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速自行車的修理及保養是什麽?
保養:\x0d\這篇手冊適合那些才入門的玩車壹族,高手也可以作為調車的參考哦。多看幾遍對妳會很有用的。\x0d\\x0d\1 首先,這是必須要做的。再臟不能臟車子,這是“硬道理”。 \x0d\2 要經常性地進行保養。就像洗廁所壹樣,每周壹洗就會像小菜壹碟,三下五除二就搞定。\x0d\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維修保養工具是很重要,買到價廉物美的工具就更加重要非常啦。除非妳就住在單車店隔壁,不然就不要浪費人力物力時間金錢買工具了,實實在在修車吧。 \x0d\4 不用我說,妳應該分得清潤滑油和蠟吧?黃油才是用在鏈上的。不要拿錯了!\x0d\5 車胎概穿孔分布的面積通常會比妳貼上去的膠要大,所以補孔膠要留大壹些。 \x0d\6 滾珠軸承怎樣才能滾得最快?修車壹不小心弄散的時候唄——大珠小珠落玉盤。撿都撿不回來。\x0d\7 小心——螺絲總會在飈過PPMM身邊的時候松落——到時候千年道行壹朝喪?謹防謹防,切記切記!! \x0d\8 剛剛搞完清潔的動力傳動系統踩起身果然不同!! \x0d\9 出了事肯定有原因,先別哭,找出原因,搞定它。 \x0d\10 妳要小心那些還未裝好的散件被歐巴桑撿了當廢鐵賣。所以還是今日事情今日畢; \x0d\11 單車如老婆,不過有壹樣不同,對著車子時不用打領帶,而且最好穿些不怕弄臟的衣服(比如學校校服或者公司制服); \x0d\12 鏈盤裏面的積水比起坑渠水有過之而無不及,要及時清理; \x0d\13 雖然大家都知道妳壹向都好支持環保,但用完再用的黃油會有陣“好特別”的味道,足以令妳D車友“聞風喪膽”。\x0d\14 車頭歪了?小事兒,在此暫時忽略不計。 \x0d\15 總是出發了妳才發現妳需要的那件工具落在家裏了。 \x0d\16 別老想著把所有的工具都帶上——反正妳的車子總比妳要醒目得多。 \x0d\17 壹旦上路,就不要機械死板,踩踩停停修修還不如步行。要做到人車合壹,靈活揮灑。 \x0d\18 制動線尾很尖利,壹定要封好,不信的話壹出車就遭報應;在此推薦使用五毫米有金屬箍的保護外殼(比四毫米有塑料箍的保護外殼要好)。 \x0d\19 前壹晚裝好的車件需要有個磨合期,上了路後就會越騎越順,壹萬個放心。\x0d\20 當壹個工具落下時,很可能就把妳的車架漆料敲損了; \x0d\21 廢舊了的工具會對妳造成傷害;廢舊了的工具會對妳的車子造成更大的傷害; \x0d\22 長遠來講,噴油在未clip過的腳踏上,害處多於好處。 \x0d\23 加油——記住加在鏈上,不是鏈蓋! \x0d\24 寧可錯殺壹千,不可放過——任何壹根鋼絲!每壹條鋼線都要擦上油。 \x0d\25 車鏈怎麽擦都會有點邋遢的啦,正常。妳這樣抹完又加油,加完又抹,都不是辦法。不要和自己過不去?月亮都上了梢頭了,早點歇著吧,啊。 \x0d\26 最後,如果以上25招都無濟於事的話,嗯?還有壹個辦法?就是,把車子給扔了,買輛新的。 \x0d\\x0d\修理,保養\x0d\自行車日常維護與保養 \x0d\自行車運動是半機械化運動項目,運動員依靠與自行車合作,取得優異成績。因而,自行車成為每個自行車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的親密伴侶,取得優異成績的戰鬥武器。日常對自行車維修、保養得好,是保證訓練和比賽正常進行的重要條件。每個自行車運動員,應該象愛護自己的眼睛壹樣愛護和保養自行車,否則,就不能成為壹個優秀的自行車運動員。 \x0d\\x0d\自行車的規格與要求 \x0d\根據國際自行車聯合會規定:競賽自行車有公路賽自行車(包括越野賽自行車)、場地賽自行車和摩托領先賽自行車。作為競賽的自行車,第壹,必須是人力推動;第二,不準裝有任何防風(減少空氣阻力)設備,但可裝變速器;第三,自行車長不能超過2米,高不得超過75公分,中軸與地面距離為24——30公分,中軸到前軸距離為58——75公分,中軸與後軸之間的距離不得少於55公分,車座前端垂線在中軸後不能超過12公分。車把寬度不少於75公分。車輪直徑、車座、車架形式等可自行選用。 \x0d\為了保證運動員的安全,公路賽車必須性能靈活,前、後剎車有效,用橡皮或軟木塞堵住車把管頭。車上不能有尖銳零件,螺絲不許突出。賽車場自行車使用死飛輪,不設剎車和變速裝置。 \x0d\\x0d\檢查自行車各部件完好狀況要點 \x0d\自行車要經常擦洗,保持清潔。擦拭自行車,可用50%的機油與50%的汽油混合作為擦拭劑。只有把車擦拭幹凈,才能及時發現各部位的故障,抓緊修理,保證訓練和比賽的順利進行。 \x0d\運動員每天都應該將自己的車子擦拭壹遍。通過擦拭,既能保持自行車的清潔美觀,又能幫助檢查自行車各部位的完好狀況,培養運動員的責任感和事業心。 \x0d\檢查車輛時要註意:車架、前叉等部位不能有裂痕和變形,各部位的螺絲要族緊,車把能靈活轉動。對鏈條的每個節結都要仔細檢查,除去裂縫節,換掉死節,保證鏈條正常運轉,不要在比賽時裝換新鏈條,避免新鏈條和舊齒輪不吻合 而掉鏈,必須更換時,應將鏈條和飛輪壹起更換;剎車系統 各部件齊全,閘皮與車圈之間間隙度適合,剎車靈敏有效;飛輪與變速器合作,每個檔位運用自如,傳動迅速,各彈簧的伸縮度適中,變速線光滑暢通。每次訓練或比賽結束後, 應將變速裝置全部回位,減少彈簧壓力,延長變速器使用壽命;檢查各軸承部位的轉動是否良好,有無損壞現象,特別註意旋緊右中腕螺絲;腳套、皮條及腳蹬要完好無損,車座要保持與橫梁平行,不能傾斜,前後位置適中,座皮若有損壞,立即更換;車輪裝正,若有偏斜或變形,會使車輪上下跳動或左右搖擺,必須校正 \x0d\\x0d\自行車的潤滑 \x0d\自行車各零部件之間產生相對運動的形式為滾動運動和滑動運動。軸承部位產生滾動摩擦,鏈條、鏈輪、飛輪之間及其它運動著的零件之間則產生滑動摩擦。要減少運動時的摩擦,應該隨時加添潤滑劑,將各部件之間的直接摩擦,變為與潤滑劑之間的相對摩擦;各部件不直接接觸,把幹摩擦變為濕摩擦,減少摩擦阻力。騎起來潤滑,輕便,節省體力。因為濕摩擦產生的阻力只有幹摩擦阻力的四十分之壹。 所以,濕摩擦產生的熱量小,零件不會因過熱而變形,降低了磨損,保護了零件。尤其在雨天進行訓練和比賽時,更應註意給各部件加添潤滑劑,防止由於水份侵蝕而造成零件失靈或損壞。因此,每個自行車運動員應特別重視潤滑劑的使用。 \x0d\使用潤滑劑要適可而止。晴天少加壹些,否則會粘上大量塵土,影響轉動;下雨時多加壹些(特別是鏈條上)。參加多日賽時,最好帶上個小油壺,每騎行兩小時就給鏈條上加壹次潤滑劑,以減少摩擦,否則,鏈條正常傳動會受到影響,加重體力消耗。 \x0d\使用黃油(鈣基潤滑脂)時,應根據氣候和訓練、比賽條件不同而選擇不同種類的油。公路賽車應選用硬度較高的3#或4#潤滑油,場地賽車可選用1#油脂。冬天使用軟壹點的潤滑油,夏天可使用硬壹點的潤滑油。 \x0d\\x0d\車胎的保養與維修 \x0d\競賽自行車的車胎是管形狀,胎壁很薄,訓練和比賽時極容易損壞,應特別註意保養。 \x0d\自行車賽車胎根據重量分為多種型號。日常公路訓練時多使用250克以上的車胎,比賽時可根據路面情況,選用200—300克的車胎。車胎愈細,與路面的接觸面愈小,摩擦力也小,有利於提高車子的前進速度。 \x0d\車胎註入壹定氣體的目的是:能使自行車有壹定的彈性,減少徑向顛簸力對車圈的沖擊;能在自行車負載情況下,減小路面同車胎的接觸面,以減少摩擦力。為此,訓練和比賽時,胎內氣壓要適合。公路車胎壹般保持5——7kg/cm2氣壓,場地車胎最好註入10——12kg2/cm2氣壓。胎內氣壓過大時車胎容易爆烈,如果過小,則加大與地面的摩擦力,增加不必要的體力消耗,車胎還容易從車輪上滑脫。尤其在賽車場上騎行,車胎氣壓小了,更容易從輪子上滑脫下來,發生危險,導致運動員受傷。 \x0d\每次騎行前兩小時要給車胎充好氣,進而檢查車胎是否漏氣,表面有無異物或刺傷部分。在夏季訓練和比賽後休息時,要將車子置放在陰涼處,避免車胎受熱後氣體膨脹而爆裂。保存車胎時,註入少量氣體,懸掛起來,放置在陰暗通風處,濕度不要過高,防止膠性老化變質。 \x0d\比賽時如需要更換新車胎,應將新胎事先裝上,最少騎行50公裏以上,檢查壹下車胎是否良好,確認無問題後,方可使用。 \x0d\內胎的修補。首先是找破洞。其方法是給破胎打人適量氣體,放入水中,起泡最多的地方即是破洞所在。若到處都 漏氣不易找到破洞時,可將車胎氣門嘴兩邊折疊回來,用手抓緊或用繩紮好,不讓氣體通過,另壹人幫助打氣,如果打氣後很快氣體漏掉,說明氣門嘴附近漏氣;打氣後不漏氣或 漏氣很慢說明破洞不在此處。可將折疊處向後移動,繼續逐 段檢查,直到找出破洞為止。 \x0d\\x0d\主要部件的校正與維修 \x0d\這裏介紹的自行車主要部件的校正與維修方法,主要是在運動員遠離駐地進行訓練過程中,因沒有全套修車用的機械、工具,為了應急而采用的簡便、行之有效的方法。 \x0d\車架的校正 \x0d\車子受到正面碰撞後,車架上梁和下管前端向上彎曲 。其校正方法是將車把、前叉和車架前管的上下腕拆卸下來,用壹根直徑略小於中直徑30毫米的鋼管插入車架前管內,再將鋼管的壹端插進墻的孔洞內 夾在臺鉗上或專用木樁上,雙手握住車架的平叉和立叉,以前管為固定點,按圖中箭頭所標方向扳動車架。每次扳動幅度不宜過大,隨時觀察車架校正情況,直到校正好為止。 \x0d\另壹種簡單辦法,是將鋼絲繩或結實的_繩、尼龍繩繞過大樹,兩頭做成圓套,套在前軸棍兩端,用前軸螺母固定或用繩直接栓在前叉與軸棍連接處,然後壹手握車把,壹手握座子(最好兩人操作)將車子向前推,使繩子松動後用力向後拉,利用沖力校正變形。如果壹次校正不好,可再拉壹次或幾次,隨 時檢查校正情況。防止用力過猛,造成反向變形 。 \x0d\在訓練中遇到正面碰撞時,前叉腿向後彎,或車架上下管的前端向上彎曲不能再繼續騎行,但現場無方便工具和繩予,可用簡易方法修理。即將車於翻轉,車座和車把與地面接觸,將車子擺正,壹人坐在後輪和輪盤之間壓住車子,用 肩抗住前輪,用力向前推送,另壹個人可用力壓住後平叉幫 助用力,使前叉和上下管復原。 \x0d\\x0d\車架的校正 \x0d\車子受到正面碰撞後,車架上梁和下管前端向上彎曲 。其校正方法是將車把、前叉和車架前管的上下腕拆卸下來,用壹根直徑略小於中直徑30毫米的鋼管插入車架前管內,再將鋼管的壹端插進墻的孔洞內 夾在臺鉗上或專用木樁上,雙手握住車架的平叉和立叉,以前管為固定點,按圖中箭頭所標方向扳動車架。每次扳動幅度不宜過大,隨時觀察車架校正情況,直到校正好為止。 \x0d\另壹種簡單辦法,是將鋼絲繩或結實的_繩、尼龍繩繞過大樹,兩頭做成圓套,套在前軸棍兩端,用前軸螺母固定或用繩直接栓在前叉與軸棍連接處,然後壹手握車把,壹手握座子(最好兩人操作)將車子向前推,使繩子松動後用力向後拉,利用沖力校正變形。如果壹次校正不好,可再拉壹次或幾次,隨 時檢查校正情況。防止用力過猛,造成反向變形 。 \x0d\在訓練中遇到正面碰撞時,前叉腿向後彎,或車架上下管的前端向上彎曲不能再繼續騎行,但現場無方便工具和繩予,可用簡易方法修理。即將車於翻轉,車座和車把與地面接觸,將車子擺正,壹人坐在後輪和輪盤之間壓住車子,用 肩抗住前輪,用力向前推送,另壹個人可用力壓住後平叉幫 助用力,使前叉和上下管復原。 \x0d\\x0d\平叉和立叉的校正 \x0d\車子受到側面撞擊後,左右平叉和左右立叉之間不對 稱,壹邊或兩邊的平叉和立叉向外或向裏偏斜,致使自行車 前進力分散,影響速度,影響變速器的正常使用,甚至造成掉鏈。檢查方法是,將車架卸下來,壹只手擡起前面車架,使兩個平叉嘴著地,用壹只眼從前管和立管右側面看過去 ,觀察前管和立管右側面到平叉嘴右側的距離AB 以及前管和立管左側面到平叉嘴左側的距離CD是否相等。如果AB不等於CD說明車架平叉和立叉變了形。 \x0d\校正方法:將車架平放在地上,兩腳踩在靠地面的平叉和立叉上(踩點應盡量靠近中接頭),如果上面的平叉和立叉向外偏斜(AB距離大)可將平叉和立叉向下壓,如果向裏偏斜就向上扳。接著將車架翻轉180度,用同樣的方法校正另壹面的平叉和立叉。校正後的車架AB要等於CD。 \x0d\\x0d\車把的校正 \x0d\車把最常見的變形是車把橫管不平,造成兩個扶手高低不齊或是兩個扶手與把立管距離不等,壹邊靠裏壹邊靠外。車把橫管高低不平時,用壹根鋼棒(或木棒)插進低的壹端的下方,另壹邊壓在高的壹端的上方 ,手握鋼棒的A端向上撬或握B端往下壓,即可校正。 \x0d\車把扶手向裏或向外傾斜時,將車子側倒,壹腳踩住觸地扶手靠近把橫管的地方,用手向上撬另壹扶手(或是向下壓)。若是另壹面扶手不正時,可用同樣方法校正。 \x0d\\x0d\前叉的校正 \x0d\前叉常見的變形有三種情況:前又立管彎曲,前叉左右腿壹前壹後,前叉左右腿壹裏壹外。 \x0d\前叉立管彎曲的校正方法:將彎曲的前叉立管卡在臺鉗上或墻洞內,用壹根鋼棒插進立管的村管內,兩手握住鋼棒的另壹端,立管往下彎時,將鋼棒往上扳轉,若往上彎時往下扳轉。扳動時用力不要過猛。 \x0d\前叉左右腿壹前壹後的檢查方法是:將兩個前叉腿的上端(靠叉肩處)放在很平的桌子邊緣,讓左右前又嘴和桌面接觸, ,如果左右前叉嘴同時和桌面接觸,說明前叉腿沒有變形,如果只有壹個前叉腿和桌商接觸,說明前叉腿壹前壹後。 \x0d\前叉腿變形的校正:若壹邊腿的坡度過大,可按圖25的方法將前叉夾在臺鉗上,握住叉嘴向彎曲相反方向扳,如果坡度過小,則向彎曲的方向扳,調正至兩個前叉腿坡度相同。 \x0d\左右前叉腿壹裏壹外的檢查方法是:可用壹只眼睛檢查前叉立管中心線的延長線與左右腿距離是否相等,即AB是否等於BC ,如不相等說明前又腿壹裏壹外。校正的方法:將變形的壹支前叉腿放在地上用腳踏住靠叉肩處, 如果上面的壹支前叉腿向裏變形,用手向上扳,反之向下壓。翻轉前叉使原來著地的叉腿向上,用同樣方法校正另壹個前叉腿。也可將前叉夾在臺鉗上,用手扳動叉腿來校正變形。 \x0d\校正後的前叉要求AB等於BC,前叉嘴之間的距離正好放進前圈。壹般達到95毫米。 \x0d\\x0d\車圈的變形和校正 \x0d\由於車條折斷或車條松動引起的車圈變形,壹般有軸向跳動(車圈左右擺動)和經向跳動(車圈上下跳動)。若變形不太大可在車上調正,如變形較大,可將車輪拆下,取下車胎,放在平圈器上進行調整。排除軸向跳動的方法:首先調整好軸承檔位,旋緊固定螺絲,尋找車圈軸向跳動量的大小和範圍,在跳動段的車圈或外胎上做出標記。如果向右擺動,用條扳先將跳動段右花盤上拉得過緊的車條適當放松,再將左花盤上拉得過松的車條適當擰緊;如果向左跳動,調整方法相反。 \x0d\排除經向跳動的方法:首先要排除向心的跳動,將跳動段左右花盤上較緊的車條交替旋松;然後再排除離心的跳動,將跳動段較松的車條交替擰緊。假若車圈仍然跳動,除調整好跳動段車條的松緊之外,還要調整跳動段附近車條的松緊。 \x0d\調整車圈是壹件細致工作,條帽螺母每次旋動量不要太大。壹般只允許旋動四分之壹至二分之壹周,調整到整個車圈的跳動量不到壹毫米時為標準。 \x0d\自行車訓練時由於碰撞或摔跤,車圈會產生嚴重的扭曲 或“死彎”。用松緊車條的方法不能校正時,可將車圈、車 胎和車條(或部分)拆下,用木棒或錘子敲正(用錘子敲擊 時要墊上木片,防止砸壞車圈)。如果扭曲較大,將車圈放 在地上用雙腳踩平。也可用橫桿將車圈的長軸方向壓短 ,或者把短軸方向拉長 。然後在地上劃壹 個直徑670毫米的圓圈,進行檢查。如果車圈和地上的圓圈基本重合,說明車圈的橢圓形已消除。校正的車圈再裝上車條到平圈器上進行精確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