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利瑪竇的生平,成就,事跡

利瑪竇的生平,成就,事跡

利瑪竇(Matteo Ricci?6?0,1552年10月6日—1610年5月11日),意大利的耶穌會傳教士,學者。明朝萬歷年間來到中國居住。其原名中文直譯為瑪提歐·利奇,利瑪竇是他的中文名字,號西泰,又號清泰、西江。在中國頗受士大夫的敬重,尊稱為“泰西儒士”。他是天主教在中國傳教的開拓者之壹,也是第壹位閱讀中國文學並對中國典籍進行鉆研的西方學者。他除傳播天主教教義外,還廣交中國官員和社會名流,傳播西方天文、數學、地理等科學技術知識。他的著述不僅對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對日本和朝鮮半島上的國家認識西方文明也產生了重要影響。

生平 1552年利瑪竇出生於意大利馬爾凱州(Marche)的馬切拉塔(Macerata),家裏經營利氏藥房,是當地的名門。利瑪竇在這裏壹直在壹所耶穌會開辦的中學學習,他的父親壹直很擔心利瑪竇加入耶穌會。

利瑪竇十六歲來到羅馬,在聖湯多雷亞學院學習預科,並於1571年的聖母升天節那天加入了耶穌會。1572年在耶穌會主辦的羅馬學院學習哲學和神學,並從師數學家克拉烏(Christopher Klau)學習天算,其時範禮安(Father Alessandro Valignani)也是他的老師。在這段時期,他還學會了拉丁文和希臘語,而且也會使用葡萄牙語和西班牙語。

成就

西學東來

帶著西學而來的利瑪竇開展了晚明士大夫學習西學的風氣。由明萬歷至清順治年間,壹***有壹百五十余種的西方書籍翻譯成中文。

利瑪竇撰寫的《天主實錄》以及和徐光啟等人翻譯的歐幾裏得《幾何原本》等書不僅帶給中國許多先進的科學知識和哲學利瑪竇思想,而且許多中文詞匯,例如點、線、面、平面、曲線、曲面、直角、鈍角、銳角、垂線、平行線、對角線、三角形、四邊形、多邊形、圓、圓心、外切、幾何、星期等等以及漢字“歐”等就是由他們創造並沿用至今。

利瑪竇制作的世界地圖《坤輿萬國全圖》是中國歷史上第壹個世界地圖,在中國先後被十二次刻印。而且問世後不久,在江戶時代前期也被介紹到了日本。該地圖使得日本人傳統的崇拜中國的“慕夏”觀念因此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對日本地理學的發展,有著很重要的影響。北極、南極、地中海、日本海等詞匯皆出於此地圖。至今,日本仍稱17世紀至18世紀的地圖為利瑪竇系地圖。

傳播天主教

中國在唐朝時曾壹度流行基督教的聶斯脫利派(景教),但是到了明朝建立以後,中國基本上已沒有基督徒。利瑪竇可以說是天主教在中國傳教的開創者之壹。他成功在北京覲見皇帝,而且在士大夫中建立良好聲譽和關系,開啟了日後其他傳教士進入中國之門,而且也開創了日後200多年傳教士在中國的活動方式:壹方面用漢語傳播基督教;另壹方面用自然科學知識來博取中國人的好感。

利瑪竇對中國傳統的習俗保持寬容的態度。他容許中國的教徒繼續傳統的祭天、祭祖敬孔。據他的了解,這些只屬尊敬祖先的儀式;只要不摻入祈求、崇拜等迷信成分,本質上並沒有違反天主教教義。利瑪竇主張以「天主」稱呼天主教的「神」(英語的"God" 或拉丁文的 Deus);但他亦認為天主教的「神」早已存在於中國的思想,因為中國傳統的「天」和「上帝」本質上與天主教所說的「唯壹真神」沒有分別。利瑪竇本人更穿著中國士人服飾。利瑪竇的傳教策略和方式,壹直為之後跟隨他到中國的耶穌會傳教士所遵從,稱為「利瑪竇規矩」。

利瑪竇等意大利傳教士在中國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明代末帝的皇後在清軍入關時曾寫信準備皈依天主教並請求教皇支援(此信尚保存在梵蒂岡)。清朝康熙仍然重用意大利傳教士。但後來歐洲其他天主教各教會之間對中國傳統祭祖敬孔習俗的爭論以這些習俗對當時中國天主教的影響削弱了利瑪竇等人本已取得的成功。康熙時代,西班牙傳教士為了在菲律賓和中國排擠意大利傳教士,向教皇申訴並取得教皇敕令,宣稱利瑪竇等人允許中國教徒崇拜祖先違背了天主教教義,並派特使到中國晉見皇帝,態度驕橫,和康熙爭辯。康熙認為“天下沒有不忠不孝的神仙”,說這個特使“不可理喻”,下令囚禁到澳門,使其病死獄中。從此中國皇帝和羅馬教廷關系急劇惡化,禁止了西班牙傳教士在中國的活動,並進壹步嚴格的實行了閉關鎖國政策。而祭祖敬孔的禁令直到數百年後的1939年12月8日由教宗碧嶽十二世(Pius XII,即庇護十二世)刪除,這也側面顯示出了利瑪竇對中國文化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