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聞樂見”是什麽意思?
喜聞樂見[xǐ wén lè jiàn]:喜歡聽,樂意看。指很受歡迎。
出處:明·王守仁《王文成公全書》:“仆誠喜聞而樂道,自顧何德以承之。”
白話釋義: 確實喜歡聽,樂意看,但是回頭想想,又有什麽能力可以承受呢。
例句:這是壹部很有教育意義、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好小說。
擴展資料
近義詞:
1、膾炙人口[kuài zhì rén kǒu]:膾:切細的肉;炙:烤熟的肉。膾和炙都是人們愛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愛吃。比喻好的詩文受到人們的稱贊和傳訟。
出處:明·宋濂《宋學士文集》卷十六《劉彥最詩集序》:“相傳必有卓絕於人者,不然彥最之詩,何為膾炙人口而弗厭哉?”
白話釋義:傳說肯定會有比壹般人優秀的人,不然的話,劉彥最的詩,怎麽會受到人們的稱贊和傳訟而不讓人討厭呢?
例句:壹部膾炙人口的《國風》與《小雅》,也是“三百篇”的最精采部分,便是詩歌合作中最美滿的成績。
2、交口稱譽[jiāo kǒu chēng yù]:交:壹齊,同時。異口同聲地稱贊。
出處:《元史·王利用傳》:“利用幼穎悟,弱冠,與魏初同學,遂齊名,諸名公交口稱譽之。”
白話釋義:王利用小的時候就很聰明,弱冠的時候,和魏初是同學,就很他壹樣出名,很多名人都異口同聲地稱贊他。
例句:所有的人,都交口稱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