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戡戡亂記的部分摘要
李戡自序
我今年剛從師大附中畢業,4月考取了臺灣大學,使我免受準備指考之苦,7月也考上了北京大學,種種喜訊接連而至,可謂苦盡甘來。為何謂之“苦盡甘來”?因為在此之前,我不幸的成了民進黨操控教育的受害者,親身領教了其政策方針“九五課綱”,幸好我並未被洗腦成功,保持頭腦清醒,直到考完聯考,終有機會壹吐怨氣,與這批禍害教育的無恥之徒算清舊帳。毫無疑問的,臺灣多數家長、師生,都對現今的教育感到不滿,不滿的原因有許多種,如“九年壹貫,教育大亂”、繁雜的升學制度、到底要不要花錢“買”學區,甚至是音樂班與美術班的學生,為了應付學科成績,而影響術科表現。若要列出所有的教育亂象,恐怕永遠也寫不完,真可謂罄竹難書。
綜觀各種亂象,如讓考生頭疼的聯考制度,咬緊牙關熬過去就算了,但教科書的內容可完全不同,因為它會影響學生日後的判斷、處事能力,是壹輩子的事。因此,教科書內容的扭曲,是禍害最深的。
教科書的內容,歷史科無疑的成為最大的爭議,改來改去,受害的還是學生。因此,我以歷史科作為本書開頭,耗費的時間精力也不少。首先,我只有學校發的壹種課本。但為了透徹研究各家教科書的內容,我去了數趟國立編譯館,在教科書檔案室中,研究歷年的教科書。其目的有二:了解“臺灣史”在歷年教科書的比重,與各歷史議題在各時期教科書中的解釋。其中的壹大特色是,將壹些議題在各時期的解釋整理出來,讓不同年級的讀者了解,歷史在教科書的變化有多大。 在“臺灣史”的比重部分,顯而易見的,近年來急速竄升。在議題方面,差別最大的莫過於“二二八事件”,從1990年首次出現於課本,只占了兩行課文,接著持續增加,到了現今的教科書,最少兩頁以上。關於其它多數議題,比重幾乎不變,可以看出民進黨炒作“二二八”的用心。
同樣引起不少爭議的還有國文科,就是白話文與文言文比重的爭辯。但我認為,這些比重問題都不是重點,重點在於炒作臺灣文學對學生的禍害。此外,多數人未曾註意,公民與社會的問題也不少,藉由對臺灣的自我吹噓,加上扭曲抹黑中國大陸,有變相的去中國化之效。
除了這三門學科外,聯考題目也有許多問題,例如文革、大躍進的題目層出不窮,臺灣近代議題卻少得可憐。民進黨不遺余力推動去中國化的同時,對近代中國的題目卻不減反增,並且都是負面的歷史。更荒唐的是,壹道題目在十年前後的答案,竟可完全不同。這些題目,都完整收錄在本書中。
本書最後壹章,談到作者在求學中的種種見聞,反映了學校內部不為人知的情況,包括老師意識型態的幹預、強迫學生讀劣等教材、出低級考題惡整學生,這些故事有見微知著之效。
7月7日盧溝橋事變紀念日那天,我在喜來登飯店大廳,接受各家新聞媒體采訪,也是我頭壹回面對這麽多記者。記者問我,民進黨與過去國民黨教科書最大的差別在那?我說:“過去國民黨教出部分頭腦不清的中國人,現在民進黨培養出壹群仇視中國的外國人。”看完這本書,可以發現所言不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