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市場有哪些特點及優勢900字
我國市場有哪些特點:是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的基礎是企業,潛力巨大,競爭激烈的開放的市場;是民眾消費水平上升和消費結構轉變將帶來轉型升級。
壹、中國市場的優勢分析:
1、勞動力優勢
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優勢來自於三方面。其壹,中國勞動力資源總體上非常豐富。2011年,我國勞動力資源已在10億左右,預計到2020年會達到11億以上。與此同時,我國還有1.2億的農業富余勞動力需要轉移就業,會提供壹個長期的人力資源優勢保障。
其二,勞動力成本優勢存在“和誰比”的問題。我國勞動力絕對價格與越南、印度相比,的確要高壹些。但和歐美以及多數東南亞國家相比,仍然“質優價廉”。壹項測算顯示,在制造業,我國大陸的勞動力成本約為香港的1/10、美國的1/20,即使再漲壹倍,還很便宜。其三,近年我國勞動力價格增長明顯,但同時勞動力素質、勞動效率也在提高。
僅去年壹年,我國就有1232萬人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新生勞動力中80%以上接受過正規培訓。很多地方的社會勞動生產率增速大大高於職工平均工資增速,高技術人才不斷增加。所以不能簡單地說勞動力成本提高了,可能在某些領域還下降了。
2、市場優勢
中國有13億人口,是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中國國內市場前景廣闊,發展潛力巨大。巨大的市場潛力,以及中國企業具有熟悉中國國情,了解國內市場的消費心理,加上中國產品在自己本土具有較強的親和力,使中國企業在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中具有較強的優勢和競爭力。
3、國際競爭力優勢
壹些大型企業或企業集團,特別是在我國開放較早的壹些競爭性行業及企業,他們在長期的市場競爭過程中,已經積累了相當的技術、人才和資本優勢,壹些企業已經具備了相當的規模和較強的研發能力,掌握相關產品的關鍵制造技術,品牌已有相當的知名度。個別企業如海爾等企業,通過堅持走國際化經營的思路,使企業發展成為世界級跨國企業集團。
海爾集團憑其實力與魄力,選準美國、德國等高度發達國家作為主攻目標,並在美國安營紮寨,建立生產制造基地,打開美國、德國市場,隨即趁勢開拓壹般國家的市場。在福布斯雜誌的最新統計中,全球白色家電海爾集團綜合實力排到了第6位。
目前,海爾已經在世界各地建立起12家海外工廠,56個貿易中心,15個設計中心,營銷網點53000個,產品銷往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0年,海爾的總銷售額為406億元,而出口創匯2.8億美元,按照目前的速度,海爾集團在2003年就能列入世界500強的行列。
中興通訊集團最近向南斯拉夫提供價值總額達2.25億美元的GSM移動通訊設備,實現了我國高新技術成套設備出口零的突破。
4、行業的優勢
大致來說,我國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和產品,如紡織服裝、文教體育用品、毛皮羽絨制品等多數紡織輕工行業,以及部分建材產品、部分家電產品、部分機電產品、部分化工產品及部分鋼鐵產品也是有很強的競爭能力的,具有相對的比較優勢。
加入世貿組織,短期內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型企業具有較強的比較優勢,可以利用國外市場配額和其他非關稅壁壘的消除,使生產這些產品的企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這些產品大多數已屬於發達國家不生產或很少生產的。
我國的紡織服裝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典型代表,它占我國工業增加值的8%,是中國傳統的支柱產業,是我國38個行業中的第二大行業,又是我國最大的創匯產業。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生產國,纖維加工總量達到了壹千萬噸;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出口國,出口額占世界紡織品出口貿易額的百分之十三,同時,也占中國商品出口總額的百分之二十三。
中國紡織品出口在近幾年在產品的結構,出口的附加值等方面也有了較大的進展,中國紡織行業在加入WTO後,中國有相對勞動力和資源的優勢,有比較齊全的行業加工基礎,這些均為中國參與競爭提供了有利條件。
5、制造業的優勢
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表明,制造業是壹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石,也是增強國家競爭力的基礎。無論今後科學技術如何發展,制造業將永遠是人類社會的重要產業。但21世紀的世界,制造業正進行著壹場深刻的戰略性重組,在世界範圍內進行著新壹輪制造業資源的優化配置。
由於中國的勞動力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加之有豐富的土地資源,使很多跨國公司逐步將制造基地移往中國,在不久的將來中國有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制造業中心。這就為我國的制造業帶來了相當大的比較優勢,而我國的制造業也有壹定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