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屬性列舉法
屬性,是指事物所具有的性質和特點。列舉,是對事物進行壹壹分析的過程。
1 缺點列舉法
缺點列舉法是根據人們喜歡提缺點的心理提煉出來的壹種方法。特別是對消費者、生產者來說,由於他們切實使用了這些產品,對這些產品的缺點更加了解。而對於我們平時在使用這種方法的時候,常針對日常生活中所見所用的產品提出意見。
例如手機的發展,大哥大手機推出後,因為體積太大使用不方便,小巧的手機被發明出來。這種手機最開始只有打電話的功能,而在有急事、手機又沒有人接聽時,發短信的功能被發明出來。而跟隨科技的進步和人類不斷滿足現行手機功能,商務手機、智能手機被發明出來,伴隨著的就是翻蓋、滑蓋、旋轉、全鍵盤、全屏幕手機等被發明出來。
我們在使用缺點列舉法時,可以用以下幾種方法:
(1)調查法。
列舉缺點時可以自己思考和分析,也可以請別人來提意見、提缺點,也就是調查法。使用這種方法,應事先設計好調查表。調查表的設計要做到主題明確、內容清晰、填表方便簡捷,最好以選擇題為主,盡量少或沒有簡答題,並且要便於分類整理分析。
(2)對比法。
人們在使用同壹類產品時,很容易看到產品之間的差距,從而列舉出事物的缺點。在使用對比法時,首先要確定具有可比性的參照物。在比較時,還應確定比較的項目,壹般來說,主要是功能、性能、質量、價格等技術經濟方面的比較,發現設計中的缺點,及早改進設計,確保產品的技術先進性。
(3)列舉會法。
召開這種列舉會法時,首先選擇參加缺點列舉會的人。比如為了改進產品,就不能只邀請產品的設計者或經營者,最好專門邀請那些使用過該產品的普通消費者參加。然後要營造壹種能夠讓人大膽說出自己想法的氛圍。在會議中能夠列出的缺點越多越好,越詳細越好。
例如針對課桌椅可以列出以下的缺點:桌椅不能隨著人的身高進行調節;對於長得太胖的同學,標準的椅子不能滿足其身材;桌椅固定在地面上,打掃衛生不方便;同學們直接將垃圾扔在課桌裏;進行小組討論或會議時,不能改變課桌椅擺放位置;如果既放電腦,又放書本,課桌寬度不夠用;課桌椅是壹整排的,如圖7-3所示,如果壹個壞了,不好維修,還影響附近功能的使用。
圖7-3 聯排課桌椅
使用缺點列舉法,最終的目的是改掉缺點,提出創新點。那麽在列舉完缺點後,就要根據缺點的影響程度和表現形式來分析,利用缺點完善方案的設計。
在人們的習慣思維裏,壹般將反傳統反常規的東西都會看成是缺點,而只要與原設計思路不相符合或者達不到預想的目標,都會稱是錯誤。很多利用缺點錯誤的成功事例都包含壹個重要的道理:缺點與錯誤也可以從中找出可供利用之處,做出其他的創意。
2 希望列舉法
希望,就是人們心理期待達到的某種目的和效果,是人類心理需求的反映。希望是需求的表現,是人們的心理欲望。需求可以分為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物質需求如對衣食住行、勞動工具等的需求;精神需求如對知識、藝術、道德修養的需求等等。我們在使用希望列舉法時,經常與缺點列舉法壹同使用。因為提出缺點後,緊接著就會引起人們的希望、對產品的需求,從而進壹步改進、創新。
例如,理學家馬斯洛將需求劃分為幾個層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和愛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生理需求是最基礎的需求,最低層次。人為了維持自身的生存和種族延續,必須對衣、食、住、行、性等方面提出要求,從而構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是人們對人身安全、職業安全等方面的欲望。歸屬和愛的需求則是社交、從屬感或歸屬感、友誼、愛戀等方面的需求。第四層次的尊重需求,包含自尊、權威、地位、名聲等方面的期望與追求。第五層次的自我實現需求,反映人們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欲望,如勝任工作、獲得成就等。
再如,以洗衣機為需求點,可以列舉出雙缸洗衣機(圖7-4)、滾筒洗衣機(圖7-5)、洗衣機移動推車、電源保護器、不同功能用途的洗衣粉(增白、去汙、消毒、香型洗衣粉)、分類洗滌衣物、洗衣機清潔劑等新產品。
圖7-4 雙缸洗衣機
圖7-5 滾筒洗衣機
當希望被列舉出來後,需要對希望點進行分析和鑒別,區分出表面需求和內心需求、現實需求與潛在需求、壹般需求與特殊需求。
例如,殘疾人表面需求是生活便利,但內心需求是看起來與常人無異;又如家庭希望安全的防盜信息有防盜鎖、防盜門鎖、防盜門窗、家用保險櫃、家用電腦報警系統等;再如,“多胞胎嬰兒保健床”的設計,是對特殊需求的滿足,而不是壹般需求的滿足,因為對大多數家庭來說,多胞胎的現象很少見。
3 特性列舉法
特性列舉法由20世紀30年代美國學者克勞福德教授研究總結而成,首先要把研究對象的主要屬性列舉出來,再進行詳細分析,然後探討能否進行改革或創新。最基本的方法是將事物按以下三方面進行特性分解:名詞特性(整體、部分、材料、制造方法)、形容詞特性(性質,如顏色、形狀、大小、長短)、動詞特性(功能、作用、機能)。
特性列舉法屬於對已有事物進行創新的技法,因此在確定對象後,應分析了解該事物的現狀,熟悉它的結構、工作原理和使用場合等。通過名詞特性、形容詞特性、動詞特性等方面的特性列舉,然後按內容重復的合並,互相矛盾則協調統壹的觀點進行調整。再依據所列舉的特性項目提出創意,這也是運用特性列舉法最重要的壹步,只有在三類特性中的某壹方面提出新設想,才算達到用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
例如,運用特性列舉法提出有關水壺的新設想時,可以按以下步驟思考:
(1)了解現有的水壺。
觀察待創新的水壺,搞清其基本組成、工作原理、性能及外觀特點等問題。
(2)對水壺進行特性列舉。
①名詞特性:
整體:水壺;
部件:水壺嘴、水壺把、水壺蓋、水壺身、水壺底、出氣孔;
材料:鋼、鋁、鐵皮、銅、搪瓷;
制造方法:沖壓成型、焊接、模壓。
②形容詞特性:
外觀:方形、圓形、橢圓形、多邊形;
顏色:米黃、象牙白、黑色、灰色。
③動詞特性:
功能:燒水、倒水、保溫、裝水等。
4 奧斯本檢核表法
用奧斯本檢核表來進行產品創新設計或新產品的系列開發,就應當分析產品的功能、性能及所處的市場環境。
奧斯本檢核表的內容包括以下九方面提問題:
(1)有無其他用途。現有事物還有沒有新的用途?或稍加改進能擴大它的用途?世界上各種產品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例如被子用來保暖,筆用來寫字,磚頭用來蓋房子,但這其實是人們所習慣的常用功能,而這些物品的潛在功能不至於此。如杯子裝入不同量的水後可以當樂器,磚頭可當板凳或鍛煉器材。有無其他用途被認為是創新和發明推廣的基本方法。
(2)能否借用。能否借用其他的經驗?有無與過去相似的東西?能否模仿點什麽?能否從壹件產品中引申出其他的新產品,或用其他產品模仿該產品?模仿不是簡單的照搬,是從現象中找出規律性的東西,在他人創新的基礎上進行二次創新,開發出更卓越的產品。例如,在產品模仿方面,當索尼公司研制出“貝塔馬克斯”的新型錄像機後,松下公司馬上分析這種錄像機的優缺點,結合用語反饋,很快生產出更適合用戶需要的錄像機,松下的錄像機超過索尼的銷售量,後來居上。
(3)能否改變。意義、顏色、活動、音響、氣味、式樣、形狀等,能否作其他改變?改變創新的方法題材廣泛,易於創新,小到書寫工具,大到企業經營方式,都可以根據需要作出很多的變換。
(4)能否擴大。能否增加什麽?高度、長度、厚度、時間、頻度、強度、附加價值、材料能否增加?能否擴張?寬銀幕電影、投影電視、情侶傘等都是擴大的結果。把壹般望遠鏡擴大成為天文望遠鏡。
(5)能否縮小。能否減少什麽?體積小點?內容濃縮?微型化?再低些?再短些?再輕些?可否省略?能否分割成小塊?能否裝在內部?例如手表的發明,從禱告的時鐘,到德國鎖匠設計的第壹只懷表,再到瑞士人做出的手表。
(6)能否代用。能否用其他材料?其他原料?其他制造工藝?其他動力?其他場所?其他方法取而代之?材料替代最為常見。例如,用陶瓷代替金屬制成陶瓷刀具、陶瓷發動機。在軍事上應用替代的方法,以假亂真迷惑敵人,隱蔽自己。
(7)能否重新調整。可否更換元件?用其他的型號?用其他設計方案?用其他順序?能否調整速度?能否調整程序?例如將裝在飛機頭部的螺旋槳調整到飛機頂部,則產生直升機。
(8)能否顛倒過來。可否變換正負?顛倒方位?反向有何作用?例如,為了保證安全,發光路標的設計,以及基於這種想法而發明的發光鞋、發光帽、發光雨傘、發光車圈、發光路面等。
(9)能否組合。混成品、成套東西是否統壹協調?目的、主張、創造設想等能否綜合?
5 5W1H法
5W1H法由美國陸軍首創,由六個問題構成壹條思路,即Who(誰)、When(何時)、Where(何處)、What(什麽)、Why(為什麽)、How(怎樣)。5W1H法適合所有問題的求解,尤其適應技術革新和合理化改革等方面的思考。使用5W1H法要根據它的六要素逐個分析、具體化,將問題明確提出來,提出能引發創意的疑問並發現其中因果關系,悟出解決問題的新點子或新方案,尋找改進措施或新設想。這種方法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特征,可根據不同的問題,確定不同的具體內容,適用於技術創新中的全新創新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