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老家種植棉花的農民很多,怎樣解決棉花價格低的問題?

老家種植棉花的農民很多,怎樣解決棉花價格低的問題?

今年棉花價格確實是這十幾年來少有的低價,我記得2005年在阿克蘇軋花廠工作的時候,籽棉價格是5元,不過那個時候各方面成本要比現在低很多,那個時候都是手摘,壹公斤采摘費不到壹元,現在都要二元上了,更別提包地費,種子,水電費等其他成本了,現在壹畝地的成本至少1800以上,壹般在2000左右,成本比過去要高出了大幾百元,與過去不同的是,過去沒有補貼,現在有了補貼。

從事棉花工作十五年,經歷了棉花市場的大起大落,最近這六七年,整體來說種棉花收益還是比較穩定,2013年那幾年是收國儲,2015年這幾年是拋國儲加上目標價格補貼,國家對棉花產業這壹塊還是相當重視的,今年收購價格是相當低,但算上補貼,種棉花的收益還是相對來說可以的,今年可能稍微差壹點,但綜合這三年整體種地的收益水平,種棉花的效益整體相比其他農作物來說有保障得多,國家18600的目標價格補貼,能保證基本的種植收益,這些年國家把棉花產業的重心逐步向新疆轉移,采取各種措施保障新疆的棉花產業,穩定市場價格,國家是不希望棉花價格大起大落的,不利於棉花種植面積的穩定,也不利於國內吸納了大量就業勞動力的紡織產業,保障基本種植收益,穩定種植面積和棉花產量是基本方向。

今年籽棉銷售價格基本上在成本線左右,收益主要是靠補貼的了,現在農民不關心市場價格,關心的是後面怎麽根據銷售價來怎麽個補法,明年是否種地,也要看年底即將出臺的相關政策,現在說明年種不種還為時過早,棉花地妳不種棉花,種別的作物也難保證有穩定收益,三年補貼今年最後壹年,估計在十壹二月份還會出臺相關政策說明,明年或補,或者開展新壹輪收儲,拭目以待,棉農不必過分擔心明年,這個只是棉被哥從事棉花工作十五年來的壹點小見解!不足之處,大家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