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玉帝幹不過如來
要知道欲界六道輪回是:天、人、阿修羅、餓鬼、地獄、畜生。妳知道“天”指的是什麽?指的是天界的壹切天人,也包括玉皇大帝。凡是在六道輪回之內壹切有情(六道眾生),皆都比六道輪回之外眾生(如佛、菩薩、緣覺、聲聞)低。只有六道輪回之外(如佛、菩薩、緣覺、聲聞)才是最貴。也就是說(只有四聖法界)佛、菩薩、辟支佛、阿羅漢才是最大的。
妳們猜“玉皇大帝”和“阿羅漢”,誰貴誰輕呢?
佛曰:阿羅漢貴。因玉皇大帝(也叫天帝,即是天,還在六道輪回之內,尚未跳脫三界)是依然未超脫生死苦海的六道凡夫,而阿羅漢(又稱自了漢,已經斷除了見思煩惱,證得了有余涅槃,壹旦證得此果位,無需再修,無需再學,是小乘佛教中的至高無上的究竟果位。雖然屬於出世間聖人中最低的位置,但畢竟也是個聖人,依然超出了天帝四條街的等級。是在六道輪回之外,已超越三界的)是已徹底了脫了生死苦海的聖賢。所以阿羅漢更貴,是天帝(天人道的帝釋天,低於基督教的耶穌七層天的修行境界、神通力、福德力、壽命、禪定力量、智慧度與斷除煩惱度、清凈度與慈悲力、行政神權力與地位、善良度與情感力,即是玉皇大帝)的上級。天帝見阿羅漢,皆要誠心禮拜,叩首頂禮。要知道天帝(即是天,天乃六道輪回內),雖是天、地、人(天界、地府、人間)三界之內的極小王帝、極輕小天王,有神權的神仙。但終究是尚未超脫三界的六道凡夫,也有墮入無間地獄的可能性。根據地藏經記載,無間地獄之所以叫做無間地獄,之四原因:“是無論男女、種族、年齡、貴賤、或龍、或神、或天(“天”指的是三界二十八天中的壹切諸天老天爺,更何況是玉皇大帝,乃超級低級的老天爺也,也叫天帝,幸虧下面還有個四大天王墊底,不然還挺傷人家心的,他的上級只要是高於他的忉利天皆是他的上司、老大、座下)、或鬼,有了造罪行惡的業感,墮在這地獄裏,都是同樣的受苦,所以叫做無間。”妳仔細看,有說過四聖法界(譬如佛、菩薩、緣覺、聲聞)也墮入無間地獄的可能性嗎?因四聖法界有情是很至高無上的果位,達到了不生不滅的彼岸。且超出六道不在三界中,是已徹底了脫了生死苦海的聖賢,即永不打入無間地獄的。要知道,不但阿羅漢比天帝生命昂貴、連三界之外的壹切辟支佛,壹切阿羅漢,皆都比天帝尊貴的。如:降龍羅漢、伏虎羅漢、坐鹿羅漢、長眉羅漢、歡喜羅漢及其他(她)所有阿那含、斯陀含、須陀洹皆都比天帝大的,知道嗎?
天帝即是天,天仍然在六道與三界中,是依然未超脫生死苦海的六道凡夫。而四聖法界(譬如佛、菩薩、緣覺、聲聞)很至高無上的果位,達到了不生不滅的境界。且超越了六道不在三界中,是已徹底了脫了生死苦海的聖賢。天(天帝)也有墮入無間地獄的可能性,但他知道因果業力的恐怖,不敢造業而不作惡業,導致機率較小。而四聖法界有情是永不墮入無間地獄,可能性機率完全是零的。天(天帝,也叫玉皇大帝)是比四聖法界(譬如佛、菩薩、辟支佛、阿羅漢)低的,且四聖法界皆是他的上級。簡單劃分壹下:佛乃老大(“佛”是佛教中的至尊,是全宇宙第壹尊貴的生命。任何高貴的神靈與非神皆無法超越,是九法界有情的大BOSS)、
菩薩老二(“菩薩”神通廣大、法力無邊、功力高強、威神力不可思議,是僅次於佛的果位。且無論比:“地位、神權、智慧、善良、福報、法力”皆低於佛。只有佛才是全方面最究竟圓滿,無上正等正覺的聖賢)、
辟支佛老三(要留意“辟支佛”非佛,他只是也帶了個“佛”字而已,他與“佛”比起來相差還很懸殊的,就如同壹個在天上,壹個在地下。其實他比聖賢阿羅漢中的四種果位都高,但連比菩薩的五十二個階位皆低的,他們之間是上下級的關系)、
阿羅漢老四(別說是阿羅漢,就算證得了阿羅漢中的最低果位,聲聞須陀洹。就已經受人天供養,是“天”的上級與導師)、
天(三界二十八天中的壹切上天,天帝也在其中)乃老五的。
天帝也與我們南閻浮提世界的人那樣,也有七情五欲之心。“七情”所謂:喜、怒、哀、懼、愛、惡、欲。“五欲”所謂:財、色、名、食、睡。這五欲也就是地獄的五條根,我們應立即將這五條根給斬斷才行,再清凈我們“身語意”的五欲作業(註意:只有欲界天的六層天皆有五欲之心,但只要修行到達了色界天與以上,皆永離五欲,皆徹底清凈了五欲之毒,不再受欲望所控制)。且還有“貪嗔癡”三種烈毒(所謂:貪心生餓鬼、嗔心生地獄、癡心生畜生)。再且也是念佛,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念地藏王菩薩名號積修功德的。而佛、菩薩皆不是。
華嚴經裏面講過:“我們眾生造業深重,弄得災難重重,民不聊生。玉帝受命於須陀洹,昔日奉須陀洹的壹道旨曾跪拜觀世音菩薩七天七夜,懇求菩薩大發慈悲,消災增福。”可見,玉帝是多麽的仁慈啊!
佛教把壹切眾生分成十大類,也就是十法界。佛、菩薩、緣覺、聲聞、天界、阿修羅、人、畜生、餓鬼、地獄。前四種是已經解脫了六道輪回,生死苦海的聖人。後六種是還沒有解脫生死輪回的六道凡夫。即要生生世世根據自己所做的善惡業去或好或壞,或高或低的地方受生,受業力支配。新的壹生開始,善業成熟就到三善道,天、人、阿修羅去享受善道的生命。如果惡業成熟了就被迫轉到三惡道出生。沒有壹成不變的生命境界。都被善惡業所牽引去感受苦樂不同的生活。玉皇大帝是天人,也是由於做了善業,受善業所牽出生到天界。但這生結束了還要受善惡也牽引再去其他道投生。所以他是要生生世世受業力牽引在六道或好或壞的環境中生存。但是六道中樂少苦多,到善道有如長時間掉到海裏的人剛出來喘口氣,又掉到下面去了。很苦。而四聖法界眾生是了脫了生死苦海,不再下墮的聖人。觀音菩薩當然是已經脫離生死苦海,離苦得樂的聖人。而玉皇大帝這生福報受盡,如果以前有惡業還要去三惡道受生,做畜生,餓鬼,下地獄。這樣反反復復沒完沒了。因為不覺悟就業,造業就要受善惡報。佛下生,為眾生宣講破迷開悟,了生脫死的方法。使壹切眾生都能依照他講的方法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究竟成佛。
在佛教中,“阿羅漢”與“玉皇大帝”那個級別高呢?
次第而下:
佛---菩薩(大乘)---辟支佛(緣覺乘)---阿羅漢(聲聞乘)。之後還有聲聞三種果位:阿那含(三果)、斯陀含(二果)、須陀洹(初果)。
以上,前四種是聖人,已經解脫生死。後三種雖然暫時沒有解脫生死,但是,即使是初果人,也最多七次人天往返即可解脫。因而,這些有情。都不是凡夫了。
再而下之:
天人(玉皇大帝也在其中,且常受阿修羅的攻打與欺淩,受盡種種傷害與辛酸)---阿修羅---人---畜生---餓鬼---地獄。
這六種有情(六道眾生),雖然因善惡果報有高低差別。前三者名為“三善道”,後三種名為“三惡道”。然而,並無本質區別:皆是凡夫,皆未能解脫生死。完全有可能下墜地獄,在六道中升降沈浮不止。如《優婆塞戒經》雲:
“諸外道等,獲得非想非非想定,壽命無量劫,若未得解脫分法,應觀是人為地獄人。”(非想非非想定,是天界最高層次;解脫分法即部分的解脫法;最起碼是聲聞初果:須陀洹)
如上,合“六凡四聖”為“十法界有情”。涵蓋壹切有情。需要註意的是:十法界有情,各各具足“佛性”,皆有成佛的可能性。因而才有諸佛教化眾生,令其解脫生死,乃至究竟成佛。
建立以上知見,樓主就能明白:玉皇大帝與阿羅漢,壹者是凡夫,壹者是聖賢。猶如天淵之別,不可同日而語。
壹切眾生畢竟成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這個問題要從十法界講起。佛陀告訴我們,全宇宙也就是包含我們地球的空間由十個不同的能量空間組成,其中分為六凡界和四聖界,六凡界就是我們常說的“六道輪回”,分別為天道(神仙界)、阿修羅道(半人半神)、人道(我們)、旁生道(動物)、餓鬼道、地獄道,這裏面的生命體因為都存有愛欲煩惱的緣故,都在反復轉世輪回,逃不出六道輪回。而四聖界則由徹悟宇宙真相、沒有煩惱愛欲的修行者組成,分為聲聞道(聽聞佛法而悟道)、緣覺道(沒有聽聞佛法的機會但能憑借自己的經歷悟道)、菩薩道、佛四個層次的生命體。
所以玉皇大帝在六凡界的最高壹層,天道裏面的天人,有福報的神仙,但是仍處於六道輪回中。對於所有的低級天人而言,他是領袖人物,故稱“神頭”;對於成佛的預備人員,他卻是小老末,相隔太懸殊了,故稱“佛尾”,也就是“神頭佛尾”;佛則是四聖界的最高壹層,如來也就是佛的別稱;而觀音菩薩則僅次於佛,他們比玉皇大帝高出四、五個級別呀(請註意,是高出四、五個“特大”級別喔)!
當然是阿羅漢大。要知道四聖界有情果位永遠是至高無上的。且超越了三界,達到了不生不滅的境界。而玉帝雖是六凡界中最高級的壹道,但還在六道與三界中,終究要受著輪回之苦。
四聖界是了脫了生死苦海,不再下墮的聖人。是永不受三惡道之苦,是已徹底了脫了生死苦海的聖賢。而玉帝這生福報受盡,如果以前有造作了惡業,就要被業力有所牽引即墮入三惡道中,還要做畜生、餓鬼、下地獄。是壹直依然未超脫生死苦海的六道凡夫。玉皇大帝是比四聖界有情低的,且四聖界皆是他的上級。
玉帝見須陀洹是要禮拜的。因佛教網上記載:“玉帝見到須陀洹皆要下跪禮拜,且須陀洹下的每壹道命令、使喚、旨意、吩咐,玉帝都不敢違背。且須陀洹在玉帝面前自稱“本座”,玉帝竟連擡頭看須陀洹壹眼都不敢。”且佛教書籍上也是這樣講的。
“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壹切無有如佛者。”這是什麽意思呢?
即:這個偈頌當中講到了,在天上天下,對整壹個上下的世間當中,都沒有像佛這樣子了不起的、殊勝的、至高無上的、不可思議的,在十方世界也沒有誰能比得上佛。世間的壹切我都見完了,就是沒有見到壹個能像佛這樣子最尊、最上、最高貴、最第壹的。為什麽佛陀能夠成就這個偈頌的功德呢?我們應當知道,這就是般若讓佛陀成為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佛。因為他證悟了般若、他現前了般若、他圓滿了般若,所以他是天上人間最尊、最上、最高貴、最第壹,十方世界無法比擬。世間的壹切見多了、見盡了,也無法像佛陀這樣子。
世間事離不開因果定律,就不要操心了。有四聖法界之聖人在做主宰,是全宇宙最高領導與統帥。有護法龍天在執行,壹心聽從上級的每壹道命令、使喚、旨意、吩咐。
護法龍天指的是天龍八部。天龍八部又稱龍神部、八部眾,是以天龍為首的八部鬼神像。天龍八部分別是: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喉羅迦。據佛經講,天龍八部因受到佛的教化,皈依佛法,並以護持佛法,保護眾生為天職。
天:梵文音譯的簡稱。即佛教所說的眾天神。包括著名的護法二十位諸天中的大梵天、帝釋天、大自在天、四王天、大功德天皆是佛經中所謂的護法神,他(她)們壹心以守護眾生為動機,以聽經聞法為修行,也以根據眾生的善惡身語意來執行獎勵與懲罰,壹心聽從上級的旨意,來建立因果業力的運行。在我國石窟造像中很早就出現了天部的形象,如雲岡窟第8窟窟門兩側,雕出了摩醯首羅天和鳩摩羅天。
龍:梵文音譯的簡稱,與和我國的傳說中的“龍王”或“龍”有相仿之處。佛經中有五龍五、七龍王、八龍王等名稱,古印度人龍很是尊敬,對德行崇高的人尊稱為“龍象”。並認為下雨是龍從天海中取水而灑下人間。我國民間也有這種說法。雲岡第11窟頂、第10窟的窟門上有龍雕像,在敦煌第158窟唐代壁畫中也有龍的形象。
夜叉:梵文音譯。是佛經中的壹種面目猙獰,能騰飛,能土遁,能食鬼,還能傷人鬼神。分地夜叉和飛夜叉。地夜叉,怒發上沖,形似鬼怪的杠托人像,如雲岡石窟中的石塔下層常見這種造像;飛行夜叉,作飛行狀,手托蓮花或博山爐,如雲岡第7、8窟前室窟頂上刻有這種造像。
乾闥婆:梵文音譯,又稱為“香神”,意為變幻莫測。是服侍帝釋天的專管演唱俗樂的樂神之壹,演奏的音樂威力極大。乾闥婆的形象為頭戴八角冠,左手執笛,右手拿寶劍,如普陀山普濟寺就有這種造像。
阿修羅:梵文音譯“阿修羅”,意譯“不端正”、“非天”等。是壹種非神、非鬼、非人,極其醜陋的怪物。原為古印度神話中的壹位惡神,曾與帝釋天激烈作戰,後成為天龍八部之壹。
許多石窟的門兩側,雕出阿修羅作為守護神的形象,三頭六臂或八臂,上身裸露,雙手持日月或弓矢。如雲岡石窟第6、7、9窟的壁畫及天井上就有這種形象。
迦樓羅:梵文音譯,即金翅鳥神。佛經中講金翅鳥為佛的護侍,住於須彌山下層,靠食龍維生,人身鳥頭,有時全身呈鳥形。迦樓羅就是大鵬金翅鳥,雲岡石窟第6窟後室中心塔柱頂端有各種迦樓羅浮雕。敦煌158窟的唐代壁畫中,金翅鳥變成了頭戴鳥冠的武士形象。
緊那羅:梵文音譯,相傳是專門演奏法樂,善於歌舞,是帝釋的樂神。形狀和人壹樣,但頭上生壹只角,所以稱為“人非人”。在石窟中常見的伎樂、歌舞天人,應是緊那羅的形象。普濟寺的緊那羅是馬面或鹿盛典,半裸體,手中持樂器形象。
摩喉羅迦:大蟒神,也是壹種樂神。人身而蛇頭,或頭上頂壹條蛇,或是蛇面,手中持笙,或腰系腰鼓,手執鼓槌。
參考資料:
上天畢竟是仙,也會轉世輪回嗎?也會出現天人五衰相現嗎?
即:上天還只是壹介凡夫,肯定是要輪世輪回的。等到上天的天福將享用盡了,快要失去生命的時候,便會出現天人五衰相現:
(壹)頭上花萎。
天人戴的帽子是花做成的;等到五衰相現的時候,這花冠帽子就謝落了。
(二)衣裳垢膩。
天人的衣服是不需要洗,總是潔凈;但等到他的衣服上壹有了垢穢,就知道他快死了。
(三)腋下汗出。
天人的身上不出汗;等他五衰相壹現,兩腋汗出,身體和胳臂中間的地方就出汗了。
(四)身體臭穢。
天人的身上總有壹股香氣,總是放香;等他五衰相壹現的時候,身上就有壹股臭氣,臭氣入體。
(五)不樂本座。
天人總是坐著,坐在那兒有壹種禪定相;等到五衰相壹現的時候,禪定相就沒有了,也不知道坐著好,還是站起來好,站起來又坐下,坐著又站起來。
在這個時候,他就該墮落了;壹墮落,或者就轉餓鬼、轉畜生、下地獄,或者做人,都不壹定的。
極為簡單之講,欲界天人五衰相現情節是:1、衣服開始變得垢穢,微塵可以落到他的身上。2、頭上的鮮花,開始枯萎。3、腋下開始流汗。4、身體變得臭穢。5、不樂於端坐於本座之上。(以前曾與他們嬉戲玩樂的天女們,壹見到這五衰相現的情節,皆立即遠離。這些天女也挺現實的呀)
以上叫大五衰相現。還有小五衰相現,小五衰相現是什麽呢?
(壹)樂聲不起。
天人的聲音都非常之美妙;等他五衰相壹現的時候,聲音就變惡聲,不美妙了。
(二)身光忽昧。
天人的身上都有光亮;等到小五衰相壹現的時候,身上的光就黯然失色了。
(三)浴水著身。
本來天人沐浴的時候,身體不沾水,像玻璃似的,有水就流下去了,不會著身;但小五衰相壹現前時,沐浴的水就會沾在他身體上了。
(四)著境不舍。
他遇到什麽境界,就著住在境界上,不能舍離境界。
(五)眼睛數瞬。
小五衰相壹現前時,身體非常的虛弱,不強健,沒有氣力了。還有,天人很少睜開眼珠來回地轉動。但是小五衰相壹現前時,天人的眼珠就來回來回地動,這叫眼瞬。
另外又有七衰說,這七種其中包括有大五衰的五種。
(壹)光滅。他的光沒有了。
(二)花萎。頭上的花冠雕落了。
(三)色變。天人的相貌很圓滿的,但是他衰相壹現,就變了;本來很好看的,現在變成不好看了。
(四)衣著塵埃。
(五)兩腋汗出。在胳臂底下出汗。
(六)身瘦。天人不需要吃什麽補品,身體也不瘦。但是他這種衰相壹現時,身體也就瘦了。
(七)不樂本座。離開自己所坐的位子。
小五衰、大五衰、又有七衰說,這些都是天人天福盡時所現的相。所以,即便天人福報特別大,壽命也特別長,但是福報也有享盡的時候,仍然有墮落的可能。所以,我們還是要聽聞修習佛法尋求究竟解脫,而不是壹味的求不究竟的人天果報!
《佛的九種無上殊勝》
壹、身無上。是說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世出世間沒有可以超過他的。
二、道無上。佛以大悲心自利利他,度脫無量無邊眾生,世出世間沒有可以超過他的。
三、見無上。佛以正戒、正見、正威儀、正命之法成就正果。佛陀的見地,世出世間沒有可以相比的。
四、智無上。佛具足法無礙智、義無礙智、辭無礙智、樂說無礙智,能遍知壹切法,辯說融通,了無凝滯,世出世間的智慧沒有能和佛相比的。
五、神力無上。佛有不可思議的神通之力,世出世間所有的神力都比不上。
六、斷障無上。佛能斷除壹切煩惱障和所知障,世出世間沒有可以超過的。
七、住無上。佛本住於大寂滅定,其中有三種住,壹是住於聖人之位,二是多於天中住,三是多於凈土中住。世出世間眾生安住之處沒有超過佛的。
八、權無上。佛成就了全宇宙間第壹強、第壹烈、第壹驚人的神權,掌管九法界內壹切有情無情,主宰業力,統冶宇宙。世出世間皆比不上的。
九、福無上。佛已具備了全宇宙間所有的福報與享受。舒潤身心,歡樂無限。世出世間任何美妙的享受皆沒有可以相比的。
這九種勝事,菩薩也已部分獲得,但遠不及佛圓滿。佛還證得了十八不***法,此十八種功德唯佛獨有,菩薩無法證得,所以稱為“不***”。另外,菩薩已斷分段生死,但是尚有變易生死,而佛已斷此二種生死,安住於無住涅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