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讀《於永正:我怎樣教語文》有感

讀《於永正:我怎樣教語文》有感

於永正老師的文章讀過很多,現場課也聽過幾次。他課堂上的幽默風趣與循循善誘,展現了其高超的教學藝術;他生活中的平實謙和與彬彬有禮,彰顯了其超凡的人生境界。他是很多老師心中的偶像!

於老師是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教育部“跨世紀名師工程”向全國推出的首位名師。1962年以來壹直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1985年被評為江蘇省特級教師,同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勞動模範”稱號。1995年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9年教育部召開“於永正語文教學方法研討會”,推廣其“五重”(重情趣、重感情、重積累、重遷移、重習慣)教學法。2001年被評為“江蘇省勞動模範”。2002年獲“全國五壹勞動獎章”。2013年,經江蘇省教育廳批準,徐州市成立於永正語文教學研究所。

從1984年開始,於永正老師應邀到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港澳地區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做學術報告2000多場次,上公開課3000余次,發表文章百余篇,出版《於永正課堂教學教例與經驗》《於永正語文教學精品錄》《教海漫記》《於永正與五重教育》等多部著作。

這本《於永正:我怎樣教語文》是今年上半年購得的,卻沒有來得及細看。兩周前整理東西時,再次看到,捧在手裏便難以割舍。幾天來,從家裏拿到學校,再從學校拿到家裏,只要有點空閑,便認真讀上幾頁。雖然於老師的語言平實、樸素,很少有難懂的句子,但幾篇文章我還是讀了幾遍。

於永正老師倡導“教語文,其實很簡單”,但我們都知道所謂“大道至簡”,只有真正掌握了語文教學的規律,才能達到“簡簡單單教語文”的境界。於老師的書風格亦是如此,平實的文字娓娓道來,所說的道理卻切中要害,引人深思。猶如壹位經驗豐富的老者,將自己的人生經驗向晚輩逐條敘說,希望能給後者以真切的幫助。

《於永正:我怎樣教語文》全書22萬字,全書分四輯:

讀這本書,給人的啟示是全方位的。有思想層面的,也有方法技巧層面的。內容也涵蓋了小學語文教學的各個方面。同時還有壹些做人、做事,乃至寫作等方面的經驗分享。因為內容較多,下面就以條目的方式予以呈現。

堅持閱讀與寫作幾乎是所有名師的***同經驗,只不過因人又自有側重罷了。幾年前到蘇州參加國培,聽張學青老師講:“我的特級都是是讀出來的,管建剛老師的特級教師是寫出來的。”要想成為有影響力的老師,要想使自己的教育教學不斷有新鮮的內容融入,就必須堅持讀寫。

教育家的書都是做出來的。這是於老師對壹些空頭理論家的反駁,也是對壹線老師的忠告。“書是做出來的”,首先強調的是“做”。對於壹線老師來說,“做”不是問題,每天從早上到校,到晚上離校。老師們都在從事著各種教育教學工作。可以依然會有許多老師會感到茫然——寫什麽?好像沒有什麽可寫的。要想做的同時,有的寫,壹方面要做個有心人,註意觀察、收集材料,另壹方面,要時刻以研究的眼光看待工作,力求有創造性地工作,“穿舊鞋,走老路”必然會覺得無話可寫。

在這本書裏,我就看到了於老師許多鮮活的教育教學案例,這些案例有的已經有30多年的歷史了,可是於老師講起來依然那樣動人。近30年了,沒有人有那麽好的記性,我想於老師也是如此。但是,於老師30年後依然能把它們寫入自己的書中,我想正是因為當年他及時的記錄與反思。時光易逝,但是由筆記錄下的時光卻可以長存。

“微笑”與“負責”兩個詞語彰顯了於老師的學生觀。因為孩子是“成長中的人”,要對他們多壹些尊重、理解、寬容;因為孩子是“需要幫助成長的人”,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嚴格、頂真、耐心。

寫文章就是傾述與表達。當有了明確的讀者意識時,就明確了“寫給誰聽”的問題,寫起來會更順暢。至於平等對話、平等交流,那就不只是行文的問題了,更重要的是做人的境界問題。

讀於老師的書和文章,對上面的兩句話有了更深切的體驗。同時,也指導著自己以後的寫作實踐。語言平實易懂,思想深刻有益,這樣的文章才真正地對人有益。

其實,不只是語文教學,所有的教學不都應當如此嗎?不過,作為人文學科,語文教學確實在關註人、塑造人上擔負著更重要的使命。

愛因斯坦說:“當壹個人把在學校裏學到的東西全部忘掉之後,剩下來的才是素質。”於老師對語文教學的反思也從這裏開始。明白了語文和語文老師給我們留下了什麽?我們的教學才能把握住最根本、最本質的東西,我們的教學也才會更有效率。因此於老師接下來說: 語文教學教的不是課文而是語文!用教材教識字、教寫字、教讀書(包括朗讀)、教表達,激發興趣,培養習慣,煩瑣的分析和講解沒有必要,要把3500(識字量)和2500(會寫)保住,把讀和寫抓住,壹句話:要把語文的根本留住。我教語文,第壹,十分重視朗讀。是朗讀讓學生喜歡語文,是朗讀讓他們有了悟性,有了較好的語感。第二,十分重視寫字。學生寫不好字,我覺得是塊心病。第三,我特別喜歡教作文。學生也特別喜歡寫作文。

“失敗是成功之母。”的說法,對於孩子來說並不適用。對於孩子來說,更恰當的說法是“成功是成功之母。”是成功給了孩子動力,是成功激發並維系著孩子持續不斷的學習興趣。對於孩子來說,成功來自哪裏?很大壹部分來自老師,來自老師的激勵。所以,誇獎孩子、激勵孩子,這是老師應有的善舉。

呂叔湘先生說,他的語文能力,30%得益於課內,70%得益於課外。如果老師不給學生留出課余的時間,把時間都用來做題,學生還哪裏有時間閱讀、寫作?

多年前,葉聖陶老先生就提出了面對孩子 “六個解放”的思想:壹是解放他的頭腦,使他能想;二是解放他的雙手,使他能幹;三是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是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談;五是解放他的空間,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會去取得豐富的學問;六是解放他的時間,不把他的功課表填滿,給他壹些空閑時間消化所學,並且學壹點他自己渴望要學的學問,幹壹點他自己高興幹的事情。 時至今日,它依然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於老師對“小語”二字的解讀,可謂把握了小學語文教學的本質。他還說:教孩子學語文,要手把手地教,實打實地教。他反對當前壹些人對小學語文教學怪異的解讀。警醒我們,不要輕易用“思辨”、“智慧”、“詩化”等壹類玄妙、空洞的字眼來描述小學語文教育。

剛上班的青年教師往往滿足於“教過了”,我就經常碰到壹些青年教師看到期末試卷後如釋重負,嘴裏不時說“這個內容昨天剛講過,那個內容今天早上才說過”,可是試卷評完,卻有許多學生做錯的。“教對了”不僅是說所講的知識無錯誤,更強調了在教學內容選擇上,教了最需要教,也最值得教的內容,如不只是側重於內容的理解,也註重了對語言文字的運用。“教會了”才是最終目標,其實這三個字的重點在後面“會了”二字,“教是為了不用教”,“會”才是根本目標所在。

前兩天,翻看了韓興娥老師的《讓學生走上閱讀的快車道》,對此有了更深切的體會。語文教學必須引導學生多讀多寫,語文能力是在大量的讀、寫實踐中形成的,不是老師講出來的。

拔苗助長不是規律!可是我們當前的語文教學卻有多少人在幹著“拔苗助長”的事啊。當我們的語文課堂中分析越來越繁瑣、文本解讀越來越新奇、課堂花樣翻新不斷的時候,於老師這句“守常”的確是很好的提醒。

每本書,每篇文章,都為讀者展現出壹個嶄新的天地,使他們開眼界、長見識、受熏陶。智力越是低下的孩子,越應當多為他們打開壹些認識周圍世界的窗口——其中很重要的壹個窗口就是書。

這就好比相機,智力低下的孩子,好比感光度低的底片,它們需要更多的光線的照射,才能呈現出絢麗無比的圖像。書即是光!

且看於老師給這樣壹個語感不好的孩子的家長開出的“藥方”:從今天開始,您的孩子必須完成壹項家庭作業——讀課外書。您要為孩子多買點好書,例如國內外著名童話,專為青少年改寫的古典名著,等等。總之要有壹定情節的,這樣能引起孩子的讀書興趣。要出聲讀,不是默讀。每天堅持讀半小時。累了,聲音可以輕壹點。什麽時候發現您的孩子讀書很流暢了——特別是讀從來沒有讀過的文章——這就告訴您,他的語文水平上來了。開始,沒有興趣以前,可以強制他讀,時間可以短壹點,比如說十分鐘、二十分鐘。

老師的“配合”作用不僅體現在啟發、點撥上,還體現在耐心和態度的和藹上。耐心與和藹尤其重要。

在語文老師眼裏,任何語病——哪怕只是用詞不當——都應予以糾正。這是我們語文老師的責任。

講解是分析,朗讀是綜合。朗讀讓孩子更直接地感受文字之美!

這是精髓!需要大家牢記於心。

我們的很多孩子正是被“有意義”嚇壞了。人的天性是“好奇”,如果教學中能夠引導學生先感受到“有意思”,學習就會有願望,有動力,學習的過程才會更有趣!

築塔有壹個清晰的先後次序,必須先築好基礎,才能壹步步建起高塔。聚沙則是“無序”的,貴在量的累積。理科的學習如同築塔,必須循序漸進;文科的學習則如聚沙,積累多了,語言這個工具就掌握了,說話、寫文章就越來越自如了。

“學而時習之”的“習”不是“復習”,而是“練習”是“運用”。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會用,能用,的確是壹樁樂事。

於老師前面所講的“負責”正是這個意思。壹個負責任的老師,需要有那麽壹股子“擰勁”。改掉壹個壞習慣,哪有那麽容易?必須強制練習壹段,才能保持慣性,成為常態。

的確是個好辦法!

如果妳聽過於永正老師的課,妳對他的“微笑教學”,會有更深切的體會。於老師雖已年過古稀,但依然笑得那樣燦爛,如同美麗的夕陽。

於老師特別重視朗讀教學,對於朗讀他有明確的目標意識和落實意識。

上周聽了13節語文課,課堂上朗讀上存在的問題最多。壹是讀得時間少,壹些老師不舍得在讀上花時間,花功夫,大量的課堂時間被分析講解占用;二是聽不出學生讀的問題,壹些班級孩子拖長音讀,讀書沒有節奏和停頓,老師卻發現不了,當然也就難以糾正和指導;三是範讀的水平不高,壹些老師雖然意識到了朗讀的重要性,也分析出了語句中的情感,可是卻難以引導學生讀出來,存在不敢範讀,或者範讀水平不高,沒有起到示範作用等問題。

朗讀確實是壹門藝術。壹個會朗讀的老師,壹定是壹個語感特別好的老師。這樣的老師教起學生來自然得心應手。最近,我們學校要求青年教師建立“誦讀群”,每天在群裏分享壹段自己誦讀的詩詞等作品,正是想快速提升青年教師的朗讀水平。

我們平常講“紮紮實實教語文”,於老師給我們做了很好的示範。

讀這壹段,想起了幾年前帶孩子們在班上辦《七彩作文》班級刊物。我也時常在上面寫幾段“下水文”,對於學生的作文大加贊賞。孩子們覺得自己的作文能收到“采稿通知書”是壹件特別榮耀的事。班上孩子的寫作熱情空前高漲,寫出的文章也特別有意思。前壹段時間偶然翻出孩子們的作文,依然讓人讀得津津有味。

作文命題的確是壹門學問。要想命出好題目,老師就要不斷地加強學習,要讓自己的思想靈活起來,讓自己的語言鮮活起來。要嘗試以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切實地融入孩子的生活,並引導孩子發現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