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馬秀英的事跡

馬秀英的事跡

馬秀英,女,壹九二三年出生在四川忠縣石寶寨石寶鄉平信壩——個破產富農的家庭。在她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遺下母女倆相依為命,日子過得十分清淡。但母親還是想方設法送她上了小學。壹九三五年,秀英在家鄉讀完小學後,來到省會成都,寄住在西門柿子巷親戚那裏。隨即考入樹德中學。高中畢業後,她在家自己補習了壹年,於壹九四三年考入國立四川大學經濟系。四年後在那裏畢業。   這個長江邊的小姑娘,到成都剛剛十二歲,卻已經養成了沈靜、少言而好思索的性格。當時,同住在那裏的還有她的幾個堂兄。他們年少氣盛,思想活躍,常愛對壹些思想問題及國家時局進行爭論,互不相讓,非常激烈。年幼的馬秀英對他們爭論的東西當然不甚理解、似懂非懂。可是不知不覺,那些問題也在她純稚的腦子裏引起了認真的思索。   秀英就讀的樹德中學是那時成都較有名的學堂之壹。學校對學生的學習抓得很緊,要求很高,但同時在思想上對學生控制也非常嚴,封建禮教和清規戒律甚多。由於與堂兄們的接觸,秀英對學校那些陳規舊俗的束縛極為不服。雖然她學習勤勉努力,但只要壹有空閑,總喜歡找些具有新思想的課外書刊閱讀。她家附近的祠堂街,那時是成都各種書店較為集中的地方。每到放學回家路過那麽她總要去看看,留連忘返。那些內容豐富、新穎的書刊使她著了迷。逢上節假日,她更是常常去,壹呆就是半天。   壹九二九年,她的另壹個堂兄馬識途(中***地下黨員)從湖北回到成都,也住在柿子巷家中。馬識途壹回來,使住在那裏的兄弟妹妹們思想上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和沖擊。愛爭論的年輕人逐漸形成了思想對立的兩派。後來,在思想上傾向國民黨的人幹脆就從家裏面搬出去了。當時,正當抗日救亡的高潮時期,成都的進步勢力較大,也很活躍。她們家裏時有進步青年前來,大家在壹起,經常慷慨熱情地討論問題。壹九四壹年馬識途離開成都去雲南昆明西南聯大工作,但是仍與家裏保持頻繁的書信聯系,常常還寄些宣傳我黨抗日主張的刊物給弟妹們。這使馬秀英得以接觸到不少革命思想和進步青年。這段時間,可說是使她受到了最初的革命思想熏陶。   壹九四三年,由於國際反法西斯戰爭以蘇聯斯大林格勒戰役為開端,進入了全面反攻。國內我黨領導的抗日民主運動也克服了重重困難,得到了恢復和發展,整個革命形勢由低潮轉入高潮。四川的我黨地下組織也逐步壯大,抗日民主活動開始蓬勃發展。這年夏天,馬秀英考入了川大。在這裏,她先後結識了進步學生冉正芬、陳為珍等。其時,她的堂嫂王琴仿同誌(後改名王放,即馬識途的愛人)是川大地下黨的負責人之壹。因此,秀英壹到大學,便受到他們的關心和幫助。   四四年底,王琴仿同誌在川大女學生中組織了“自由讀書會”。這是壹個以閱讀書籍和討論學術為名的進步團體。秀英與冉、陳等是這個“讀書會”的首批成員。後來,“讀書會”又在同學中發展了不少人,為宣傳馬列主義和我黨的主張起了較大的作用,在學校中影響較大。同年十月,鑒於革命形勢的發展和需要,在中國***產黨的領導下,成都各校成立了校際進步分子的秘密組織“民主青年協會”(簡稱“民協”),它是我黨在學生中的外圍組織。馬秀英很快便被吸收為“民協”成員。此後,成都各大中學的學生在地下黨領導下,掀起了壹個又壹個揭露國民黨反動派反***賣國和腐敗無能的運動。秀英在這些活動中,總是積極踴躍.始終如壹。她沈著、踏實的作風,給同學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壹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以後,我黨領導的革命鬥爭又進入了壹個新的階段。壹九四六年六月,蔣介石撕毀了停戰協議,向我解放區發動了大規模的軍事進攻,而在蔣管區,除了繼續鎮壓革命和群眾運動外,同時加緊了向人民群眾進行掠奪。壹時間,蔣管區物價飛漲,經濟調敝,民不聊生,怨聲載道。成都各大中學校的學生.許多人繳不起學費,生活困難。為配合解放區軍民的鬥爭,針對四川、成都的形勢,黨組織和“民協”領導群眾廣泛開展了“爭溫飽、爭生存”的鬥爭,要求各大中學校的“民協”為改善同學生活服務,密切與群眾的關系。為此,川大“民協”組織辦了學生夥食團。由於馬秀英平時待人謙和,樸實無華,與同學們相處甚好,於是她被大家推選為夥食團長。她總是壹絲不茍,勤勤懇懇地為同學服務,沒有辜負同誌們和群眾的信任。   當時,時局動蕩,革命形勢發展很快。這年秋天,馬識途同誌又回到成都,任中***川康特委副書記。在這革命形勢日益高漲、鬥爭更加艱苦的時期,秀英以極大的熱忱投身到革命工作中。她積極協助馬識途、王琴仿(王此時巳離開川大.到機關工作)同誌,擔負了聯絡和傳遞文件、油印宣傳品等任務。   壹九四七年新年前夕,中***川康特委領導的成都“海星合唱團”準備在元旦舉行的公開聯歡會上,首次以解放區的秧歌舞劇形式演出,以擴大我黨在群眾中的影響。為此,發動了成都各大中學校的進步學生以及其他進步青年積極準備。秀英平素好靜.對拋頭露面的事尤其不習慣,但她這次卻欣然與王放、冉正芬、陳為珍、李惠明等川大同學壹道參加了這壹活動。在排練中,無論是練習歌詞還是秧歌步伐,她都特別認真、努力。那次的演出(在太平街“中藝劇場”)非常成功,可以說轟動了整個成都,在各界中影響很大。尤其是秀英他們演出的“新年大合唱”、“過新年,提花燈”這兩個節目,最為新穎,得到公眾的好評。四七年初,將要畢業的馬秀英,還參加了川大“民協“領導的“黎明歌唱團”,他們用戰鬥的歌聲,喚起民眾,迎接祖國的黎明。向來沈靜寡言的馬秀英.也用自己熱情的歌聲贊美著將要誕生的新中國。   同年秋,她以優異成績在川大畢業了。在川大的這四年,她經歷了抗日戰爭的勝利和人民解放戰爭勝利進行的歷史轉折時期,這也是她在政治思想上日益成熟的重要時期。   畢業後,她經人介紹,到距成都五十多公裏的廣漢女中任訓育主任。在這裏她僅工作了半年。但她能密切聯系學生,因而頗受學生尊敬和愛戴。   這年年底,成都發生了“官箴予事件”。官箴予是省參政員(人稱“官大炮”),他因為不滿當時的四川省主席鄧錫侯,在參議會上向鄧放了壹炮,於是鄧惱羞成怒.命令特務將他關了起來。那時,蔣介石不顧全國人民的強烈反對,為了把他的法西斯統治強加在中國人民頭上,並使其合法化,壹方面大打內戰,壹方面則加緊炮制偽憲法,拼湊偽國大,自編自演了壹場“民主鬧劇。在這種時候,“官大炮”被抓,對蔣介石的所謂民主正好是壹個極大的諷刺。為了揭露國民黨的假民主、真獨裁的反動面目,我黨決定充分利用這個事件,發動群眾起來要求真民主,奪回人民的權利。在黨的發動和領導下,成都各校立即開展了抗議和聲援活動。師生們組成了壹支幾幹人的大隊伍上街遊行示威,後又到省政府內靜坐示威。秀英在廣漢聞此消息,立刻趕到成都。臨行,她還特地買了壹只廣漢特產——纏絲免,風塵仆仆的直赴偽省政府。到了那裏後,她把兔子拿來分給同學們吃,並和大家壹道高呼口號,堅持鬥爭,直至這次鬥爭勝利結束。她的這個行動,使當時參加鬥爭的同學們大受鼓舞,印家很深。   壹九四八年春,馬秀英來到重慶,在江北復興場誌達中學任文史教員。誌達中學是地下黨員王樸同誌為進行地下活動作掩護而開辦的。當時除王樸外,還有齊亮、黃友凡等同誌在那裏。齊亮原是西南聯大學生自治會主席(轉者註:應為昆明學聯主席,西南聯大學生自治會常務理事),與馬識途同誌關系密切,是中***重慶北區工委書記。秀英很佩服齊亮的人品才學,與齊亮接觸非常多。齊亮同誌在政治上也給了秀英極大的幫助。經齊亮和王樸同誌介紹,秀英參加了中國***產黨,從此走上了為中國革命和***產主義獻身的道路。   同年四月,由於重慶市委書記劉國定被捕叛變,王樸同誌也不幸被捕。川東和重慶的我黨地下組織遭到極大破壞。組織上要齊亮和馬秀英撤離重慶。   六月,他們到了成都。不久,他們結為革命伴侶。   劉國定叛變後,成為了敵人壹條兇惡的鷹犬。他在重慶出賣了不少同誌,後來竟然又帶著特務來到成都,四處抓人。   四九年壹月初的壹天,秀英夫婦到春熙路百貨商場去買東西。齊亮突然發現商場中有些形跡可疑的人在他們周圍打轉,他敏銳地感覺到可能要出事,便囑秀英趕快離開。然而,當他們剛剛走到商場門口,就發現劉國定在不遠處站著。要回避已經來不及了。齊亮同誌鎮靜地向秀英示意,自己使沈著地朝前走去。無恥的叛徒帶著幾個特務壹擁而上。齊亮被捕了。   出於當時劉國定並末認出秀英,於是她便乘亂脫身而去。但是丈夫被捕,使秀英悲憤萬分.她簡直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在返家的路上,未能註意特務盯梢。壹月二十日晨,她在家裏被捕,旋即,敵人將她與齊亮壹起押送到重慶,關在歌樂山下渣滓洞集中營。   在獄中,秀英與齊亮都表現得非常堅定,齊亮同誌還在獄中編寫了《支部工作綱要》,在同室的難友中開展積極的思想宣傳工作。   壹九四九年十壹月,四川就要解放了。面臨滅亡的國民黨反動派,對關押在白公館、渣滓洞監獄的二百多名***產黨員和其他愛國民主人士下了毒手。二十七日晚,秀英與齊亮同誌雙雙殉難於渣滓洞牢房(轉者註:齊亮實際上是11月14日與江竹筠、李青林等人壹起殉難於電臺嵐埡的)。  秀英烈士犧牲時年僅二十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