庫,壹旦放水或突降暴雨,河水暴漲,營地就有被淹的危險。d、不要在大樹下宿營,防止壹旦遇有雷電天氣,大樹下最容易遭受雷電襲擊。綜上所述:比較適宜的宿營地應選在離水源不太遠且地勢稍高些、幹燥些的背風地帶。
以上就是蜀黍的回答,希望能讓大家滿意。我是文藝蜀黍看世界,歡迎大家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