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寶馬,也抵不住“坐吃山空”,華晨汽車集團被申請破產重整
在自主品牌快速發展的階段中,有些車企奮發圖強,突破了合資品牌的重重包圍,有了自己的壹片疆土,但有些自主品牌卻因為“傍上了”大腿,壹直安於現狀啊,覺得有著壹線豪華品牌,自己就不會出事情,但在汽車市場快速變化的今天,時代前進的浪潮便會淘汰那些“不思進取”的車企。
而華晨集團便是在時代前進浪潮沖擊之下,開始搖搖欲墜的車企之壹,近日華晨汽車集團卻被曝出被申請破產重整,據報道,格致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格致科技”)向遼寧省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晨汽車”)破產重整。
據了解,格致科技是壹家汽車沖壓模具研產商,主要從事汽車沖壓模具的設計、研發、制造及銷售,為全球範圍內的汽車整車廠及零部件制造商提供汽車沖壓模具的定制化服務,該公司註冊地址位於吉林省遼源市。
其實關於此次華晨汽車被曝申請破產重組,從此前爆出因負債高企、債務違約等備受市場關註的財務負面消息,便已經初漏端倪了,那麽為什麽華晨汽車集團會走到今天這壹步呢?畢竟從華晨金杯、中華到華晨寶馬,華晨集團可謂是風生水起,賺足了口碑。
但也正是因為華晨汽車開始了依托華晨寶馬這個合資品牌所帶了的“輝煌”時刻,從而讓它有點迷失自我,在許多自主品牌都開始打造屬於自己未來的發展戰略時,華晨汽車由於產品競爭力、研發能力弱、公司戰略失誤等多方面的原因,華晨汽車集團逐步走向了下坡路。
雖然,在近幾年推出了?華晨中華V7、V6、V3等產品,但都是市場反響平平,雖然在進行宣傳時,宣稱有著寶馬的技術加持,但品牌影響力的羸弱,以及產品本身的競爭低下,消費對其並不買帳,而如今我們能看到比較成功的例子,便是吉利旗下的領克品牌。
所以華晨汽車當前負面重重,頻繁暴雷的原因主要還是自主板塊的薄弱,也正是因為產品力低下的原因以及品牌影響力逐步減弱的狀態,根據乘聯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9月華晨中華累計銷量4497輛,平均月銷量僅500輛左右,除了乘用車市場表現差強人意,就連商用車市場也大不如前,如今“華頌”系列產品沒有了聲量,而金杯系產品2019年銷量96047臺,而今年1——9月份,華晨金杯系列的車型累計銷量也僅有58802臺。
而從財務數據上來看,今年上半年,華晨中國營收達14.5億元,同比下降23.85%,凈利潤為40.45億元。如果去掉從華晨寶馬得到的利潤分成,華晨中國總體虧損達3.4億元。可以說,如果沒有寶馬,華晨盈利能力堪憂,所以,如果失去了寶馬這顆大樹,在長久的陰涼之下休息的華晨中華,如果未來不能夠“自力更生”,那最終的結局便會可能會很淒涼。
目前華晨寶馬股權調整已進入倒計時。據華晨與寶馬2018年簽署的協議顯示,2022年前,寶馬將從華晨汽車收購華晨寶馬25%的股權,屆時寶馬和華晨汽車分別持有華晨寶馬75%和25%的股份,並不再納入華晨汽車合並範圍。換個角度理解就是,在股權比例調整後,華晨汽車從華晨寶馬處分得的利潤比例又將大打折扣,那麽華晨汽車自己盈利能力不足的境況下,華晨寶馬這個最大的供血來源減少後,又將何去何從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