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部經典職場女性勵誌電影(2)
10部經典職場女性勵誌電影推薦
本片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的第28部影片,他演繹故事和講述故事的能力無需再向世人證明。這次他自導自演不說,連電影音樂也包圓兒了。伊斯特伍德自稱:“拳擊在影片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影片並不是拿拳擊說事兒,它是壹個關於愛的故事……”
人生就好比壹場70年的拳擊比賽,充滿了躲閃與出拳,如果足夠幸運,只需壹次機會、壹記重拳而已,但首要的條件是妳必須得頑強地站著,就像裏克爾的那句名言:“有何勝利可言,挺住意味著壹切。”在過去的23年裏,弗蘭基·鄧(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飾)每天的生活都是由機械的兩件事構成:訓練拳手和去教堂做彌撒,每周他都會給女兒去壹封信,但結果都是被原路退回。由於女兒的疏遠,弗蘭基長時間在人群中封閉自己,他唯壹的朋友是幫他照看訓練館的綽號為“廢鐵”的退休拳手埃迪(摩根·弗裏曼飾)。多年之前,弗蘭基眼睜睜地看著埃迪在比賽中失去了壹只眼睛而不能叫停。悔恨壹直糾葛著弗蘭基的內心世界,因此他不願看著拳手們血淋淋地走向冠軍的頭銜,雖然他壹直在培養拳手,但內心早已退休。直到有壹天,壹個名叫麥琪的女子走進了訓練館……
影片中彌漫的全部都是溫暖的親情。平日不茍言笑的教練與不停追逐夢想的年輕女拳擊手的濃濃親情。教練法蘭基從始至終都不能被女兒原諒。而瑪吉,是被漠然家庭疏離遺棄的孩子。誠然,這個父親是愛女兒的。否則他不會在她受傷後整日地陪伴在她身旁。這個女兒也是愛父親的。否則她不會傷心地看著他在自己身旁,甚至說,妳不用天天來陪我的。
在這個世界上,親情,是最無條件的,也是最飽滿而繁華的。是最深重的,也是最難以償還的。而明顯,瑪吉的母親,對她並不是親情,她只不過是要盡壹份養育的義務而已。法蘭基,瑪吉的教練,對於她,才是壹份真正的親情。這兩個並無血緣關系的兩個人,在這項看來有些暴力和血腥的拳擊運動中,結下了深厚的親情。這是平凡而樸實的親情,這是簡單而溫情的親情,這是讓人永遠都無法忘懷的親情,這是讓人拋開所有的親情。是世界上最無私的愛。無關利益。無關未來。甚至,無關生死。
“許多人在死之前都會想,自己的夢想還沒有實現。而瑪吉,已經實現。”這句話更讓法蘭基下了決心。是的,瑪吉雖然失掉了比賽,但她得到的,是拳擊迷的愛,是教練的愛,是自己對自己的愛。她得到了實現夢想的美麗過程,得到了夢想的全部實質,她已經走進了夢想的大門。這些,都比輸贏更加重要與寶貴,可以超越生死的極限。那天晚上,法蘭基來到瑪吉的病床前,告訴她,我會替妳摘掉呼吸器,然後給妳註射。然後妳會長眠。可以感受到的心痛不止。那壹刻,瑪吉流下了淚水。是開心或是悲痛的淚水,都已經不再重要。因為,法蘭基給予她的,是最獨壹無二的,最豐盈濃烈的,愛。所以,他不會再讓她受苦。他拔掉了瑪吉脖頸上呼吸機的管子,給她註射了大量的胰島素,讓她在最暖最沈的愛中長眠,讓她在夢想的大門之後沈睡。他親吻了她安然失去呼吸的臉龐,望著儀器上的線條變成長長的壹條直線。然後,他帶著所有的空洞的悲傷與痛苦離開了醫院。可是,瑪吉,終於得到解脫。而法蘭基未來的路還很長,還有更多的拳擊手需要他的教導和訓練。他知道,他要給予他們,最好的,愛。好運,法蘭基。晚安,瑪吉。祝妳,有個甜美的好夢。
3、《永不妥協》
推薦理由:此片改編自真實歷史事件,朱莉亞·羅伯茨更憑借在此片中的精彩表現,獲2001年的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中文片名:《永不妥協》
英文片名:Erin Brockovich
導演:史蒂文·索德伯格
主演:朱莉婭·羅伯茨、阿爾伯特·芬尼
劇情簡介:如果把片名《ErinBrockovich》直譯過來的話,就是《艾琳·布羅克維奇傳》,艾琳·布羅克維奇是壹個沒有什麽法律背景的單身母親,她歷盡艱辛,以永不妥協的勇氣和毅力打贏了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壹宗民事賠償案,金額高達3.33億美元。這個片名雖然很直截了當地向埃琳表示致敬,但是中文版的譯名《永不妥協》更讓人喜歡,少了致敬的意味,卻充滿著執著的精神:成功,就要堅持不懈。本片是基於真實事件拍攝的壹部令人激動的影片。由獲得兩屆奧斯卡獎提名的朱麗婭·羅撥茨領銜主演,在劇中,她扮演壹名曾兩次離婚並且有三個年幼孩子的母親,當她遇到不平時,勇敢的站出來與之鬥爭並最終獲得了勝利。
愛琳·布羅克維奇是壹個普通的婦女,沒有錢,沒有工作,也沒有太多的期望。在壹次偶然的交通事件中她結識了老律師艾德,並且得以到他的律師事務所工作。在工作中,愛琳被壹處房地產的醫學記錄所困惑,於是開始查詢相關的事件,還勸服了艾德壹起加入調查。調查中,她逐漸發現出來壹個被掩蓋的汙染水源,而這壹汙染給當地居民造成了壹系列的危害和疾病。
盡管居民們起初對愛琳的調查持不合作的態度,但最終愛琳用自己的恒心和真誠打動了他們,她動員了 600人組成的原告團結起來,克服了不平等的困難,打贏了這場官司,並且獲得了美國訴訟歷史上最大的壹宗賠償----33300萬美元。這件事情使她證明了自己的價值,也使他獲得了壹個新的生活……
在壹個英雄匱乏的年代,艾琳-布洛科維奇的故事堪稱撼人、奇妙且帶有壹絲反叛的味道。艾琳(朱麗婭-羅伯茨飾)高中沒讀完便糊裏糊塗輟了學。兩度婚姻,連生三子,情場失意之際,事業又遭遇翻船,轉瞬又輸掉壹場誌在必得的人身傷害官司,艾琳的人生際遇真可謂灰到極點。出於同情和歉疚,沒能替她打贏官司的艾德-馬斯利律師(阿爾伯特-費尼飾)請她到自己的小事務所裏幹點兒文秘的活兒。如果不是壹樁看似不起眼的汙水申訴案,艾琳的日子極有可能就這般慘淡潦倒下去了。由於憐憫天性的驅使,艾琳來到汙水案涉及的沙漠小社區,駭然發現汙水裏富含劇烈致癌物質,而負責供水的大公司PacificGas&Electric對此卻敷衍唐塞。回到事務所後,艾琳說服艾德讓自己負責收取實證,從此開始了艱巨的調查工作。起初,當地居民對沒有任何法學背景的她猜忌重重,但艾琳的率真和誠意日日感化了眾人,終使600名原告委托艾德律師事務所全權代理其訴訟請求。憑著人道和堅韌的精神,艾琳和艾德區區兩人最後贏得了直接訴案有史以來最高的賠款數額:3.33億美元。在為官司奔波的過程中,艾琳重新發現了自我,信念亦在個體的新生中發生了巨變。
1996年,羅伯茨也演過壹部以人物真名命名的片子《瑪麗-雷利》,但那部描述孤女尋親的爛片平淡無奇且俗不可耐,她在其中亦顯得毫無氣質可言。最後票房敗北不說,還讓她在其後壹年多的時間裏星途愈走愈黯淡,直至輕喜劇《我最好朋友的婚禮》才找回感覺。也許是有過那次前車之鑒,《艾琳-布洛科維奇》開拍後,羅伯茨壹度慫恿編劇另覓片名,奇怪的是竟壹直無法如願,還是只能沿用人物原名權作金字招牌。
《艾琳-布洛科維奇》壹片在加州取景,由環球公司所屬的丹尼德維托“JerseyFilms”工作室制作。環球公司選中去年曾以黑色喜劇《視線之外》成為好萊塢話題人物的史蒂文-索德伯格執導,實乃看中了索德伯格駕馭普通題材時獨辟蹊徑的表現手法。由於《艾》片的整個取材頗似約翰-特拉沃爾塔演過的《民事訴訟》(《執法如山》),而法庭戲的觀眾緣已不如前,且《民事訴訟》的影子亦未從人們的腦海中完全消失,因此環球公司擇來羅伯茨和索德伯格強強合作,出的也是壹招險棋。而羅伯茨和索德伯格敢於承接這樣壹部前途未蔔的正劇,若非藝術家的創作沖動,亦只能歸因於其對個人實力的莫大自信。
《艾》片的劇本中規中矩,第壹編劇蘇珊娜-格蘭特曾參與創作《風中奇緣》和《新灰姑娘傳奇》,筆力自沒得說;第二編劇理查德-拉格雷夫尼斯也拿出過《大聲地生活》和《廊橋遺夢》兩部評價不俗的本子,兩人為影片提供了不錯的文學基礎。
《艾》片還匯集了艾朗-愛克哈特(《任何壹個星期天》中飾尼克)、康科塔-法羅爾(《天與地》中飾波尼絲)等資深演員。該片雖屬正劇類型,卻因粗話太多被 MPAA定為R級。小範圍試映時,觀眾認為片中盡管甚少戲劇沖突,但總的說拍得尚算洋洋灑灑,法庭戲拍得尤見功力。相比之下,其間調配的幾段曖昧情戲則顯得疲弱無力。在努力克服了頭緒繁多和窠臼重重的羈絆後,《艾琳-布洛科維奇》將說教的主題在輕松娛樂的氛圍中完成。
4、《鋼琴課》
推薦理由:壹部幾乎堪稱完美的女性勵誌電影,獲得1994年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3項大獎。
中文片名:《鋼琴課》
英文片名:The Piano
導演:簡·坎皮恩
主演:霍利·亨特、哈威·凱特爾、安娜·帕奎因
劇情簡介:19世紀中期的新西蘭有著優美的自然景色和豐富的礦產資源,還有廉價的勞動力。壹批又壹批的殖民者紛紛飄洋過海,去那裏實現自己的發財夢。蘇格蘭女人艾達是壹個面目清秀、性格內向的小婦人,她不會說話,有壹個9歲的女兒弗洛拉。艾達遵從父親的安排,嫁給遠在新西蘭的斯圖爾特——壹個她從未見過面的男人。
船把她們送上新西蘭荒涼的海灘,艾達和弗洛拉等待斯圖爾特來接她們。她們只有簡單的行李,卻有壹架黑沈沈的鋼琴。斯圖爾特帶著壹幫土著人來接艾達,因為道路難走決定把鋼琴留在海灘上。
艾達思念自己的鋼琴,只好求助於鄰居貝恩斯,請求貝恩斯帶她和女兒去海邊看鋼琴。他們來到海邊,艾達急切地撲向鋼琴彈起來,弗洛拉在琴聲中舞蹈。貝恩斯默默地望著她們,他從這震撼人心的音樂中了解了艾達的心,並迷戀上了她。於是他主動提出以自己的80畝地換取海灘上的鋼琴,斯圖爾特很高興,貝恩斯提出要艾達給他上鋼琴課,斯圖爾特也滿口答應了。艾達起初並不答應這個交易,她認為貝恩斯是個粗人,不配碰她的鋼琴,但是在斯圖爾特的威懾下也只好答應。為了彈琴,艾達只好每天去貝恩斯的小屋上鋼琴課,弗洛拉和壹只小狗在外面玩。艾達專註地彈著琴,可貝恩斯卻不練鋼琴,只是癡迷地望著她,對於他來說,上鋼琴課是壹種很美的享受。
貝恩斯知道艾達極想重新擁有自己的鋼琴,於是向她提出“以物易物”:在她彈鋼琴的時候他對她做些事,如果她同意,壹次算壹個鍵。艾達同意了,對於貝恩斯來說,這不是單純的遊戲,這是情欲的表達。
斯圖爾特問艾達貝恩斯的鋼琴彈得怎樣,艾達只是笑了笑,毫不知情的斯圖爾特很滿意。在長久的交往中,艾達和貝恩斯的感情與日俱增,不料他們在壹次裸體相對時被不諳世事的弗洛拉發現了。弗洛拉告訴了斯圖爾特她不明白為什麽壹直是媽媽教琴而柏為什麽壹直不彈,為什麽有的時候在彈而有的時候卻沒有任何聲音,於是,斯圖爾特就有點懷疑了。
柏因為太愛艾達於是決定把用土地換來的鋼琴送給艾達。斯圖爾特起初還以為是柏變卦。不在教柏鋼琴的艾達其實也早已習慣了彈琴的時候有柏在,也已經愛上了柏。於是她決定去找柏。但是被斯圖爾特發現了,他用木板把門窗釘死,軟禁了艾達。第二天壹早,斯圖爾特又拆下了窗上的木板,告訴艾達他信任她,於是出去幹活了。而艾達在送給貝恩斯信物時又壹次被發現,斯圖爾特暴怒了,失去了理智的他砍掉了艾達的壹個手指。然而,艾達是無法說服的,這也許是壹種意誌的力量。斯圖爾特終於徹底絕望了,他帶著槍來到貝恩斯的小屋,要他帶艾達走。
有情人終成眷屬,貝恩斯帶著艾達和弗洛拉以及鋼琴離開了小島。在船上,艾達在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後,終於決定拋棄這象征了她沈重的痛苦記憶的鋼琴,她把它掀到了海裏。
貝恩斯與艾達組成了幸福的家庭,艾達以教鋼琴為生,貝恩斯請人給她做了壹個銀指套,每當銀指套與琴鍵相撞時,總會發出壹種奇特的聲響,它融入了鋼琴美妙合諧的音符之中,創造出了另壹種完美的旋律。艾達也漸漸開始學說話,但是聲音粗得嚇人,她只是在黑暗中獨自壹個人說話,傾訴自己的心聲。
簡·坎皮恩的《鋼琴課》是壹部幾乎堪稱完美的女性電影。所謂女性電影是指它向人們展示的不再是女人世俗意義上與男人的對抗,而是壹個內心獨立、能夠在精神上自足的女性在經過掙紮之後,與現實達成和解的過程。如果妳願意,也可以把它看做是壹部成長電影。這裏所說的成長,不是指通常意義上的從少年世界到成人世界的青春成長,而是壹個已然成熟的人,成熟的女性,如何在生存環境和精神世界的沖突中尋求平衡,以獲得內心平靜的過程。影片把環境設置為壹個幽閉荒蕪的海島,就是為了要讓壹切沈澱下來。在這樣壹個舞臺上,沒有聲音,只有旋律,每壹個人都在默默地飽受煎熬,然而把掙紮變做無奈之後,卻又沈醉其中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