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AEO”可不是壹項認證那麽簡單

“AEO”可不是壹項認證那麽簡單

近幾年來,壹個十分搶眼的詞匯不經意間闖入了人們的視線,那就是“AEO”,漢語為“經認證經營者”,也叫做“守法經營者”,雖然同為簡單的三個字母組合,但是,它和人們平時聽說過的常見於企業管理界的首席執行官CEO、首席財務官CFO、首席技術官CTO、首席運營官COO、首席行政官CAO、首席溝通官CGO、首席信息官CIO都不盡相同,更完全不同於人們所熟悉的世界貿易組織WT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它完全有著自己獨特的領域和內涵,是世界海關組織為保護和便利日益增長的國際貿易而制定的壹整套《全球貿易安全與便利標準框架》之下的保護和便利措施。

該《框架》包括四個核心元素、兩個支柱、17項標準以及標準項下的技術條款。四個核心要素包括:要求提前遞交進出口及轉運貨物的電子信息;采用壹致的風險管理手段;應進口國的合理要求,出口國海關對出口的高風險集裝箱和貨物進行查驗及要求海關向滿足該標準的商界提供相應的便利措施。基於這四項核心要素,《框架》提出了保障供應鏈安全的兩大支柱,即海關與海關之間的合作安排以及海關與商界之間的夥伴關系。這第壹個支柱即海關與海關之間的合作安排,包括“海關應遵照世界海關組織在綜合供應鏈管理指南方面規定的海關監管程序進行操作”等11項標準,涉及到供應鏈管理、查驗權力和查驗技術、風險和布控、電子信息交換、績效和安全評估以及工作人員的廉政等海關監管工作的各個方面。這些標準還將鼓勵海關和其他政府部門之間的合作,幫助政府實施統壹的邊境管理和控制,並通過采取必要的措施,可使政府能夠擴大海關在這個領域的權限和職責。第二個支柱就是海關與商界的合作,包括6項標準,企業應執行以海關設定的安全標準作為參數的自我評估程序、供應鏈經營者本身應采取的安全措施、授權認證的取得、新技術的采用與海關的合作與交流以及獲取貿易條件等等。這其中,取得“認證經營者”的地位並得到供應鏈中其他各方的承認對從事國際貿易的企業來說大概是最重要的。這將使其可以得到各方的信任並得到各項貿易便利措施所帶來的好處,比如因為查驗率的降低而使得貨物通關的速度加快,因為建立了壹套國際標準,實現了壹致性和可預見性,減少多樣而復雜的報告要求,從而大大的節約了時間和金錢的成本等。

為了更好實施這些標準,《框架》還就每項標準制定了詳細的實施細則(也叫技術性規定)。比如關於第二個支柱標準的實施細則規定,關於夥伴關系,“***同制定的海關-----商界夥伴關系文件應盡可能根據認證經營者(AEO)商業模式,啟動書面的可驗證的安全步驟和程序,以保證(AEO)的商業夥伴,包括生產商、產品供應商和壹般的商人宣布遵守保障全球貿易安全與便利標準框架中各標準條款的意向”;關於安全問題,“應通過必要的自動備份方式,諸如需要定期換發新證的個人分配密碼賬戶,適當的信息系統安全培訓和對於未授權進入或誤用信息的保護來保護貿易敏感數據”;關於授權認證,“海關當局應和商界代表壹起設計壹套確認體系或者資質鑒定制度,使企業通過獲取經認證經營者資格而得到激勵”,“各海關應對AEO地位予以互相承認”。《框架》的標準和實施細則大都來源於世界海關組織已制定的有關公約及其成員的壹些比較成功的實踐經驗。

根據《框架》要求,海關在考慮授予企業“AEO”認證資格時,應當首先證明沒有違反海關法律法規的記錄,要求“AEO”認證企業在海關AEO制度規定的壹段時間內沒有違反國家海關法規的紀錄,否則不予授予AEO企業資格;如該企業成立時間不足“制度”中規定的時間,應當根據其它真實的相關的數據、記錄進行判別;或其法定代表人/投資人具有在“制度”中規定的時間段內的可采信的守法紀錄。同時,要求企業具有對商業運營紀錄進行管理維護的相應能力。“AEO”企業應當及時、準確、真實地對其進出口活動進行紀錄。對真實的商業數據的管理維護是國際貿易供應鏈安全的基本保障。海關要求AEO企業保證對數據系統的維護,使海關能夠對進出口貨物進行必要的審計;根據國家法律,允許海關在對企業監管所必要的數據系統中進行查詢;AEO企業數據的內部進入和管理系統應符合批準海關的要求;

以合適的方式保存與進出口貨物相關的授權書、委托證明及許可證,並保證海關能夠查詢;根據在國家法律規定,以合適的方式存檔數據,以便需要日後向海關提供;能夠運用足夠的信息技術安全措施以保障數據系統不被非法侵入。經濟上的可靠性是衡量壹個企業是否有能力實施和改進供應鏈安全措施的重要指標。要求AEO企業擁有可靠的經濟能力,從而能夠在與其經營性質相適應的各項商業活動中承擔相應的職責。海關、其他有權機關和AEO企業應當在國際、國內、地方等各各層面,在不影響執法的前提下,就諸如供應鏈安全和便利措施等涉及***同利益的問題定期進行磋商。在海關發展和風險管理戰略的實施中應將磋商的結果考慮在內。因此,要求AEO企業:指派並向海關明示海關所在地聯絡人或公司聯絡人,通過公司聯絡人應當能夠立即與海關所在地的聯絡人取得聯系,以便對於海關守法和執法相關的事務進行處理(貨物賬冊、貨物追蹤、員工信息等);能夠單獨或通過行業協會,與海關進行開放的連續的數據互換,具有執法敏感性、受法律限制及其它原因不能交換的數據除外;通過國內AEO制度所規定的特定機制,向負責的海關官員報告有疑問的貨物證明文件,或非正常的貨運信息;通過國內AEO制度所規定的特定機制,及時向海關或其他機構報告所發現的非法的、有嫌疑的、或是不可靠的貨物。並對這些貨物采取適當的方法進行保全。海關和AEO企業必須對工作人員就安全政策、安全問題的發現、針對安全漏洞的措施等方面建立培訓機制。要求AEO企業能夠根據其商業性質,盡可能培養工作人員或在必要的情況下培養貿易夥伴就供應鏈貨物運輸的風險意識;

就如何識別有嫌疑的貨物向所有AEO企業相關工作人員,包括安全保衛人員、制單及操作人員、以及收發貨人員等提供有教育意義的資料、專家指導以及培訓;對開展的教育、指導和培訓進行記錄,形成相關的檔案;能夠使企業員工掌握AEO企業發現和報告可疑事件的程序;能夠就如何保護貨物安全、發現內部安全隱患、及杜絕非法侵入對員工開展培訓;在可行的情況下,根據海關要求使海關熟悉相關的內部信息、安全系統和程序,並協助海關進行針對企業貨運、業務操作及辦公地點調查方法的培訓;作為保護信息安全總體戰略的壹部分,海關和AEO企業必須制定和加強相應的安全保護措施,以保證信息不被用於非法用途或避免非授權的修改。要求海關和AEO企業:

保證涉及商業及安全敏感性信息的保密性,並確保所提供的信息只用於其被要求提供時所說明的目的;根據相關的數據保密法規,爭取全面、及時地在所有相關單位實施貨物放行數據的電子交換。紙質的或親筆簽名的以證實其真實性的數據將不被提倡;執行國際標準的電子數據格式、遞交期限和數據內容;由於安全原因所必需的數據元必須要符合商業運行的要求和限制,並且所要求的與安全相關的數據元不能多於《框架》所規定的項目;海關與AEO企業應合作實現以風險評估為目的的電子貨物信息的提前申報。要求AEO企業:進口商應采取相應的制度確保貨物通關信息的清楚、完整和準確,並避免信息的錯位、缺失和錯誤信息的錄入。同樣,承運人要運用相應的制度確保倉單所記載內容能夠準確地反映出托運人及其代理向承運人提供的信息,並及時向海關申報;將信息安全政策、制度或如防火墻、密碼等安全控制形成規章以保護企業電子系統不受非授權的侵入;建立防止信息丟失的制度和備份系統。海關和AEO企業必須建立和支持保障貨物安全及較高級別的準入控制的措施,並制定保護貨物安全的日常管理制度。要求AEO企業可參考世界海關組織的貨物安全指南,為企業制定貨物安全手冊或其他可行的保障貨物安全操作指南;應確保有施加封標誌責任的AEO企業及其貿易夥伴通過制定書面的制度而保證適時施加封誌並保持運輸工具的安全;確保AEO企業及其貿易夥伴施加的封誌達到或超過當時的ISO標準;將如何對已裝貨的集裝箱施加封誌和檢查,以及如何發現和向海關及外國相關機構報告損壞的封誌和集裝箱形成書面制度;考慮到安全因素,企業應設有專人負責集裝箱鉛封的發放並確保其合法使用;制定對貨運工具,包括對其“準入控制”裝置的可靠性進行檢查的程序。建議根據不同的貨運工具對以下七個部位進行檢查:前擋、左側、右側、地面、頂/上方、內/外門、外側/底盤;通過國內AEO制度中規定的特殊機制,定期對其安全和控制制度進行測評,保證非被授權者不能輕易接近貨物,以及保證被授權者不能輕易針對貨物進行不正當的操作、移動或裝卸;將貨物或貨運工具在安全的地點保存,並制定相應的保管制度以便在發現貨物和運輸工具存放地點被非法侵入時能夠及時向負責的執法官員報告;在商業程序允許的情況下,核實運輸貨物和裝運工具承運人的身份,如沒有這種權力,則快速采取措施以盡快取得相關的授權;在可行的情況下,核對實貨與其單據或電子信息,以便在向海關申報時單貨相符;制定在貨物儲存場所理貨和管理的制度;制定在貨物移出儲存場所時全面監控貨物的管理制度;制定管理、保護、監控貨物運輸過程以及貨物移入和移出裝運工具過程的制度。海關和AEO企業必須***同制定其他國內和國際規章未能予以規定的監管制度,以保證裝運工具得到有效維護和保護。要求AEO企業在其權力和職責範圍內,保證所有裝運工具的安全在其供應鏈中得到有效的保護;保證無人值守的裝運工具在供應鏈中的安全,並在其返回時檢查其安全是否受到侵害;確保對所有裝運工具的操作人員就保證裝運工具和貨物在其監管下的安全進行培訓;根據在國內AEO制度的規定,要求操作人員能夠及時向指定的企業安全部門和海關報告發現的和有嫌疑的違法事件,以便進壹步調查。並且將報告記錄在案,以便海關查考;總結出裝運工具上易於藏匿運輸非法物品的部位,並對這些部位進行常規檢查,保證裝運工具內外部艙室、夾層、空隙等的安全。檢查後應作記錄,並記錄所檢查的部位;向海關或其它機關報告壹切有嫌疑的、不合常規的以及確實侵害裝運工具安全的行為和事件。在征求AEO企業意見以及考慮企業遵守其它國際標準的前提下,海關必須制定根據自身情況,要求企業實施安全保障協議以保護辦公建築的安全,對其內外部及周邊的安全環境進行監控。要求AEO企業根據企業經營模式和風險分析的要求,采取安全措施辦公建築其周邊安全進行監控,防止對其設施、裝運工具、裝卸碼頭及貨物存放區域的非法侵入,以保證其負責的供應鏈環節的安全。如果不能做到準入控制,應在采取相應的其它手段。辦公環境安全應根據風險情況包括以下措施:建築物必須有防止非法侵入的設施;必須通過定期的檢測和維護保持設施的正常運行;所有的內外部的門、窗和圍欄應有鎖定裝置或采取其它進入監控措施;鎖定裝置及鑰匙必須由管理人員或安全負責人員統壹發放;在設施的內外安裝充足的照明系統,包括以下區域:出入口,貨物搬運和儲存地點,圍欄及停車場等;在車輛和人員進出口必須有人值守,進行監控或采取其它措施防止非法進入。AEO企業應當保證需要進入其限制區域的車輛應在專門地點停放,並能夠記錄車牌號碼,以便海關查詢;只有經安全識別或被授權的人員,車輛及貨物才能夠被允許進入設施;設置必要的外圍及周邊隔離設施;單據或貨物的存儲區域應設限進入,應當能夠有足夠措施阻止非被授權或識別的人員的進入;制定必要的安全制度,如失竊警報或準入控制系統;應當對限制進入區域進行明示,以便輕易辨認;根據需要,允許海關查詢或使用其保證辦公環境安全的監控系統。海關和AEO企業,應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調查相關員工的背景情況。此外,還應采取措施,防止未經授權進入相關設施、交通工具、卸貨碼頭和貨物存放地點等有可能影響到供應鏈安全的場所。要求AEO企業在國內法律允許的範圍內,在雇傭員工時,采取可能的預防措施,證實他們以前沒有與安全相關的、海關或其他刑事犯罪記錄;定期對安全敏感崗位員工的背景進行調查;擁有員工身份識別程序,要求所有員工攜帶公司發放的識別卡,確保對員工和單位的唯壹認證;擁有識別、記錄和處理未經授權或來歷不明的來訪者和銷售商的程序,如在所有入口處安裝照片識別儀和設立登記制度;及時將到期員工原有的身份識別卡、進入公司及信息系統的授權迅速收回並予以註銷。海關應當建立壹套AEO企業的標準和機制,這樣全球供應鏈安全就可以通過企業自願提高它們的安全措施從而得到加強,這些可以在國家標準中予以補充規定。要求AEO企業必要情況下,在商業模式可能的範圍內,AEO企業在與貿易夥伴進行合同談判時,應鼓勵貿易夥伴評估和提高供應鏈安全,也可在合同中予以明確。此外,AEO企業應保留在加強貿易夥伴的安全方面所做的努力的證明文件,並應海關請求提供相關文件;開始簽訂合同前,對貿易夥伴相關信息進行核實。為了降低災難和恐怖襲擊的影響,風險管理和災後重建程序應該包括針對特殊情況的預先計劃和應急工作機制的建立。要求AEO企業和海關在必要情況下,與相關部門***同研究制定應對恐怖襲擊和災後重建的緊急安全情況的計劃;人員的定期培訓和對應急計劃的測試。AEO企業和海關應采取相應的跟蹤、測評、分析措施,已達到評估指南的連貫性;確保安全管理制度的完整性和充分性;發現安全管理系統有待提高的方面,從而提高供應鏈的安全。要求AEO企業根據國內AEO制度的規定,定期開展對其經營情況的安全風險開展評估並采取適當措施降低這些風險;建立和開展安全管理制度的自我評估;明文規定自我評估程序和責任方;將評估結果,反饋意見及可能提高的工作建議整合在壹個計劃裏,為企業未來的安全制度的充分性提供必要的參考依據。AEO企業和海關將從頻繁地運用自動化和信息技術中受益,包括以提高技術為基礎的通關優惠,AEO制度參與者和實施《標準框架》的WCO成員使用安全數據入口,簡化交易的信息要求,利用提前信息進行安全風險評估(達到提前對僅用電子形式交換的信息進行風險評估的長期目標),以及海關和AEO企業收集績效數據。要求AEO企業和海關不斷完善益處和增加通關激勵機制方面***同合作以達到自願使用更高級別技術,這些益處應在國家AEO制度中確定下來。這就要求雙方在應用新技術和采取措施有效處理和減輕安全事故的破壞程度方面保持開放對話;通過安全的電子模式建立機制以識別全球貿易供應鏈AEO企業和現有已經承諾實施《標準框架》的海關。這就要求雙方考慮建立自動化平臺,通過該平臺、全球互認的基礎上,AEO企業能被清楚識別並賦予相應的地位、給予相應的益處;在通過風險管理達到安全的同時,在法律保障下支持簡化與貿易有關的手續的行動和努力,最終通過必要的能力建設實現減少貨物放行所需的數據要求,加速處理和放行低風險貨物,以及先進技術的使用。這就要求雙方通過尋求在全球實施AEO制度和其它貿易便利項目來進壹步便利與貿易有關的交易;鼓勵收集績效指標和其他相關數據,以便長期跟蹤《框架》實施情況和公布認為必要的調查結果。這就要求雙方至少為了內部分析的目的收集,關於被批準AEO資格的公司的數據和在持續時間內其AEO資格對其貨運所產生的影響,並可適當向內部或外部公布不涉密的數據。AEO企業可以額外加強措施為集裝箱設計高安全性封誌和/或其他為防止非法侵入而設計的安全裝置,前提是這些額外自願的行動應當會使提供該方法得到更多的實際的益處;向海關提供提前電子申報信息,使得海關在盡早環節進行統壹標準的風險評估,基於對上述信息的審查,也可使海關進壹步加快貨物的放行速度。

企業壹旦成功獲得“AEO”認證證書,則表明企業已達到“AEO”的認證標準,作為經認證的守法經營者自然而然的可以享受到應當享受的以海關為主為進出口貨物通關便利提供的多達十幾項的便利措施以外,還可以享受到來自發改委、商務、財政、工信、社會保障、國土、環保、市場監管、銀行、稅務、安全生產、外匯、貿促會、文明辦、工會、婦聯等等各職能部門提供的六大類將近50項的聯合激勵措施。基本上涵蓋了企業經營過程中所需接觸到的所有單位,有了這麽多家單位的鼎立相助,壹個正常的企業恐怕想做不好都難吧。我們不妨再來其他的認證吧,他們大都是壹些單壹部門的認證事項,不管是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還是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都是各有各的側重,又有哪壹個認證能有如此寬泛的牽動面呢?由此可見,“AEO”認證證書的含金量早已超越了它作為壹項認證本身的意義,完全不止是壹項認證這麽簡單了。

通過AEO認證程序,對企業運營過程中涉及到的人、財、物、產、供、銷,乃至上下遊整個供應鏈實行鏈條式綜合管控。對企業的綜合管理體系來說是壹次真正的由量變到質變的提升,實現各部門之間通力配合。充分調動了企業員工的積極參與意識。再加上壹年壹度的持續符合內部審計,逐步實現高質量管理轉變為常態化意識。所要打造的是壹種未來企業成功的標桿,引領未來企業競爭的亮點,引發未來企業發展強有力的杠桿。

妳的出發點決定妳飛翔的高度,妳飛翔的高度決定了妳的眼界,妳的眼界將決定妳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