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是什麽人物
王越是明代中期名將、詩人,王越(1426年12月3日-1499年1月12日),初名王悅,字世昌。大名府浚縣人。景泰二年(1451年),王越登進士第,授禦史。累官右副都禦史、巡撫大同。明憲宗時官至兵部尚書,總制大同及延綏甘寧軍務,以功封威寧伯,成為明代因軍功封爵的三位文臣(另兩位為王驥、王守仁)之壹,世稱“王威寧”。亦為首任三邊總制。成化十九年(1483年),權宦汪直被貶後,王越遭奪爵除名,謫居安陸。
明孝宗即位後,王越獲赦回鄉。後以左都禦史銜致仕。弘治十年(1497年),起復原職,並加太子太保,總制甘、涼邊務兼巡撫,其後兼制延、寧兩鎮。次年,於賀蘭山擊破韃靼,以功進少保兼太子太傅。旋受命經略哈密。弘治十壹年十二月(1499年1月)在甘州逝世,年七十三。追贈太傅,謚號“襄敏”,後世稱其為“王襄敏”。
王越為明代成化、弘治時期西北著名的軍事統帥,曾三次出塞,收取河套地區,兩次遠襲韃靼。他身經十余戰,出奇取勝,動有成算。又提攜後進,籠絡豪俊,深得眾心。唯獨因交結宦官而受士人詬病。王越亦頗具詩才,其詩性情流露,不須雕飾。悲歌感慨,有河朔激壯之音。有《王襄敏集》等傳世,今人輯有《王越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