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艾灸常見的幾個部位是哪裏?

艾灸常見的幾個部位是哪裏?

艾灸常見的幾個部位如下:

1、身柱穴

身柱穴屬督脈,在項後第三胸椎與第四胸椎之間,灸身柱能溫補元陽,調和氣血,促進青少年的生長發育。

2、大椎穴

大椎穴屬督脈,在第7頸椎與第1胸椎之間,有解表、疏風、散寒,溫陽、通陽、清心、寧神、健腦、消除疲勞、增強體質、強壯全身的作用。

3、中脘穴

中脘穴屬任脈,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艾灸中院有利於提高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和增強人的抵抗力,對於胃脘脹痛、嘔吐、呢逆、吞酸、食欲不振等有較好療效 。

4、關元穴

關元屬任脈,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下3寸,艾灸關元能使清陽上升,濁陰下降,元陽溫暖,血液充盈,能培腎固本,補氣回陽,通調沖任、理氣活血。

5、氣海穴

氣海屬任脈,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下1.5寸,灸氣海有延年益壽、養生保健的作用。

6、神闕穴

神闕(肚臍)屬任脈經,又名臍中,艾灸神闕穴,有溫補元氣,健運脾胃,固脫復蘇之功效。

7、足三裏穴

足三裏屬足陽明胃經.位於小腿的前外側,在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壹橫指,足三裏是胃經的主要穴位,具有調理脾胃,健運脾陽,溫中散寒,補中益氣,補虛強身等作用。

8、三陰交穴

三陰交屬足太陰脾經,位於小腿內側,內踝高點上3寸脛骨內後緣,三陰交是足三陰經(脾經、腎經、肝經)的交會穴,對肝、脾、腎三臟的疾病有防治作用。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艾灸穴位圖